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的小八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10:28 新世纪周刊

  文/张健

  乔治·斯蒂格勒,信息经济学的创立者,因在“产业结构、市场功能,以及公共领域管制的原因和效果”的贡献获得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芝加哥学派的干将,他对大部分风头被米尔顿·弗里德曼抢去早已习以为常,安之若素,所 以虽然写回忆录,却一点儿也不自恋,全书述说自己生活琐事只占了很小的篇幅,除了一提及弗里德曼就没口称赞之外,主要 内容是60年来产生过影响的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并对它们加以点评——垄断竞争理论、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等等。 而与他有过交往的经济学家,数量和质量也实在是惊人,比如第二价格拍卖法的发明人威廉·维克里、柯斯定理的发明者罗纳 德·柯斯、熊彼得、米恩斯,还有哈耶克的朝圣山学会。看作者以幽默风趣的笔触写这些大人物的八卦,也实在是件令人开怀 的事情。

  前些年,国外兴起过一阵所谓的经济学小说,基本套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一样:某安宁小镇突发凶杀案,一个大胖 子碰巧在此度假,但他并不是名探波洛,而是个经济学家。他运用风险收益比啊边际效应理论之类,推出真凶。让广大读者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了解一些基本经济学常识。不过这样的小说有个缺点,那就是一本小说只能介绍一种理论,因为扮演大侦 探的经济学家不可能同时运用多个经济学理论。

  所以,对于想了解60年来经济学理论概略却又看不进枯燥的《经济学史》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回忆录实在是上佳 之选。

  1700万人懂杜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范围最广泛的战争,而且也是第一次“毫无美感”的战争。骏马、闪亮的军 刀、漂亮的军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泥泞潮湿的战壕,士兵们像老鼠一样地蜷曲在烂泥里。一俟风吹向敌人阵地,就毫不犹 豫地施放沙林、芥子气。

  这场“毫无美感”的战争,彻底摧毁了欧洲人关于道义、美感和理性的底线。虚无主义弥漫开来。1916年,一群 当时还不出名的艺术家们在苏黎士一家酒店的房间里聚会,给自己的小团体起名为“达达”。这个名字的起源已不可考,最流 行的版本是:胡森贝克随手翻开一本德语字典,正好看到Dada这个词。他说:“我们用这个词吧!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代 表了最原始的声音,它意味着从零开始。”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Dada这个词的本意,德语中是指小孩子的 玩具木马。

  查拉在《达达主义宣言》中说:“达达是这个,达达是那个;达达是这个,达达是那个。达达是狗屎”!“达达是狗 屎”体现了达达反对一切的态度——简言之,“反艺术”就是它的艺术观。但是,“反艺术”也是艺术的一种,正如不幸的婚 姻也是一种婚姻一样。所以在达达主义团体内部,最大的分歧就是:A派认为达达的全部宗旨就是破坏,舍此无它。B派则认 为,毁旧之后,尚有建新之责,虽然关于新理念B派内部也吵成一锅粥。但无论如何,达达主义者们成功地颠覆了现代人对艺 术的定义。正如卡巴内所说:“早些时候的巴黎只有17个人明白杜尚,但是现在,有1700万人明白杜尚。”

  站在新德里看北京

  奈保尔显然是带了个显微镜去了印度。读完他《印度三部曲》,你在同意他关于印度是一团乱麻的结论之余,却把同 情给了奈保尔而不是印度。因为在书中,他对印度的贫穷和浪费、民主和腐败、骄傲和愚蠢、善行和剥夺,表达了太多的愤怒 和痛楚。靠软件外包发了财的新富们满含深情地怀念甘地,表达对田园和手动纺轮的向往,说到动情处呸的一声,红色的槟榔 渣粘附在一口浓痰上,划出一道抛物线,越过一个老妪的头顶,落在写字楼的大理石墙面上。那老妪是大楼里的清洁工,正蹲 在那里用手指拢起浮尘,慢慢朝垃圾桶走去——

  奈保尔向我们描述了这一团乱麻之后,终于有了另一个英国人——曾作为《金融时报》南亚局主任在新德里长驻四年 的爱德华·卢斯——对这团乱麻加以剖析。除了种姓、宗教、人口和国际关系等规定动作之外,卢斯把重点放在了印度的政治 制度上。有一句话非常贴切:“在非洲,贫穷是一个悲剧,在印度,则是一个丑闻。”

  印度和中国,像一对闺蜜。如果西方人说这两个国家像一对姐妹,那肯定同时得罪了两个国家。概因这一对朋友都认 为自己比对方好看得多。本书在为印度选外部参照时,80%是中国。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站在新德里来看北京的三农问 题、少数民族政策和政治体制改革诸多问题。真心话:裨益良多!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