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遭遇“中国速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13:54 财经文摘

  今年,中国的曝光率非常高,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政府正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

  2001年赢得奥运主办权之后,举国都在期待2008年的到来,因为中国一直期望借此机会,向世界展示国家的变化。但2008年刚走到一半,就因为完全不同的原因而被历史所铭记——半个世纪以来最致命的暴风雪、西藏爆发的动乱、外国抵制中国奥运的风波,以及30年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灾害。

  然而,在5月12日的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快速而果决的反应,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誉。

  地震后反应迅捷

  迄今为止,政府的反应都迅速、积极而透明。这反映出,中国已将救灾效率放在了首要位置。

  地震发生后不到2小时,中国总理温家宝就火速抵达四川省会成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下令“全力”向幸存者和伤者提供救援。温家宝在飞往成都的路上对记者说,中国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灾难”,并呼吁人民“保持冷静”、“鼓起勇气”。

  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经“要求政府无论如何站在与地震斗争的第一线上,带领人民进行救灾工作”。在一次电视讲话中,温家宝又补充道:“我相信,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灾难。”

  这个平常总是竭力掩盖坏消息的政府,这次在第一时间披露了真实的情况。

  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大约有2万名军人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帮助挖掘死难者、搜寻受伤者,多达3万的军用飞机及军用卡车参与驰援。救援人员动用吊车和人力,在钢筋混凝土的废墟中竭尽全力搜寻幸存者,甚至空军也被派遣到救灾第一线。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也开始向震区输送紧急医疗小组。

  英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专家罗杰·玛森表示,中国似乎对这样的行动早有准备。他说:“他们迅速出台了一套救灾方案,在这方面做得十分优秀。”

  地震发生4天后,国家媒体发布信息说,施工队已经清出了通往所有58个受灾城镇的道路,四川省府成都通向全国其他地方的交通已经全面恢复。

  除了温总理,胡锦涛也在5月17日抵达了灾区。不寻常的是,中国还接受了来自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的援助。

  据官方统计,政府已向灾区派遣10万名官兵和超过2000名医疗人员,民政局共向灾区提供了近13万顶帐篷、22万条棉被和17万件棉衣。

  “我想,这样果断的救援,以前从未出现过。”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杨大利表示,“中国甚至使用了直升机运送普通市民中的伤员,这对中国政府来说,确实开启了一页新篇章。”

  危机练就速度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政府对四川等地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开展了迅速、有效的救灾工作,他对此表示高度赞扬。英国外交部长大卫·米利班德认为,中国应该“受到赞扬”。 国际红十字会的弗朗西斯·马库斯说:“我们发现,中国政府的反应速度十分迅速,而且对于这种重大灾害的处理十分高效而坚决。”就连达赖喇嘛的发言人都表示:“钦佩中国政府的快速反应。”

  中国很少得到这样隆重的喝彩。

  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中,不计其数的人在饥荒中饿死;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政府拒绝了美国的援助,24万人在那次地震中死亡;甚至在今年1月的雪灾中,中国政府的反应速度也曾受到批评。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领导层正不断地改进灾难应对机制。近些年来发生的一连串的自然和人为的危机,使政府应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次地震中,中国政府之所以能够快速调动人力和物力投入救援工作,也是因为中国每年的自然灾害都十分频繁。

  杨大力教授说:“以前灾难来临的时候,君主有责任提供救济。(现在的政府)如果关心人民,当然也必须履行这一责任。”

  “在保护生命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清华大学教授公共管理教授薛兰(音)表示,“尽管近些年来台风越来越猛烈,但是在风灾中遇难的人数却在不断下降。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比以前好多了,也比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做得好。”

  据悉,中国的洪水控制机制,也是1998年洪水后得到完善的。国务院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通过了一部有关应急管理的特别法案,其中列明了政府的职责,表明其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应急管理的行政网络。

  清华大学媒体研究教授史安斌认为,中国的反应能够如此迅速,一部分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本月初生效。根据该条例,巨大灾难发生之后,政府必须立刻发表声明。

  人民大学公共政策教授毛寿龙解释说,这次地震属于1类灾难,地方政府可以不受一般行政程序的限制,直接向中央报告灾情。

  重塑政府形象

  地震反映了中国发展当下一些值得注意的事实:经过30年的迅速发展,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始变成世界上最复杂的地方——这是一个有很多人居住在偏远山村,但也可以做出快速战略反应的国家。

  电视画面中,总理温家宝爬上了废墟,与幸存者共同承受悲痛,反复向人民述说政府的承诺。

  “温总理哭了。”高文凯的声音中带着敬畏,他的脸庞因为悲痛而有些抽搐。“我们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重建家园。”

  这样的心声,在四川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广泛蔓延。这不只是绝望的人民别无他法之下的选择,也是半个世纪以来“首先依靠共产党”的政治训练的产物。

  “对于我们来说,政府是个极大的安慰。如果领导不到这里来,我们不会感到安心。是政府给我们带来了平静。”60岁的农民王永晶(音)说。

  胡锦涛和温家宝在灾区的慰问和指挥行动,都顺应了这样的民意。温家宝用手提扩音器向救援人员喊话时,不只鼓励他们“全身心投入救援”,也提醒他们——“你们代表的是政府”。

  美国国际关系委员会的中国专家亚当·赛格尔表示,如果中国的领导者可以成功地处理这一危机,那就可能打消人们对中国主办奥运会的质疑。他说:“这是一个标志。此事说明,面对这样的灾难,中国政府可以迅速做出回应并发起救援。中国政府有这样的能力和控制力。”

  缅甸不久前遭遇了风灾,独裁的军政府领导却拒绝了国际救援,造成了大量死亡。这一事件,或许还在中国领导人的脑中盘桓。中国对灾难的快速反应与缅甸形成了鲜明对比。与美国新奥尔良那次成为世界笑柄的灾难应急反应相比,中国无疑也表现得十分出色。

  美国灾害医学委员会的毛里斯·拉米雷兹博士表示,中国和缅甸的对比,恰好说明了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他说:“在地震这样的情况下,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第一反应相当好。”

  尽管中国的共产主义政权常常遭到批评,但是,他们与封闭和独裁的缅甸却毫不相同。暂且忽略巨大的死亡数字,中国应对危机的优异表现,已经渐渐赶上依照宪法进行选举的民主国家。

  (段醒予根据《经济学人》、《华盛顿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美联社的报道及评论综合编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