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产矿泉水有多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4:47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彭晶、特约撰稿姚雪青/北京报道

  矿泉水连喝70年,患癌症可能性增加十万分之一

  2008年7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即将出台,其中首次为矿泉水设定了可能 致癌物溴酸盐的限值——0.01毫克/升。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对设定这一标准的原因猜测纷纭,中国矿泉水是否安全的 争论不绝于耳。真相究竟如何?

  饮用水消毒产生的副产物

  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并不卫生。

  “饮用水必须要将源水进行消毒,”中国科学院环境与科学技术局研究员蔡亚岐说,“否则轻则拉肚子,重则难以估 计。”网络科普作家云无心更形象地解释说:“瓶装矿泉水如果没有经过杀菌处理,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瓶细菌培养液。”

  影响饮用水安全的最重要物质是微生物和重金属。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技术不难,也不易带来其他后果,但是任何杀死 微生物的方式,都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虽然这种后果危害较轻。

  目前比较常见的水消毒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氯消毒,比如国人非常熟悉的漂白粉杀菌,但这种方法可能产生氯乙酸、 溴乙酸等有害物质,因此饱受质疑;二是臭氧杀菌。在此次矿泉水安全之争中屡屡被提到的溴酸盐,正是在使用臭氧消毒过程 中产生的。

  臭氧杀菌的优点非常明显。臭氧在水中分解时,所产生的氢氧基具有强大氧化力,对顽固微生物如病毒、芽孢等可有 效杀灭。同时,剩余的臭氧会自行分解为氧气,对环境没有污染。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臭氧发生器都成为矿泉水、 纯净水生产企业必选的杀菌消毒设备。然而,臭氧的能力像一把双刃剑,同时会创造出水中一般不存在的一种物质——溴酸盐 。

  矿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溴是其中常见的微量元素之一。当它遭遇臭氧的强氧化时,溴酸盐就被制造出来。

  溴酸盐其实仅是杀菌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之一。2007年学术期刊《变异研究》(MutationResear ch)上曾发表论文,总结了过去30年中各种饮用水杀菌方式所产生的副产品,多达85种。

  矿泉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泉水水源中溴化物的含量。矿泉水的产地不同,溴化物的含量也不同。 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家赵飞虹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像北京等地区,矿泉水中的溴化物本来就少,即使经过臭氧氧化 ,溴酸盐也不至于超标。而沿海地区的矿泉水,由于水中溴化物较丰富,被氧化后有可能产生较多溴酸盐。”

  溴酸盐指标比发达国家落后四年

  国家质检总局曾对瓶装水的溴酸盐含量进行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在检测的104种瓶装水中,有13种产品溴酸盐含 量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量要求。这也是推动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出台的原因之一。

  溴酸盐作为可疑致癌物,究竟意味着什么?

  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根据对人的致癌危险,将已有资料报告的878种化学物分成四类:1类是对人致癌, 2类为对人体有可能致癌,3类为可疑对人致癌,4类是对人很可能不致癌。其中2类又分为2A(对人很有可能致癌)和2 B(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溴酸盐属于2B类化学物。

  澳大利亚瓶装水协会(ABMI)援引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动物实验报告称,在实验鼠的饮用水中加入溴酸钾成分, 会增大癌变机会,同时也会引发其他部位的肿瘤增生,而溴酸盐则会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断裂和活体内DNA损伤。

  然而,溴酸盐的毒性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严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宋伟民对本刊记者表示,在流行病理学的调 查中,溴酸钾确实会使动物致癌,但是对于人来说,要确定一个人患癌症是否和食用某种物质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必须要进 行大规模的人口调查,而现有的实验和研究都不足以说清这一问题。

  中科院生态中心环境水质学实验室主任杨敏进一步解释说:“根据毒理学基础上的动物实验及数学方法上的推测,假 设人一天喝两升含有溴酸盐的水,连续喝上70年,只要溴酸盐的含量在新的国家标准之下,那么一个人患癌症的风险仅增加 约十万分之一。”

