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林:新闻摄影要引入问责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16:58 南方人物周刊

  实习记者 林珊珊

  许林曾经是人民日报的高级编辑,最近,他披露并反思自己于“文革”期间的新闻摄影摆拍造假行为,同时他坚持网 络打假,呼吁新闻摄影真实性。“文革”期间的新闻氛围是怎样的,如今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本刊对许林先 生进行了专访。

  1

  对于“广场鸽”事件,中国摄影协会对网友意见采取消极态度,似乎轰轰烈烈的网络打假显得一厢情愿。

  许林:网友们对新闻照片造假十分痛心,声音很大,但我们都是草根阶层,没有最终的话语权。中国摄影协会、华赛 组委会不吱声,我们干着急也没办法。“两会”要求政府要向服务型转型,政务要透明要公开,他们既不透明也不公开。

  2

  陕西华南虎照的鉴定结果迟迟没有出来,是不是也体现这种政务的不公开?

  许林:对,陕西政府集体哑口同时也体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保护主义。这不利于中国诚信的维护、回归。没有 诚信就没有和谐,诚信是一切的基础,但新闻诚信是一切诚信的根基。

  3

  关于新闻诚信,您也谈过新闻照片摆拍回潮严重,您如何得出这个判断?为什么会有这种回潮?

  许林:近十年来,我看到许多照片都是摆拍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五个原因:第一,一些政府官员,报社领导人过 于强调新闻的宣传功能,新闻照片就变成政治宣传的图解。第二,晚报都市报给记者任务太多,他们压力大,没有时间进行抓 拍,只好摆拍。第三,文字编辑经常要求摄影记者进行配图,摄影被规定好了,常常是不摆拍完成不了任务。第四,都市报晚 报是以见报片记工分的,发奖金按这个。第五,中央级省级党报的摆拍对其他媒体具有误导作用。

  4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许林:要引进问责制,没有惩罚就不能立规矩。比方说21家媒体联盟:谁造假,谁就永远不能在这21家媒体任职 。另外,我赞成《大庆晚报》总编辞职的做法。这就让人们认识到,如果我造假,不仅我丢饭碗,总编也跟着丢饭碗,这就让 造假成本大大提高。而这也促使媒体领导人加强记者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不敢造假。

  5

  现在你在CFP当编审,有多少照片是造假的?造假的形式有哪些?

  许林:我目前发现至少有六七例了。造假的形式主要有:一、摆拍,这是策划新闻;二、重现,把已发生过的新闻重 拍出来;三、后期制作。传统的修版和数码PS,改变照片的要素和基本形态、信息;还有一种就是诌,好像华南虎照片一样 把年画搁在后头;最后一种是图片配上虚假的文字,文字说明张冠李戴,添枝加叶。

  6

  说一次“文革”期间你印象深刻的摆拍经历吧。

  许林:我当时是学美术的,摆拍时我非常注重细节以及艺术的完美,就像一个导演在拍戏。比方说南泥湾那张,因为 当时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南泥湾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我在那住了一星期,一直想着怎么反映他们的生活学习劳动。摆了 好几次,最后觉得拍出来这张是很完美的,当然现在看来很假惺惺。

  7

  当时摆拍是领导的指示吗?

  许林:领导倒没有指示,但接触很多摄影记者,他们都是摆拍,总体氛围是这样,都很无所谓,这就让我觉得不摆拍 好像拍不出照片。

  8

  当时有没有谁指出摆拍新闻图片是造假?那时候新闻界对新闻的真实性如何理解?

  许林:没有。当时只是争论方法,到底是摆对,抓对,还是摆中抓对。没有涉及到真假问题,没有上升到新闻要为公 众传达真实信息的高度,只是说新闻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9

  为什么当时会形成这种风气?

  许林:这和当时的意识形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政治氛围要求你为宣传考虑,虽从来没有领导人叫你去摆拍,但 他们接纳这一点,在客观上鼓励、纵容。

  10

  您是怎么意识到摆拍的错误而转型过来的?

  许林:1977年我在整理过去资料时就注意到摆拍不好,1978年天安门事件平反后,特别是到中国摄影协会成 立,蒋铎先生抓拍的主张得到认可,他带领我们进行反思,把抓拍的大旗立了起来。

  实际上,他在50年代就主张抓拍,但出于政治考虑遭到了批判。而现在,摆拍又回潮,再不重视,新闻摄影真实性 的大旗有可能从我们手中倒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