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生诈骗案频发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6日10:47  法制与新闻

  一位考生通过熟人帮忙,在缴付3000元“活动费”和5000多元学费后,被“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录 取。然而,学生家长查询后得知,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根本没有洛阳分院。

  据了解,高考之后,一些自考助学机构通过精心印制简章、吹嘘办学条件、模糊文凭性质、虚假承诺就业等方式进行 欺诈招生。一些学校还在各地物色“招生代理”教师,这些人每介绍成功一名学生,可获得数百元甚至高达上千元不等的“感 谢费”。在这些奇特的招生利益链条中,充当“招生代理”的老师扮演了重要角色,学生则是链条中最底端的“蛋糕”。

  在破获的相关案件中,涉及有1750名学生收到假通知书的大案,也有利用家长渴望孩子上名校的心理、合伙骗取 学生家长钱财200余万元的诈骗案。

  招生诈骗案频发背后

  杨阳/文图

  老师牵线一个指标3000元

  在今年的高招考试中,河南省南阳市的考生段奎(化名)考了278分,托关系上学成了段奎爷爷的一块心病。

  8月初,因熟人的引见,段奎的爷爷在县城见到了一位叫杨阔(化名)的中学老师。熟人说,杨阔在圈内颇有知名度 ,每到招生的时候,他就格外忙,哪个考生没有考上大学,找到他后,只要舍得花钱,他就会想办法解决。这次,杨阔向他们 推荐了“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并给段奎一张“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入学通知书”和招生简章。杨阔说,这所 学校是3+2模式,先在洛阳上3年,然后再到开封的河南大学上2年,发河南大学的本科毕业证。

  杨阔还透露,全省仅有40多个名额,报名晚了恐怕没有指标。“除了学费,活动费是2000元,你们是熟人介绍 的,给1000多元就行了”。

  段奎从印制精美的招生简章上了解到,“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的校址在洛阳关林钱江商贸城东(原洛阳广播 电视大学职业学院),专本连读的学费和杂费是5460元。

  招生简章中写到:“完成学业,成绩合格,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学 生入学后即签订《就业协议书》,100%安排就业”。

  红色的入学通知书上有蓝色的圆形图案,上面写着“河大,1912”字样,还有河南大学的校门照片。

  通知书还特别注明:“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入学通知书上盖有“河南 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的红色印章。

  9月3日,段奎的爷爷见到了杨阔。他考虑到,这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的分院,牌子不错。

  杨阔说,“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已经开学了,报名日期截止到9月1日,指标也没有了,要挤占别人一个指 标,你们得拿3000元的“活动费”。

  当天上午,段奎的爷爷缴了3000元的“活动费”后,又缴了5460元的学费。

  家长调查学校“挂羊头卖狗肉”

  9月4日上午,段奎在爷爷的陪同下来洛阳上学。

  到洛阳后,段奎的爷爷没有急于到校,而是让郑州的一位亲戚查查有没有这个学校。

  这位亲戚拨通了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招生办的电话,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他,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的前身是河南大学郑州分 校,是河南大学的二级学院,位于郑东新区大学城,是河南大学在省会郑州设立的一个正式教学单位。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根本 没有洛阳分院,在洛阳也没有和其他学校联合招生。

  段奎的爷爷听后傻眼了,按照地址,他们找到了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的这个学校,但是校门口并没有“河南大学 软件学院洛阳分院”的牌子。

  在门卫处,段奎的爷爷问:“这是不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门卫说是。

  在二楼招生办,段奎的爷爷从工作人员那里也得到证实,这里就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

  段奎的爷爷说:“你们既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为什么没挂牌子?”一位姓智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河南大学 软件学院和洛阳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学院合作办学,没有挂牌子。