  云无心说:“矿泉水中溴酸盐就算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几倍的含量,给人增加的患癌风险,并不比质量不高的 空气和许多传统食物中的致癌物更高。”

  溴酸盐在毒理学上还有其他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溴酸盐对动物具有致癌性,另一种观点认为溴酸盐是不稳定的,能 很快被人体内的酶分解,因此对人的危害不是很大。面对不同意见,技术先进而且不缺钱财的发达国家目前往往采取最保险也 最昂贵的方法,谨慎地控制矿泉水中溴酸盐的浓度。

  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中国对矿泉水中溴酸盐的标准控制有一个进步的过程。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是1 987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地质矿产部、卫生部和轻工部等三部制定和发布实施的,曾于1995年进行过一次修订,此 后便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对溴酸盐没有做出特别的规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解释说,以前我国没有相关标准,或者说这个问题没有被提出来,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水 平和测量手段还欠发达。

  总体来看,中国设定矿泉水的溴酸盐指标以及公民有关知识的普及,比世界最发达国家大约落后四年。2004年, 世卫组织在《饮用水水质准则》中,将饮用水中溴酸盐的限值确定为0.01毫克/升。同年,可口可乐公司在英国销售的D asani瓶装水在抽检中被发现溴酸盐含量远超英国标准。在英国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此事成为英国公众详细了解溴酸盐的 机遇。

  就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一项饮用水安全标准落后发达国家四年是否太长,各界意见不一。杨敏认为:“国外对 此(矿泉水中溴化盐)的关注可以说和中国基本上是同步的。”

  国产水该喝就喝

  今后还能不能喝国产矿泉水呢?

  “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矿泉水,就是可以放心饮用的。”杨敏表示。

  对于饮用水杀菌过程中的副产物没必要过度担心。今天的饮用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全。当然,人类距离完美 的饮用水还有漫长的路程。

  《变异研究》列出的85种副产物中,美国也只对11种进行了监控,其他74种都只能忽略不计。并不是因为这些 物质全部无害,而是至今仍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设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可以说,每一次推出一种新的矿泉水副产物质量标准,都 意味着科学和社会的一次进步。类似的情况并不只出现在矿泉水中。

  中国古语说:人吃五谷杂粮,岂能无病。这句话的另一种解读是,所有食品都是有毒的,毒素长期积累,就可能致病 。美国出口的一些所谓无毒的蔬菜里,中国检测人员也曾发现有毒物质。既然美国人能够做到菜照吃,那么中国的水自然也能 照喝,因为有毒与致病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

  “饮食里的毒素对人体是否有害和数量有关,有毒的东西在一定数量以内,对身体是无害的;而有些无毒的食物吃得 过多也会对身体有害。”蔡亚岐说。

  在摈除无理由恐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矿泉水中的溴酸盐含量,已经有了一些办法。

  赵飞虹说,由于臭氧消毒矿泉水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溴酸盐,因此目前已经有国家采用高温和紫外线消毒矿泉水。但这 样做成本较高,我国大范围推广也许时机未到。

  清华大学化学系专家介绍说,即使使用臭氧,减少矿泉水中溴酸盐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可以在用臭氧消毒之前先加入 硝酸银等带有银离子的化合物,生成溴化银后将其沉淀分离,溴离子被除去后,矿泉水中生成溴酸盐的机会自然减少。这项工 艺的难度并不大,然而与新兴的消毒方法类似,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成本。

  水不可怕,但新闻可怕。在采访中,专家们对少数媒体报道此次事件的方法表示不满。云无心评价说:“把溴酸盐的 风险简化成‘有’或‘没有’,并且用一些耸人听闻的说法来吸引注意,只能误导公众!”

  蔡亚岐说:“我对于消费者的建议是:除了由质检部门等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不合格产品之外,矿泉水我们该喝的时 候就喝。对于家人朋友,我也是这样建议的。”

  (作者云无心对此文亦有贡献)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