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锋/文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影响,不仅在于危害到诸多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在于严重削弱了人们对国产奶制品的信心。 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也通过此事看到了政府积极应对问题、处理矛盾的态度。不论是对患者的救治、对涉案人员的处理, 还是对免检制度的取消等等,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决心。更值得一提的是, 有关部门也最快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了处理“问题奶粉”的工作进展。这一切无不显示了中央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能 力,在信息公开方面越来越透明的积极作为,以及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姿态。
善后处理固然重要,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反思同样关键,这样不仅可以重塑消费者对我国奶制品行业的信心,更有可 能推动政府法治建设。就此而言,虽然对此事件的思考有不同角度,但是最为核心的在于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如何 认识法治对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作用。
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观念与之相适应,在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的改革开放之初,侧重于经济发展、强调 GDP是必要的,这对于改变计划经济痼疾、激活整个国家的创造力具有很强作用。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强调对企业 的保护、强调招商引资成为政府决策中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这种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就拿在此次奶粉事件后被迅速取消的 免检制度来说,设立的目的据说是为了避免对企业重复检查、“引导鼓励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忽略 了资本增值的冲动对企业的诱惑力,特别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前,任何降低成本、增加销售的手段都有可能被采用,哪怕 是游走在灰色地带。因此,在此次事件的时间段内,免检制度的取消不可谓不迅速,然而,从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来审视 ,这种取消应该来得更早些。
如果说免检制度多少带有些旧发展观烙印的话,那么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更值得警惕。以奶粉事件为例,据报道,早 在8月初三鹿集团已得知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当地政府也立即介入了事件的处理。然而,在媒体尚未全面曝光之前,当地政 府并没有公开对人民群众来说如此重要的信息,这不得不让人质疑。由此说开,地方保护主义并不鲜见,花样也是种类繁多, 就在不久前还有地方设立“企业安静日”,规定执法部门在此期间不能执法。而此类做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资源、法律权威甚 至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的,当然是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与科学发展观提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格格不 入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 。
回到新闻,最新的报道说,伊利、蒙牛、光明等21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负责人,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 质量安全承诺书,集体对社会郑重承诺,将承担起责任,严格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这不能说是个坏消息,然而市场经济 发展不能仅靠承诺来保证,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政府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以及依法行政的深入开展,要靠法治来保障。对此我们 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首先,立法部门要树立正确的立法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多元化的起草机制,使立法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倾向;其次,“徒法不足以自行”,当前,行政执法仍然是法律运行机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 ,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仍然是依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绝对不能以降低执法力度作为条件,进行所谓的招商引资, 更不能因为考虑到税收、就业等因素而让渡国家法律的权威;同时,要更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 度,充分发挥包括媒体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