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绿色奥运破解“垃圾围城”(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11:35 南风窗
奥运鸟巢 环卫工人 居民不愿垃圾场建在小区附近 垃圾处理场 与部分西方国家乐于将奥运政治化不同,中国公众显然抱有更为切实的想法——希望奥运会带给北京乃至中国的不止是17天的变化。 其实,每个奥运问题背后都是中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奥运会只不过把这些集中呈现在17天而已。绿色奥运的背后,难道不是如何建设一个绿色中国的更艰巨的挑战吗? 据专家预计,奥运会期间将产生1万吨以上的垃圾。垃圾处理是绿色奥运的重要一环,北京曾庄严承诺:“到2008年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30%,分类收集率将达到50%。奥运会垃圾全部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回用率达50%。” 然而,这17天的垃圾总量,也不过与偌大一个北京城的垃圾日产量相当。而中国2006年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亿吨,2/3的城市被垃圾环带包围。 政府在解决垃圾问题上不可谓没有教训。在民众中开展环保教育、推广垃圾分类,结果人们却找不到分类垃圾箱,而运输车更是把所有垃圾一股脑装进车厢,原来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系统全靠外地拾荒者支撑。再者,城市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垃圾处理的环保需要,置环保部门的意见于不顾。循环经济说到底是一门技术活,不但要求科技实力,更要求精细管理。而中国一旦要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首先被民众感受到的改变,仍然是收费增税。作为垃圾处理系统工程的一揽子计划与未来资金流向,民众仍未知情。 随着中央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倡导以及城市土地价格的攀升,与兴建传统的垃圾填埋场相比,地方政府更有动力建设垃圾发电厂。目前该行业在全国已呈遍地开花之势,相关的统一标准却付之阙如。 希望北京绿色奥运关于垃圾处理承诺的践行,能够为中国更广大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范例,无论在系统处理、标准制定还是与居民的平等协商谈判上。 ——刘 阳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