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课题:婚姻经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16:46 观察与思考

  用经济学来分析婚姻与爱情,首创于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他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写了《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书,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同样,也应用于了婚姻。

  这样的应用,刚开始被很多人所不齿,爱情向来被喻为人世间最美好、最崇高的东西,千百年来被人们歌颂赞美,怎么能用如此自私功利的经济学来分析呢?人们大骂世风不古,人间真情不再。

  贝克尔提出婚姻经济学是在1981年,如果说那个时候我们国内还对这种观点是一片倒的反对之声,那么,在现在看来,恐怕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赞同这种分析方法,并应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婚姻也是人们为了满足于本性并降低交易费用而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组合形式,类似于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要比市场交易节约交易成本。

  虽然经济学是冰冷和自私的,但是在数字与数字的对抗中,却可以看清楚许多爱恨纠缠中的是是非非。人们结婚的目的是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得最大化的收入,如果婚姻收入超过单身收入,那么人们会选择结婚,否则就会宁愿选择独身。结婚也有收益,两个人可以互相照顾,或者获得社会的“正常”评价和认可,获得规模效应。比如,两个人单独生活要两套

厨具,但如果结婚后就只需要一套厨具。而人们结婚与否,就是在婚姻的成本和收益间寻求平衡。

  如果看懂了这套理论,也许社会的种种不正常婚恋现象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析。

  当代中国正处于变革发展的高潮,许多社会问题也在这个时代突出地涌现出来。作为结婚主力军的年轻人,他们身上的担子一点都不轻,想好好地谈场单纯的恋爱几乎是一个虚幻的梦境。

  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40万;2006年495万,这组不断上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就像一张大网笼罩在大学毕业生的心头。高校毕业生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数量越来越庞大,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

  然而,相较于水涨船高的毕业生人数,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连年不断下降。在一份官方提供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2003年至2005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分别达到75万、99万和120万。

  而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也没有几个笑得开心的,毕业生起薪预期在1000元以下的占23%,实际低于1000元的也有13%,有的大学生起薪甚至连民工都不如。

  因此,面对着如此微薄的收入,大学生们不得不开始动动脑筋,想想别的生存办法。

  一支以女大学生为主的“急婚族”出现在了校园之中,她们在本该辗转于招聘会间的季节,却把精力放到了“找对象”上。

  “2007年毕业,要求男方年龄在38岁以下,在京工作,有家用轿车和独立住房,月收入2万元左右,无不良嗜好,不带小孩,条件合适者可立即结婚。”这是网名为“温泉静儿”的一名女大学生在网上发的帖。

  北京梦缘婚介所经理张洁告诉记者:“6月份的征婚人数比上月增加了30%左右,其中在校大学生占8%左右。北京高校聚集区海淀区门市部的大学生征婚人数要稍高些,占总征婚人数的10%左右,其中应届毕业的学生居多。”

  提起发布征婚帖的原因,“温泉静儿”告诉记者:“我马上就要毕业了,要在北京找份如意的工作太难了,要供房供车就更难了,能找到一位有经济基础的男士结婚,不仅仅在生活上有所依靠,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生活、工作压力。何乐而不为?”

  就业、房子、车子……在生存压力的重担之下,女人们都算计着投入有钱人的怀抱,而美女更是如此,因为照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美女嫁富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美女是社会的稀缺资源,理应受到众人的追逐,而美女选择嫁给一个普通人,她的价值将不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也就是一笔不合算的买卖。所以,为了让这种“贸易”得到“双赢”的局面,美女自然都选择嫁给了富翁,这样才让两人的结合产生了最大的收益。

  经济学的确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事情,但当我们在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婚姻爱情的同时,也不得不声讨一下经济自己惹得祸。

  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着,当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先富起来的人群后,也引来了弥漫于城市之中的“消费主义”。

