|
|
|
留下来陪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16:05 央视《讲述》
与央视《讲述》联动报道(8月7日) 特别视点:一直想在青岛立业成家的哥哥遇车祸即将死亡,为了让他在死后能继续看到他热爱的青岛,他决定把哥哥 的眼角膜捐给别人,此事在村里引起不小轰动。 非常情节:当他父亲看到受捐者的眼睛时,既悲伤又激动…… 留下来陪你 蒋书 2006年12月24日早晨,家住河南清丰县西吉村的杨占京,突然得知在青岛打工的哥哥遭遇了车祸,他立即放 下手中的活,日夜兼程赶到了哥哥身边。可当他看到哥哥的那一刻,医院告知:他的哥哥已经脑死亡。而后,他和他的家人乃 至众多族人经历了一次奉献爱心的痛苦历程。 一、突遭车祸濒临死亡 杨占京刚看到哥哥的那一刻,哥哥的眼神就像是已经定格了:瞳孔已经扩散,眼睛却闭不上。年仅31岁的哥哥杨占 奇,在青岛一家酒店当后勤经理。出事的那晚,杨占奇在下班的途中,不幸被一辆逆向行驶的摩托车迎面相撞,身受重伤濒临 死亡。此时,当杨占京握着哥哥毫无知觉的手,看着哥哥睁着大大的双眼望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从小和哥哥一起长大的弟 弟,似乎从哥哥的眼神里读到了什么。 虽然哥哥的眼神已经定格不会再动,但杨占京能感觉到:哥哥对社会或是对他自己的一切,都感到一种很不情愿的遗 憾和不舍。哥哥到底有着怎样的遗憾呢?从小到大,杨占京每次看到哥哥,感到最亲切的就是哥哥那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这 次让他心痛难解的仍然是哥哥的这双眼睛。几天来,已经脑死亡的哥哥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生命,但杨占京不愿放弃。他守侯 在哥哥病床前,无数次地呼唤着哥哥,希望他能醒来,哪怕和他说上一句话,可哥哥的眼睛始终一动不动,也无法闭合。杨占 京握着哥哥手的时候,哥哥的手也从没动过,甚至杨占京和哥哥说话,哥哥也根本没有反映,那双大眼睛就那样直瞪瞪地望着 前方。 看来哥哥的生命已无力挽回,悲痛中的杨占京有些神情恍惚,他清晰地记得:8年前,年仅26岁的大姐不幸离开了 人世,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而今,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哥哥又将离开他们,他无法想象:体弱多病的父母将如何承受再次失去 儿子的打击?杨占京想:自己得做点什么,要让哥哥在这个世上留下点什么东西,也让自己一家人的心里留下一点安慰,这可 以说是他杨占京或是他一家所有人的期盼。 在无法留住哥哥生命的时候,杨占京还能帮哥哥留下什么呢?记忆中,哥哥的一切似乎都在眼前浮现。杨家姐弟三人 ,哥哥杨占奇排行第二,中学毕业后他参军入伍,1999年从武警济南部队复员后,就来到了青岛市打工、生活。由于分隔 两地,兄弟俩很少见面,平时只能通过电话交流各自的生活。但杨占京知道:哥哥非常喜欢青岛,并且拥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 作。哥哥所工作的青岛市古街人家酒店的老板,把他升为公司的采购主管,准备重点培养他。在酒店里工作的人心里都清楚: 每天那么大批量的进货,若是老板对一个人不信任,就很难把这个岗位交给他,而一般都是让自己的家人来把这个非常重要的 关。 在这个酒店里打工的哥哥杨占奇,以他的踏实能干和为人朴实深得老板的信任。在老家的父亲听说大儿子的工作成天 是与钱打交道还有些不放心。杨占京知道:父母一向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兄弟如何做人!有一年,哥哥回家过春节,和家乡同学 在饭桌上的一番话,至今让父亲仍记忆犹新。 二、亲人将逝何以存世 当时,有个老同学问杨占奇:你一个月工资多少钱?杨占奇答:也就是千把块钱吧。那同学又问:那你一个月要弄2 000多块也不成问题吧?你每天上街去买菜购物,若是花了1元,回来报账说花了1.1元或1.5元,不也由你说吗?杨 占奇笑道:呵呵,那你说错了,我是个人,是个人办事就得凭良心。 做人、办事都得凭良心的哥哥杨占奇,在这次离家时很明确地告诉家人: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一定要在青岛成家立业。 可如今哥哥心愿未了却将要命赴黄泉,作为弟弟他能帮助哥哥做些什么呢?