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外援来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15:13 瞭望东方周刊

  《望东方周刊》记者陈琛/北京报道

  国际救灾行动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

  5月17日,搜救汶川大地震幸存者的紧要关头,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四国的国际救援人员陆续赶赴多 个受灾县市救灾现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

  残垣断壁的灾区现场,日本两批60人的专业救援队,身着统一的橙蓝相间搜救服,在青川、北川展开救援;俄罗斯 51人的救援队战斗在绵竹市;韩国47人的救援队、新加坡55人的救援队在什邡市大规模搜索营救。

  救出一名幸存者时,俄罗斯救援队员用手护住幸存者的眼睛,示意记者们不要打灯。

  在青川县挖出了遇难的宋雪梅母女后,日本救援队员排列两旁,向满身伤痕的母亲和女儿默哀,并举手致敬。

  他们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赢得了中国人的心。

  “日本的朋友,谢谢你们。”

  “大爱无边,感谢来自国外的救援队。”……

  网民们纷纷留言表示感谢。

  从拒绝到接受

  “这次汶川震灾总让人回想起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主任董漫远是经历过 那个时代的老人,“那时虽然信息没有现在这样快捷透明,但全国人民对待死难同胞的哀伤,希望同胞得到及时救助的心情, 和现在都是一样的。”

  那时,国际社会也纷纷主动表示了要对地震灾区提供人道主义救助的友好愿望,不过,出于“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 坚持,所有国际援助都被婉拒了。

  两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号角吹响,自上而下所要接受的概念就是要“改革”要“开放”。

  1980年,中国遭遇全国范围内的南涝北旱,当年11月,中国政府告知联合国灾情,第一次谨慎地向外传达了愿 意接受救灾援助的信息。

  董漫远说,“1981年,联合国救灾署到中国河北、湖北实地考察,3月23日呼吁世界各国要为中国灾区提供援 助,最终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了呼吁,捐助2000多万美元的物资。”

  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中国终于懂得抓住国际援助之手来应付灾害。“与此同时,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后,中国在治 理沙漠,改善水源,加强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等方面已经接受国际援助了。”

  此后若干年,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国际社会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陆续有一些国 际组织和国家向中方表示愿意提供救灾援助。

  1987年5月的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毁林面积最大的特大灾难。“国际社会20多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捐助了资金、药材、食品,当时统计,接受的国际援助现金有70多万美元,救灾物资折合现金400多万美元。”董漫 远查阅史料后告诉本刊记者。

  之后还有1988年云南澜沧江流域的7.6级地震,也是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地震灾区捐款1500万美 元,这其中不包括物资援助。

  1991年中国18个省份发生水灾,5个省、市发生严重旱灾,根据当时的报道,“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 头的救灾棚”,安徽一省受灾人口就占本省的70%。包括全球华人在内的5000多万元人民币国际救助款,对缓解灾区人 民的痛苦起到了一定作用。

  1996年云南丽江地震,通过接受国际援助使丽江得到了世界关注,恢复重建次年,1997年12月,丽江古城 就被联合国组织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成为中国首批古城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1998年洪灾中国大约接受了10亿元人民币国际援助,2003年“非典”累计接受的国际援助达3800万美 元。

  生命高于一切

  本次地震发生后,中国首次接受了多支国际救援队参与救援,国内外舆论对此高度肯定,称这是中国更为自信的开放 。《纽约时报》报道说,“这意味着中国向国际社会开放,并融入国际社会,包括救援领域。”

  纵观中国对于国际救援态度的变化,董漫远总结说,有“从被动到主动”、“救援渠道从单一到多元(过去主要通过 联合国救灾署和国际红十字会,现在有关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个人都可参与进来)”、“由自发到法律化、规范化”三 个特点。

  董漫远认为,汶川大地震的国际救援行动,正说明国际救灾行动也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灾害影响有跨国性,而中 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日益密切,两者已成为命运共同体。

  “虽然我们现在是积极主动接受国际救灾援助,但从历次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看,国际援助是有限的,基点仍然是依 靠人民自己的力量搞建设。”他强调。

  近年来,中国在其他国家突发灾难后也多次派出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人道主义救助。阿尔及利亚地震、伊朗地震、印 尼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等灾区都留下了中国救援队员的足迹。

  董漫远说,多样性正是人类生存的世界得以存在的前提,而面对全人类都会面对的问题,以自己的生存本能做出共同 反应的国际救援,这种跨越制度、意识形态、文化、种族、宗教差异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待灾害的普世价值观,是人类最丰厚 的文明财富。

  国际救援不需要回报

  汶川灾情发生以来,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陈虹完全处于不分昼夜的工作状态,在堆着被子的办公室里, 她向本刊记者介绍了一些国际救援队的情况。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救援队二战期间就建立了,那时有搜索和营救被困人员的需要。欧洲地震不多,救援队主要 是应对那些倒塌建筑物。

  “作为一支国际救援队,是有多种能力的,并不局限于地震救援。这支含有搜索、营救、医疗等多种能力的队伍,会 根据灾区的情况和需求派出不同结构的人员装备。”陈虹向记者解释。

  同时还要考虑到灾区政府的需求和政府答应的条件,假如受灾国同意救援队的飞机在本国降落,救援队就可以多带一 点人。

  放眼国际,其他国家的国际救援队有军方组建,也有政府组织的,甚至还有民间组织形成的救援队。

  “在灾害现场不存在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差别,只要你的国家同意,并且受灾国政府同意你来就没有问题 。”

  按照规定,国际救援队是自带装备,自带食物,自理费用,自给自足。据陈虹介绍,印尼海啸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到 了机场根本没人接待,自己解决交通。

  由于平时业务交流较多,大国之间的国际救援队在人员素质、技术装备方面相差无多,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可言。根据 各自国情不同,会各有些特色,比如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在抗震救灾方面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又比如俄罗斯的应急 体制很完善,“俄罗斯紧急状态部是一个综合部门,搜救队、医疗队等,只要你需要,都能派过来”。

  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也有国际救援队。国际救援不需要回报,不过陈虹介绍说,灾难过后,当地政府、老百姓会有 感激之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