  据调查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市场,奢侈品牌商店不仅现身上海、北京、广州,也可见于沈阳、天津、哈尔滨和青岛等二线城市,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中国城市人群的推动。

  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主义对中国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为全球化的核心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是一种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是消费主义的真实写照,它意味着“钱就是生命,货币创造一切”。

  然而,对于已经经历过消费主义袭击的发达国家来说,消费的本质并不是物品,而是文化。这对于还怀着“暴发户”心态的国人来说,似乎还很难理解,在他们看来,消费仍然只是钱和物之间的互动。

  消费本身是一门学问,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影响力,消费理念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像其他所有的社会问题一样,文化的断层让我们丢弃了传统的中国消费观—节俭。

  在历史上,中国古代有影响的学派几乎都是主张节俭的。儒家的孔丘说:“礼与其奢,宁俭”。道家的老聃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仍然是一句真理,当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个惯性的时候,就很难再轻易地从里面走出来。在消费主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早就把消费奢侈品当成自我表达与认同的主要方式。有资料显示,中国年轻人渐成超前消费和奢侈品消费的主体。不少年轻人为了购买奢侈品而不惜透支消费,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已占总人口的13%,大部分消费者为年龄低于40岁的年轻人。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对奢侈品如此狂热,让世界为之侧目。

  快节奏、贫富差距、生存压力和道德文化的落后蒙昧,这些时代特点造就了物质主义,它侵蚀着我们的思想,掌控着我们的行为,它就像一枚炸弹悄悄地摆放在我们身边。

  经济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确确实实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消费观和金钱观,甚至是价值观,而这种观念当然也很直接地反映到了我们的婚恋观上。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现在,因为每个时代都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滚滚向前。

  但我们还需明白一点,时代毕竟是在进步,独立自信、自强不息,追求个性和自由,同样是我们这个时代积极的产物。不依附于他人,靠着自己的力量和爱人共创美好的未来,这样的生活不仅充满了爱情,也更自由和幸福,因为有尊严和负责任地活着,就意味着我们在驾驶自己的生命之船,清醒而非无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生命享受。

  婚姻,在等价交换中产生幸福

  选择爱情,还是选择面包,这两者看起来似乎是一对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调和的矛盾。

  爱情,一点点的动心,一点点的冲动,一个拥抱一个吻,世间最强烈、最难以表明和最宝贵的情感。古人对于爱情叹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于是便有了张生和崔莺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千古绝唱。

  在现代社会,爱情更是一种感觉。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交往如此频繁的时代,爱情的出现常常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它把男人和女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男人和女人又在爱情里纠缠不清。男人和女人都离不开爱情,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人毕竟是情感动物,骨子里谁也不能逃避对爱情的渴望。

  而面包,说白了就是物质,也就是我们手里的金钱和地位,到目前为止,现在这个社会中还没有多少人可以逃脱这样的诱惑。于是,在物质面前,爱情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有多少人为了物质生活的丰足而放弃了所谓的爱情,更有很多人面对物质生活甚至可以牺牲自我,目的明确地放弃了所有的世俗观念与伦理道德,爱情与亲情的前提似乎就是物质,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前提,一切都那么的苍白。当面对物质诱惑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就会发热,我们的价值观就会出现偏颇。

  因此,不知从何时起,爱情与面包,这两种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不能共存的两个极端,选择了爱情,就会放弃物质,选择了物质,就舍弃了感情。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爱情成了这个时代不切实际的向往,人们向往那种单纯的情感,但在面对诱惑和现实生活的时候却又无力逃脱。于是,爱情和物质,就成了人生痛苦的抉择。

  然而,爱情和物质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如果我们站高一步或看得更本质些,也许问题就会出现转机,也许一切就会云开雾散。比如,我们承认,爱情与婚姻,事实上是一场男女双方的物质博弈游戏。