几天来,杨占京走访哥哥的同事,试图从与哥哥朝 夕相处的同事们那里寻找到答案。同事王晓说:杨占奇是个乐于帮助别人,为他人着想的人;同事高峰道:有一次我到市场去 ,要买好几百斤材料,我一个人弄不回来,杨占奇就早晨五六点钟起来,陪我一起去才弄回来了。 其实,在杨占京看来,乐于帮助他人一直是他们的家风:村里无论谁有难处,多年当村干部的父亲从不袖手旁观,杨 占京也看到过哥哥曾不止一次去无偿献血。可现在,不愿闭合双眼的哥哥,难道是还想为他眷恋着的人世做点什么吗?想到这 里,一个想法让悲痛中的杨占京怦然心动。终于,在哥哥杨占奇的弥留之际,亲兄弟杨占京在心里作出了一个决定:脑死亡的 哥哥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着生命,这样活着无异于死亡,即使如此也时日不长,一旦哥哥的生命逝去,我希望他不要在人世留有 遗憾。杨占京想让哥哥在逝去后把眼睛留下来,留在这个世界上,继续观看着这个他为之热爱而奋斗的世界。 留住哥哥眼睛的惟一方式,就是捐献哥哥的眼角膜。若是能将哥哥的眼角膜移植成功,不仅能给他人带来光明,而且 哥哥的眼睛依旧可以留在人世,继续看着他喜爱的青岛,陪伴着父母和家人。杨占京觉得:若是哥哥有知觉的话,相信他一定 会同意自己的这个决定。 在哥哥住院救治的第八天下午,医院通知杨占京:让他准备哥哥的后事。而此时离下班时间仅有两个多小时。杨占京 知道:凡是捐献眼角膜者,在去世后6小时内摘除,眼角膜才有效。而捐献哥哥的眼角膜所要履行的程序,必须是在得到父母 的同意之后才能进行,可远在老家的父母此刻却对此毫不知情。在那个悲伤又焦急的下午,杨占京只能通过电话,把哥哥的事 情和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了父亲。没想到父亲听到这个想法后,脑袋里即哄地一下:他接受不了这事实。 在河南老家一直担任村支部书记的父亲杨正民,年轻时也当过兵,见过世面,可突然听到小儿子要把自己亲哥哥的眼 角膜捐出去,他一时难以接受,更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三、痛苦捐献感动大家 不知道眼角膜是啥的老杨在电话里疑虑地问小儿子:你不是把你哥哥的那东西卖钱了吧?电话那端的杨占京道:绝对 不是,如果卖钱,多少万我也不会卖俺哥的眼角膜!父亲杨正民极力克制着失去儿子的悲痛,在脑海里一遍遍地回想着小儿子 在电话里说的那番话:爸爸,哥哥已人死不能复生了,还不如咱们让他能继续做点善事呢! 在杨正民看来,儿子是不能死而复生了,但眼角膜还能帮助别人重见光明,这对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做善事的父亲来说 ,杨占京做的这个决定就是件善事,所以他很快就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小儿子:你哥哥人已经走了,他既然热爱青岛,我同意 捐出他的眼角膜,让他能继续看着青岛。这事很快就在这个小小的村庄引起了轰动,很多村民都不理解杨家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 尤其是家族的长辈们对这种有违祖辈规矩的做法很是恼怒。杨正民的三叔骂杨正民:孩子人都死了,你怎么忍心把他 的眼睛也给卖了!杨正民说:三叔,你放心,给我多少万,我也不会卖他的眼角膜,可孩子已经死了,还不如把他的眼角膜捐 给那些活着的,家里有困难没钱治病的人。尽管杨正民心里感到很难过,但他坚信捐献眼角膜是件有利于社会的好事:总有一 天,这里的乡亲们会理解我的! 2006年12月30日17:45,杨占奇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约10分钟后,青岛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就赶到了 医院。杨正民最终同意了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可就在当晚,小儿子杨占京代表家属替哥哥杨占奇在捐献角膜书上签字的时候, 一个未曾料到的事情又摆在了他的面前。眼科医院的医生要求:凡是捐献眼角膜的,必须摘除眼球。要摘除哥哥的眼球,这是 杨占京万没想到的事。尽管医生解释摘除眼球是为了保护眼角膜,但他还是难以接受!那一刻,他抖动的手无力下笔,心情非 常复杂。面对自己的亲哥哥,28岁的杨占京尽管无法承受这种残忍,但他明白:这种残忍的背后,是另一个生命重新获得光 明,也是哥哥眼睛的重生。