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缔造的“石雕”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10:32 《小康》杂志

  ★ 策划/本刊编辑部  采写/《小康》记者 张志 李漠 王帆 李谟坤

  小康特约撰稿 卜大炜 芒刺

  “安德鲁看了说,从我们这儿看到了奇迹,他的设计可以实现了!”

  所有到过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人都会留意到大厅1300平米的白色吊顶。

  法国戴高乐机场曾经出现2E候机厅顶棚坍塌事故,而这个顶棚就是安德鲁设计的。所以作为大剧院音乐厅的吊顶也就格外引人注意。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白色吊顶的安全落成竟是出自一群农民工。

  2008年1月13日,记者经过三次转车来到位于昌平马池口的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

  安德鲁和张宝贵成了好朋友

  张宝贵对《小康》说,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再造石专利技术研发的民营科技企业,最初,他带领一群农村妇女白手起家。一群锄地的手,一群捏窝头的手搞起了雕塑,18年来越干越有影响。她们的雕塑有的进入了钓鱼台国宾馆、有的进入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有的进入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大大小小的做了上千件,被近百个单位应用,有的还被中国美术馆和世界银行收藏。

  他们不是学材料的,但在实践中搞出了让材料专家惊讶的发明。他们不是学工艺技术出身的,但边摸索边创新发明了一道工序成阴模的专利技术。他们没上过建筑院校,但和许多建筑专家交上了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结构、空间、体量等专业知识,使雕塑进入了建筑环境。

  2004年2月20日国家大剧院总设计师安德鲁在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联合承包体和监理公司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为未来的大剧院音乐厅寻找合适的吊顶。由于此前安德鲁考察了多家中国公司但对他们的产品都不满意,虽然其中很多是知名大公司。

  “我们骄傲地向安德鲁讲‘如果选用GRC做浮雕,又要求用聚苯板直接做阳模,我们是最好的。’安德鲁和同来的人都笑了,他们认可了,并要求尽快搞出一比一的样板来。”

  张宝贵对《小康》说:“当安德鲁再一次来到我们公司,看到样板后,兴奋的搂住我,用拳头敲打我的肩膀,他很满意、很高兴。”看得出来安德鲁终于找到了可以实现音乐厅吊顶项目的合作者。

  农民工攻克国家大剧院一道难题

  音乐厅吊顶1300平方米,由164块长3420mm宽2260mm标准板组成。164块板的造型各不相同,起伏也有很大区别,最突出的部分480mm高。164块的纹样纵横交错变化万千,像大海的波涛,像层层叠叠的山脉。这是挂在空中的抽象雕塑,能否表现出神韵是一个关键所在。

  164块板选择水泥制作,通常的水泥制品比较厚比较重。音乐厅的吊顶板虽然波澜壮阔,但是一定要薄,一定要轻,一定要结实,要确保安全。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制品转为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这是一种转换,这种转换是工程特征所需要的,也是现代科技进步可以保证的。

  从2004年2月20日起,600个日日夜夜,宝贵公司没有辜负大剧院的信任,在音乐厅吊顶项目上,自己先后投入100多万搞研发。张宝贵说:“大量的专家不辞劳苦地帮助宝贵石艺,也心疼我们”。

  “经过一次又一次试验、送检,到2005年底我们就具备了签约条件。” 2005年11月2日,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饭店与国家大剧院、北京城建上海建工香港建设联合承包体共同举行“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吊顶项目签约仪式”。

  张宝贵在签约仪式上说:“我们明白音乐厅吊顶项目是一种创新,从技术条件、模具制作、制品完成、质量监控诸方面,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圆满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我们一定会在质量、工期、安全诸方面不辱使命。在国家大剧院竣工那天,透过音乐厅吊顶项目所展现的应该是我们国家GRC行业的进步,掌握了特殊技能的工人农民可以在现代设计的实现过程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民是最大的创造者

  张宝贵出生在北京,但是他却没有离开过农村,他的一切都无法与农民割断。1987年,他带着自己的妻儿,从曾经插队过的山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北京。那时,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然而,思念多年的故乡,并没有给他多么热情的怀抱。在北京,他既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没有进京的户口,无论做什么,都是四处碰壁。他陷入了困境。

  就在那时,曾任北京建材研究所所长的舅舅建议他,把水泥做成“石花”,用做阳台的装饰。一语点醒梦中人。

  凭借着善于用聚苯板做模具的手艺和对做“石花”产品的朦胧想法,张宝贵来到了北京市昌平区(原昌平县)西关外的一个农村,与当地的几名农村妇女建了一个村办小厂。没有资金,张宝贵看到昌平八家山上到处都是废弃的石粉时,兴奋了,废石粉是垃圾,不要钱,但可以拿来再用。后来,在一次一次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了把水泥、石渣和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固化之后再做处理可以产生近似石雕的效果,再加上特殊的制模技术,肌理变化会越来越丰富。从此建材界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装饰材——再造石装饰品。石粉和水泥做雕塑这项技术于1992年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权。

  如今大剧院落成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吊顶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张宝贵说:“但是这时候有些不懂的人就开始站出来讲了,前几天一位领导在接受中央台的采访时就说音乐厅的吊顶是专家用计算机怎么怎么做出来的。这纯粹是不了解情况瞎说。那吊顶是我们农村妇女捏窝头、锄地的手一个一个做出来的!”

  农民是一个国家创新力的实践者。 “但是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看到好的东西、新创造一定是首先想到专家,而不是农民,底层的工作者。这在国家大剧院的事情上又是一个例子。这是一种偏见” 说到这儿时张宝贵十分激动。

  张宝贵向我们一一介绍厂里的工人:郑非,四川人,原来在国旗护卫队服役,退伍后在宝贵石艺公司工作,现在是车间主任。他在吊顶的生产过程中,都坚持自己喷漆;邱立安,宝贵石艺公司的农民,在厂里工作已经20多年了,9月份试演他被邀请过去看演出时,自己带了望远镜过去,到了之后就拿着望远镜往天上看,当时人们都不理解,他说:“我是想看看原来安装的时候发现的一些问题,现在是不是都已经改过来了。”看完之后,他很满意说都已经改过来了。

  由于当时安德鲁只是给了音乐厅吊顶的小稿,放大几十倍后要求横向、纵向、高度上都不允许有超过1mm的偏差,工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发明了三维探测仪。“安德鲁看了说,从我们这儿看到了奇迹,他的设计可以实现了!”张宝贵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