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来是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15:13 瞭望东方周刊

  ——一个唐山孤儿的故事

  《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米艾尼报道

  “人生什么苦难都有,你们必须坚强起来,在地震中,能活着出来就是幸福的。”这是张爱民最想对汶川地震孤儿们 说的话

  外面阴雨连连,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亲的孩子们,正在废墟旁边的简易帐篷里酣睡。这一切,在已经长大的 昔日“唐山孤儿”看来,是如此痛心如此熟悉。历史悲剧的又一次上演,让人凝噎无言。

  一场为了忘记的送别

  1976年的8月的一个清晨,微雨。

  两辆插着“唐山孤儿专车”小旗的公共汽车,停在了唐山火车站大门口。

  一个表情麻木的小姑娘从车上走下来,她的后面还跟着一高一矮两个小男孩。

  小姑娘凝视着细细的雨丝,时不时低下头,衣服上别着的一张白条,上面有一排小字:张爱民,14岁。

  她安静地站在那里,身后跟着的是两个弟弟:12岁的张友谊和8岁的张有路。他们三个人,和另外150名“唐山 孤儿”一起,即将被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邢台育红院去。

  “饺子!”最小的弟弟张有路兴奋地喊了起来,使劲地摇晃着姐姐的胳膊,“姐姐,发饺子了,发饺子了!”张爱民 抬起头,看到前来护送他们离开的乡政府工作人员,给每一个即将远行的孤儿,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

  在那个苦难的年月,一碗肉馅饺子足以让任何一个孩子高兴得发狂,看着两个弟弟狼吞虎咽的吃相,张爱民心里只有 悲伤和迷茫。

  汽笛响了,火车正在缓慢地移动着,将被送走的孩子们,泪珠在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上划出条条痕迹……

  多年后,张爱民依然难忘当时的每一个镜头,对她来说,那是一场“为了忘记的送别,也是一段充满泪水的旅程”。

  最害怕的事,就是打雷

  傍晚时分,张爱民姐弟三人和其他孤儿,到达了邢台,作为第一批“唐山孤儿”,被安排在政府的大院里。孩子们在 门口张望半天,始终不挪脚,“我们当时不敢进屋,怕再地震。”

  在邢台育红院,张爱民他们穿的是统一发的军装,平时能经常吃上红烧肉,还能喝上牛奶。在各方的帮助下,这些育 红院的孤儿们,在当时来讲,生活比普通的邢台老百姓还要好。

  但地震给这些孩子们所造成的心理阴影,随着他们年龄的渐长,越来越凸显。“我们以前都会管育红学校里管我们生 活的老师,叫李妈妈、张妈妈等等,但慢慢地,我就不这么叫了,因为每次叫过之后,我就很伤心,觉得自己叫错了,那时开 始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孤儿。”张有路伤感地说。

  在他记忆里,育红院里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都特别强。晚上睡觉,虽有老师看护,大家仍然不放心,自发地每隔两 个小时就有一人爬起来守夜。

  平常一听见雷声,这群孩子就像炸了锅似的,如果遇到打雷加闪电,场面就更加混乱,孩子们常会惊恐地打颤,越大 的孩子哆嗦得越厉害。

  所以,只要是半夜下雨,老师们就往学校里赶。孩子们全都跑到院子里,抱成一团,有些还躲在收发室里直抽搐,任 凭老师怎么哄也不出来。对劫难的恐惧,深深地留在了这些唐山孤儿的心里、血液里、生命里。

  新生

  在唐山地震五年后,张爱民和她的弟弟们,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唐山。

  震后的唐山百废待兴,整个城市在一点点复苏,城市里的人们也在不断愈合着残缺的肢体和受创的心灵。同这座城市 一样,张爱民把自己的未来和希望,一并投入到崭新生活之中。

  “我们所有当时离开唐山的孤儿,都有相对不错的出路,考上大学的国家出钱给上,没考上大学的,或者参了军,或 者给安排了工作,这都是国家给安排的,应该说,我们这些孤儿,受到了最好的照顾。”

  1988年唐山市民政局下达第15号文件证实了张爱民的话,文件里清楚地写道:“……共有761名孤儿转到石 家庄育红学校、邢台育红院学习、生活,1984年迁回;按照1977年市领导指示,外地学习的孤儿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 的全部返唐,由市统一安排工作。 ”

  实际上,除了当年被带走的761名孤儿以外,唐山大地震中另外3000多名孤儿的安置情况,大致分为:一是被 亲戚收养;二是跟着自己的哥哥姐姐生活;三是被父母所在单位一方安排进入子弟学校就读,毕业后直接进厂;四是直接安排 就业。

  张爱民从邢台二中毕业后,国家分配她回唐山市第二橡胶厂做了一名工人。24岁时,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妻子 和母亲。她的两个弟弟,初中毕业以后也回到了唐山,有了不错的工作。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张友谊和张有路纷纷“下了海”,自己做买卖,如今,张有路在唐山经营着一家书店。张爱 民一直在弟弟的书店帮忙打理。

  张爱民后来曾经多次回过邢台,看望当年邢台育红院的老师们,“靠着他们的关爱和鼓励,我们才挺了过来,走到今 天。”

  必须坚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张爱民的心再次颤抖了,当年痛苦的记忆不断在脑海中浮现。

  她和弟弟张有路商量后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可以以唐山孤儿的身份,向四川汶川地震中的孤儿捐一些钱,钱数多 少是一回事,关键是表达我们的一个心意。大家都是从苦难过来的,当时全国人民都支援我们,我们不能忘记这些。”

  很快,张有路就将题为“唐山孤儿向四川孤儿献爱心”的倡议书,用帖子发在了环渤海论坛上,号召唐山地震孤儿于 5月20日,在象征唐山大地震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举行向四川地震孤儿捐赠仪式。

  连日来,姐弟俩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上留言等方式联系当年在石家庄育红学校、邢台育红院学习的唐山孤儿。

  令张有路和张爱民欣慰的是,倡议活动迅速得到了唐山地震孤儿及许多唐山大地震亲历者的积极响应。虽然是在工作 日,5月20日上午9点,纪念碑广场上集聚了200多个唐山孤儿。

  “我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条黄丝带。黄色是炎黄子孙的颜色,也是期盼幸福的标志。大家都默默地为四川的孤儿们祝 福。”

  这次自发的活动筹到了95111元,“钱虽然不多,但是我们唐山孤儿的心意。我们唐山的孤儿没有忘记过去,我 们是感恩的。”张有路很激动。

  “人生什么苦难都有,你们必须坚强起来,在地震中,能活着出来就是幸福的。”这是张爱民最想对汶川地震孤儿们 说的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