最终,他还是毅然在捐献书上签了字。也就在签完字后的那刹那间,他泪如雨下哭得一塌糊涂。 当晚20:02,青岛眼科医院成功完成了眼角膜摘除手术。翌日,亲自为眼病患者时会基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中国 工程院院士、山东眼科研究所所长谢立信教授感动道:我们还是第一次得到一个如此年轻人的这么好的一个供体,这个外地在 青岛的打工者很有爱心,身后在青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这样的事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所以我们对这个角膜也看得特别 珍贵。山东眼科研究所副主任医师赵静道:他弟弟也是打工者,他们全家都支持这个把逝去亲人的眼角膜捐献出来的决定,我 作为青岛人非常感动。 四、留下眼睛观望人间 负责角膜摘除和移植手术的医生们都被杨占奇的精神所打动,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与杨占奇角膜配型的患者。来自辽宁 的时会基,已被眼病折磨了23年,由于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角膜供体,迟迟未能进行手术。把杨占奇的眼角膜移植到他的眼 睛里后,他的右眼视力已恢复到了0.2。能重新用右眼来看这个世界,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我的眼睛终于治好了。 在做时会基的眼角膜移植手术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眼科医院专家谢立信的心情非同寻常:我们从内心里希望这 次手术一定成功,每一针都要缝合得毫无问题。作为资深角膜移植专家,谢教授如此渴望手术成功,是源于他内心对我国角膜 供体缺乏的深切关注:目前,我国约有200万名等待移植角膜的病人,而每年只有一万名左右的患者能得到角膜移植。通常 一只好的角膜可以使四名患者重见光明,而杨占奇捐献的两只角膜,就可以给八名患者带来光明。谢教授深情道:我们看中的 不仅仅是一个角膜,更重要的是他这种珍贵的精神,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人在身后也要关怀病人的未来,也要继 续社会为人类做贡献。 31岁的杨占奇捐献眼角膜使38岁的时会基重见了光明,青岛的新闻媒体对此事纷纷进行了报道。杨占奇的父亲得 知此消息后,突然向医院提出一个要求:他想见一面这个接受儿子眼角膜的人。可按捐献器官的有关规定,是不允许捐献者和 受捐者见面的,医院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这位父亲的要求。 2007年1月3日上午10时,杨家父子跟时会基在医院见面。时会基对杨正民激动道:老人家,我把自己的好眼 睛捂住,用你儿子捐献的那只眼睛看你。说着,他即把自己的那只好眼睛捂上,用移植杨占奇眼角膜的那只眼睛看杨正民。见 此情景,杨正民心情非常复杂,既难过又激动,最后感到一种安慰和欣慰:儿子的眼睛总算是成功地通过别人看到了世界。那 一旋,杨占京看到时会基那重见光明的眼神,就像看到哥哥的眼神一样。 2007年1月20日,杨占奇的遗体在青岛市殡仪馆火化。为了了却杨占奇生前成为一名青岛人的愿望,在这个城 市有一个自己的家,青岛红十字会在福宁园公墓免费给他选了一块墓地,让他永久性地留在青岛,让青岛的市民有一个共同怀 念、纪念他的地方。看到杨占奇在青岛终于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家”,悲痛的杨家一家人从心底感到欣慰。 河南青年杨占奇捐献眼角膜的义举,在青岛和他的家乡濮阳市皆引起很大反响。在杨占奇精神的感召下,青岛市已有 700余名市民成为青岛红十字会劝捐眼角膜的志愿者,并设立了“杨占奇光明救助金”。而在杨占奇的家乡,濮阳市红十字 会授予杨占奇“红十字爱心大使”称号。如今,村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00和1套次日凌晨1:40《讲述》 通讯:100859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讲述》栏目 翁德林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