  在闲聊中,这位工作人员还说,这所学校的招生规模是800人左右,现在已经招了100多人。

  在招生办,段奎的爷爷看到桌上堆放的洛阳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学院的蓝色招生简章,他通过对比发现,洛阳广播电视 大学职业学院招生简章封面设计、内容和“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招生简章一模一样,惟一不同的是学校的名称。

  段奎的爷爷看工作人员还在撒谎,实在忍不住了,便气愤地说:“我看你们是在欺诈,我让人打听过了,河南大学软 件学院根本没有洛阳分院。”

  这位工作人员见状,急忙好言安慰,说:“你的孩子要是不想在这上,我们给你退钱。”

  回到县城后,杨阔把收取的所有费用退给了段奎的爷爷。

  学校难以自圆其说

  接到反映后,笔者查阅了媒体上公布的2008年河南省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普通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学校名 单,上面根本没有“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的名字。通过网上查询,也没有该校的任何信息。

  9月9日,笔者来到洛阳洛龙区关林镇。见校门口有洛阳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学院、洛阳电大中等专业学校、锦华学院 等几个牌子。

  在办公楼一楼中专招生办,笔者问一位工作人员,这里是不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他说自己不清楚,让 笔者到隔壁的办公室问。

  在另一间办公室,笔者对一位女工作人员说,自己是一位学生的亲戚,这位学生前一段时间收到了“河南大学软件学 院洛阳分院”的招生简章,委托自己来学校看看。

  这位女工作人员用充满敌意的眼光看着笔者,大声说:“我们这里不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是锦华学院!”

  笔者看到,桌上是成堆的洛阳锦华学院的招生简章。

  在二楼招生办,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位自称姓智的工作人员说,这里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的一个教学点,是成人教育 ,9月1号前已经停止招生了。而这时笔者看到,仍不时有学生前来报到。

  在校园内,一位来自驻马店的学生说,他也是几天前来报到的。他拿的也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的入学通 知书,他说,他来这里上学就是因为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的牌子。他问过老师,老师说,这里是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的教学点,毕 业发河南大学的文凭。

  9月10日上午,笔者来到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招生办,招生办的工作人员看了“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洛阳分院”的招生 简章和入学通知书后说,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没有在洛阳设立分院。

  为了稳妥起见,笔者又拨通了河南大学招生办的电话,接电话的曹老师告诉笔者,河南大学软件学院没有洛阳分院。

  老师自曝虚假宣传欺诈招生

  明明是子虚乌有,却能行骗于街市,那这些学校是如何夸大宣传、大肆招生的?

  一位曾做过“招生代理”的教师张新奇(化名),披露了内幕。

  他说,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各个自考学校的生源争夺战就此打响。这些学校会把各地落榜生的名单弄到手,然后再 印制充满诱惑的招生简章对落榜生发放。当那些落榜考生收到招生简章后,看到招生简章上那些民办高校声称自己能“保证1 00%高薪就业,保证在当地安排工作”的字眼,很难不为所动。其实,这些学校,并不具备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的资格, 有些民办高校声称自己的某些专业颁发一些名校的毕业证书,实际上其所发的只是这些学校单科的结业考试证书。

  他们的这种招生,其实就是“自考助学班”,帮助学生完成自学课程,并组织学生参加自学考试。“要是直接说明是 自考助学班,那对于学生就一点吸引力也没有。所以我们对考生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说辞,除非特别了解其中内幕,否则很难 一下子知道这是自考助学班。”

  张新奇说,在这个庞大复杂的利益链条中,“招生代理”的老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介绍了运作细节:这些招生的学校一般会与当地学校联系,物色“招生代理”,一些考分较低学校的班主任、任课 老师,都是这些招生人员的首选。“招生代理”召集一些落榜生,集体观看录像带或者直接由招生人员宣讲。为了招到学生, “招生代理”更是把学校夸得天花乱坠,有些学生上学心切就稀里糊涂地上了当。

