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环保名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11:35 南风窗

本刊记者 尹鸿伟 发自重庆

  犹如国际大片里的撼人情景:坐在透明玻璃窗后的操作员利用电脑控制,让两个巨大的“铁爪”轮番探入20多米深的垃圾池,抓起垃圾投入旁边的焚烧炉。

  这家24小时不停运转的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位于重庆市郊北碚区童家溪镇,工厂外貌犹如一座漂亮的小型公园。技术人员廖国勇说:“每吨垃圾可发电230度,我们每年可以处理约50万吨生活垃圾,同时解决3万多户人家一年的用电量。”

  重庆市在2008年初决定垃圾处理场未来发展方向是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并将择机关闭主城区现有的垃圾填埋场。重庆的情况预示着整个中国正在发生的改变。

  垃圾抢夺战

  重庆主城区每天产生3000吨左右城市垃圾,目前主要有两家垃圾处理场正式运营。一家是隶属于市政部门的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另一家就是同兴垃圾发电厂;前者于2003年7月正式运营,后者则为2005年3月,属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

  同兴垃圾发电厂建成后,双方即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垃圾抢夺战”。2005年4月,由于所需垃圾量缺口大,同兴垃圾发电厂开始到江北区、高新区及大渡口区和九龙坡区等地“抢垃圾”。按设计,当时同兴每天需要1200吨生活垃圾才能“吃饱”,但当时每天最多只有800吨垃圾入场,仅为总需求量的2/3。该厂的技术人员廖国勇说:“垃圾供应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甚至生死,所以那时候的竞争非常激烈。”

  鉴于“垃圾抢夺战”愈演愈烈,最后重庆市政府不得不出面协调,“在照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组织重庆主城区垃圾的调运”。“两家企业一直在争夺垃圾资源,实际上是争夺垃圾处理费。”重庆市的一名官员表示。

  按照重庆市的政策规定,每处置1吨垃圾,市财政补贴长生桥填埋场48元处置费;而给同兴发电厂的处置费是每吨69.9元,原因是“焚烧发电更环保,而且同兴是由企业投资”。

  长生桥垃圾填埋场投资4.87亿元,占地1037亩,设计能力是每天处理垃圾1500吨,设计寿命20年;同兴垃圾发电厂投资3.15亿元,占地150亩,其使用年限却不会像填埋场那样随着垃圾库容的减少而“寿终正寝”。虽然垃圾发电占地少、污染少,但是目前垃圾填埋仍然具有费用低廉的优势。

  但是,垃圾填埋的本质决定了其二次污染的可能。2004年8月13日至15日,长生桥垃圾填埋场所在地南岸区长生镇的村民认为垃圾场散发的臭气难以忍受,加上污水排入河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因此阻断交通,导致垃圾无法运入。堵路持续,重庆全城迅速被4000吨垃圾围困,主城区有的主干道一半堆满了垃圾,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臭味,引发了著名的“都市生态危机”。

  而让同兴发电厂一直自豪的是,“从来没有人因为污染问题来到我们厂门前抗议”。同兴发电厂的技术人员廖国勇说:“我们还经常主动邀请、组织周边的干部、群众到厂里参观,让大家充分了解生产的真实情况。”

  廖国勇表示,1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后只剩下20%的炉渣和20公斤的废灰;炉渣可制成砖、路沿石等建材,并能用作高速公路铺路,作稳水层;而只占原垃圾容量的1~3%的废灰也正在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另外渗滤液通过生化、超滤和钠滤处理后,用于厂区花园浇灌实现回用,“可以说进入同兴垃圾发电厂的所有垃圾,不会有什么污染和浪费”。

  2007年,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共接收垃圾52万吨,与2006年接受垃圾43万吨相比提高20.9%,处理量已近重庆市主城区的1/2。

  “垃圾研究院”

  “我们不但在技术上领先填埋式的垃圾处理场,也在投资、生产成本上远远低于国内很多垃圾发电厂。”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综合部副部长杨洋说,“因为我们的设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这样成本就被大规模降下来了。”

  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是国内第一座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创新并完全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其业主为重钢集团旗下的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也是国内唯一有能力生产大型垃圾焚烧发电核心设备的企业。“三峰环境”与法国阿尔斯通(2002年因阿尔斯通业务调整,技术转移至德国马丁公司)签订了垃圾焚烧发电中国独家引进技术《许可协议》,同时签订了合同价格550万欧元的同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备供货和技术服务协议》。