  这似乎又回到了经济学的老路,但我们不妨再用这个工具来分析一下婚姻。

  著名作家柯云路说,“婚姻是等值交换”。女人和男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在年龄、相貌、性格、人品、文化程度、金钱和家庭背景这几个方面进行互相考量,然后得出一个总体评价,如果两人对彼此的打分接近,那么他们就会互相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有望迈入婚姻的殿堂。

  譬如女性都认定A先生是最好的男人,都想找他。而A先生肯定也想找最好的女性,结果,最好的男性就和最好的女性结合了。于是再往下,第二好的B先生和第二好的B女士又挑选了彼此。这样,男人间相互竞争,女人间相互竞争,男女间又相互选择,最后形成的结果一般是对等的。最好的和最好的在一起,次好的和次好的在一起,逐层排列下来。

  这是当下社会造成的现状,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只有男女双方在一个各方面水平对等的范围内寻找伴侣,才能找得到,也才能形成最大效益的婚姻。

  而这样产生的婚姻,就成为了一个能够源源不断生产财富的企业。男女双方的合作能力是企业存在的重要前提,婚姻的经营运转则包括投资、生产、消费、分配等多种环节,只要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只有当各个环节都协调运转,婚姻才具有可持续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婚姻的确是一个企业,但婚姻真的完完全全是一个企业吗?

  当然不是,婚姻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因为,它除了生产财富,还生产着幸福这样产品。

  幸福和爱情一样,是一种感觉。它是婚姻所产生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家庭成员对其的消费也很隐蔽,外人看不出来,但自己心知肚明。如果两个人结婚了,看起来家庭物质条件丰厚,但却没有产生足够消费的幸福,那么,这个家庭企业就不能说是优良的,它的生产合作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单纯由物欲支撑的婚姻,看起来很美,但身在其中的人是否觉得很美呢?

  比如生活洒脱的二奶们,她们拥有了充足的物质,可以享受高消费的生活,天天香车为伴,名牌满身,但是她们也失去了很多。首先,二奶失去了自由,她们必需隐姓埋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生活。其次,她们受到世人的鄙视,社会的唾弃。而最重要的,她们享受不了正常家庭的生活,孤独感会随时吞噬她们的灵魂。如果这个给予物质的男人哪天走人,另觅新欢,那么她们将失去这个栖息地,所以,她们其实是悬着心而生活。

  2006年冬季上映的一部影片《云水谣》引起了社会各界一阵不小的轰动。故事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台北,男主人公陈秋水去王氏家里做家教时,与王氏女儿王碧云产生了质朴而纯真的爱情,在双方家长的反对中,王碧云还是找到了陈秋水,准备结婚。这时,台湾局势动荡,陈秋水被迫逃亡大陆,二人于是约好重逢。但世事难料,陈秋水在一次雪崩中殉难,重逢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可是痴情的碧云仍然在一句“我要等秋水”中独自度过了60年的岁月。

  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大陆,两人在几十年的岁月中,任时世变迁,任岁月流逝,依然坚定地、平静地遵守着自己的爱情诺言,默默地承受着青春的流逝,永远地用一个最美好的回忆支撑自己。他们就像天空中的鸟和水中的鱼,明明知道永远不可能进入对方的世界,但仅仅是因为他们曾经在水天交接的地方有过一次爱情的火花,就永远地伴随着、凝望着、等待着。

  正是这种纯真而质朴、不掺任何杂质的爱情,打动了所有的观众,也给这个浮躁物欲的时代以重重的一击。

  真挚的情感,永远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同样,幸福的婚姻,也是世间男女所向往的。物质是婚姻的基石,但却不是婚姻的惟一属性。

  纯真的爱情,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追求,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现代,仍有很多人相信爱情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有些人在勇往直前地实践着这句话,有些人在努力朝这句话奋斗,这样的人并不少,而且我们不会说他们愚蠢。

  即使它很困难,也有可能仅仅是我们单纯而遥远的希望而已,但这个遥远的希望,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希望。

  因为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