  张新奇告诉笔者,有的“招生代理”收取数额不等的所谓“活动费”,其实塞进了自己的腰包。另外,学校会根据招 的学生多少,按人头来给他们提成。当然,这些费用全部转嫁到了学生身上。2006年,两个月下来他挣了两万多元。

  提高警惕谨防4种招生骗局

  据了解,2005年9月,武汉曾破获一起1750名学生收到假通知书的特大高校招生诈骗案,涉案金额上亿元。 该案犯罪嫌疑人石岩、曹某等4人,从这年7月份开始,像传销一样,采取逐层发展“下线”,按照招收人数返利的方式,网 罗了一批人,发出假录取通知书2000多份,以2万元到6万元不等的价格卖给考生。一份假通知书最多的时候甚至经过了 12个中间人,数万元不等的资金被各个中间环节分割。

  另一起高考诈骗案涉案人员、郑州市无业游民季宇海和鲁东山,从2005年到2007年,利用家长渴望孩子上名 校的心理,合伙骗取学生家长钱财200余万元。今年8月6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2人犯诈骗罪,判处被告人 季宇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被告人鲁东山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30万元。

  张新奇说,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包括一些重点大学,既通过普通高校招生举办普通高等教育,也通过其他形式招生, 举办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因此,一些骗子声称只要交钱就能上大学及重点大学,学生入学方知受骗。有 的不法分子伪造印信证件和录取通知书,违法设立某高校咨询处和咨询电话,并假装“有路子”,谎称掌握“内部指标”“机 动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后入学”,骗得定金后逃之夭夭。

  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留守办公室的王金平老师说,如果没有报考这个学校,却收到这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学生就应慎 重考虑。只要学生和家长不要迷信那些所谓有路子的中介人员,不要抱着花钱进大学的侥幸心理,也就不会上当受骗。

  河南省高招办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中介组织和不法分子常常冒充招生人员,谎称有“ 特殊关系”,暗示花钱就可以帮人上大学;或者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或以 “定向招生”、“自主招生”、“单招”、“小计划”等自己炮制的名词诱骗考生;有的骗子甚至扬言考生交几万元就可以不 用网上录取,直接把考生送进理想的大学。

  招生诈骗案频发引发思考

  据业内人士介绍,每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开始前夕,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都会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严格执行招 生计划和录取审批程序,严禁高校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介入招生工作,严禁避开省级招生办擅自违规录取考生,未经生源所在 省级招生办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一律不予学历电子注册。

  通知出台后对部分“招生中介”有所震慑,但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市场回报作用下,地下招生工作者依然活跃 。

  有评论说,在文凭成为就业敲门砖的今天,无论孩子成绩是否符合入学条件,作为家长肯定千方百计为孩子寻求就学 之路,这无疑是骗子能够得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招生诈骗事件频发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现行招生体制有不完善的地方。试想, 在一个招生绝对透明的环境下,还有谁会去相信分数不够花点钱就能弄到内部指标的骗局呢?

  招生诈骗不仅害人害己,同时给考生家庭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考生家庭而言,他们承受着经济与心理 的双重打击:不仅付出的“投资”打了水漂,而且还要面对高考失利后的再一次心理挫折,他们的失落和难堪可想而知。对于 社会而言,当受害者形成规模时,个人的遭遇也就成为社会的遭遇,招生诈骗所造成的个人动荡无疑将汇成危及社会安定的不 稳定因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卫兵教授认为,高考招生中地下招生工作者的存在,说明有人利用招生工作进行权力寻租。一些 人利用各种关系,把一连串本应由“高招办”完成的工作变为中介的“社会化服务”,招生计划和录取通知书经过非法中介一 倒手,就变成了钞票。

  “政府监管跟不上、办学实力差距过大,必然会引发恶性竞争”,河南省社科院的有关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出台更 为详细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实行归口管理,建立、健全民办培训机构的扶持和约束政策,同时敦促行业成立自律组 织,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加规范,获得良性发展。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法制与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