  “许多垃圾焚烧发电厂都是全套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由政府投入巨资建设而成的。”杨洋说,“例如上海浦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完全使用进口设备,投资达6.7亿元,而同兴依靠重钢既有的设备制造能力,实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项目总投资仅为3.15亿元。”

  “在三峡蓄水以前,为了不使被淹的沿江垃圾对水体直接造成污染,且时间紧迫,重庆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采用填埋方式,这种办法见效快且成本较低。” 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蒲勇健说,“但现在却产生了一些后遗症,如在垃圾填埋中对渗滤液的处理未过关,且填埋占用了土地,市政府出于对环保和减少土地占用的考虑,已经把垃圾发电作为将来发展的方向。”

  2006年11月,集垃圾发电产业的技术研发、培养全国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人才等为一体的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于重庆科技学院新校区内。该研究院是由重庆市科委、重庆科技学院和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成立的,届时将建成一个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垃圾焚烧发电装配、集成、调试基地。

  随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EEC-CHINA)也于2007年10月落户重庆科技学院,主要与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同致力于垃圾焚烧发电新技术的研究。

  2007年末,重庆市建委有关官员透露,将再建一座日处理垃圾能力2000吨的垃圾发电厂,总投资约5亿元,目前正在进行设计,选址工作也即将展开,力争在3至5年后主城区生活垃圾全部用于焚烧发电。杨洋说:“重庆的第二座垃圾发电厂肯定由同兴去承担建设,因为我们是已经成功的先例。”

  除了在重庆本地的成功运行,同兴及上级“三峰环境”已经将竞争的触角伸向国内外:分别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和中国福州红庙岭以BOT方式建成了生活垃圾发电厂,均预计在2008年内投产;分别参与重庆万州三峡垃圾发电厂、成都二期垃圾发电厂的投标。

  “垃圾焚烧装备的国产化,正在推动中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杨洋说。

  现在,同兴每年平均发电1亿多度,其中9000万度进入国家电网销售,其余供自身生产使用。杨洋说:“虽然赚钱不多,但我们也算是个赢利企业,而且员工收入在重庆也不算低。”

  “我希望同兴垃圾发电厂能够参加明年的世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评选。”2007年10月,美国工程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世界资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经济评估专家赛米尼斯一行到中国考察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现状,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他的第一站。

  未来之争

  由于中国一些城市环卫部门一级垃圾分拣较为粗糙,造成一些建筑垃圾中的塑料等材料和少部分医疗垃圾也进入垃圾发电企业的垃圾处理场,使得焚烧中二恶英等有毒气体超标造成二次污染,这也是目前对焚烧垃圾的最大争议。

  “经过焚烧,垃圾中的细菌、病毒比其他处理方式消灭得更彻底,各种恶臭气体被高温分解、烟气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几率很小。”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的杨洋说,“事实上人们普遍担心的‘二恶英’只要温度保持在850度以上的燃烧,停留两秒时间就会基本消失,我们厂执行的是欧盟低于每立方米0.1纳克的标准,而且这些技术指标都是送到欧洲比利时测试达标的。”

  杨洋表示,他们一直都“以国际标准要求自己,而不是中国标准”。现在,同兴已经成为了重庆市的一张环保名片,每次有贵宾光临,政府有关部门都会邀请到同兴参观考察,“一次又一次获得喝彩”。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对循环经济倡导和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土地价格的攀升,与兴建垃圾填埋场相比,中国地方政府更愿意建设垃圾发电这样循环经济的“政绩工程”。于是,垃圾发电行业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

  中国“十一五”规划倡导循环经济,最重要一环就是鼓励开发可循环再生的新能源,而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垃圾发电是公认的三大清洁新能源,“其中垃圾发电的综合效应最为突出”。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左右,按每千瓦4500元的设备造价计算,中国垃圾发电市场容量为149亿元。东部沿海及南方经济较发达地区,许多民营企业十分看好该行业。

  蒲勇健指出,垃圾焚烧发电的重点是垃圾处理而不是发电,要防止一些地方以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为名,新建小型火电厂,使垃圾处理产业化走入歧途,“因此中国必须尽快规范完善技术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