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业现代化的“希望之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11:48  观察与思考

  —记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观察记者 刘 静

  2007年11月2日,在紧张筹备了将近半年之后,浙江大学和湖州市共建的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终于迎来了自己气氛热烈的成立大会,来自浙大、湖州的专家学者和湖州的龙头企业代表、专业科技合作社负责人济济一堂,共同庆祝浙大和湖州进行新农村建设合作以来的一项新成果。

  从表面上来看,这也许只是“湖州模式”一系列行动中的一支,但所有与会者都在心底对它寄予着一个更为美好而深层的希望,那就是让这里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诞生之地!

  技术,从实验室“飞”到田间

  试验示范基地的面积并不大,站在绿色的大门口,就可以顺着主干道一眼望到头,但这块仅占地200亩的土地,却是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业展示和对外合作等多项任务。

  “你看,这些大棚里都是新品种的西瓜、哈密瓜!那边田里是抗虫抗草玉米!”中心主任袁康培一进入基地就变得非常兴奋,他用一贯的快速语调和激昂的声音向记者介绍着栽培的农作物。

  基地的布局简单明了,泾渭分明,一条主干道两旁就是大片的农田,每块田边都竖着块牌子,详细记录着所栽种的农作物说明以及负责人的名字。这里长着张明方教授的甜瓜、沈志成教授的转基因水稻、陆国权副教授的马铃薯、贾惠娟副教授的水蜜桃,卢钢副教授的水生蔬菜等多种植物。

  胡伟民教授是研究玉米的专家,他进入基地后就直奔自己的田里,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记者发现胡教授种植的玉米植株特别矮,叶子也不茂盛。“这种玉米是我研究的新品种,我叫它‘珍珠糯’,个头小,但是可甜了,不用煮直接就能吃,去年种出来卖给上海的饭店,一斤要8-10元,普通玉米哪能卖到这个价钱!”说起玉米,胡教授滔滔不绝。

  基地里的每块田都由一位浙大教授负责管理,虽然面积不大,却是教授们离开实验室,进行实地种植的试验场,是一块理论联系实际的热土。

  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运作方式颇为新鲜,中心拥有18位首席专家,其中12位是来自浙大的教授,6位来自湖州市农业局,这些专家都是采用柔性引进的方式,针对湖州的特色农业匹配派出。浙大和湖州的专家通力合作,往返于科研办公室和技术试验田之间,把第一手的科技成果在第一时间输送到湖州的乡间田头。

  而试验示范基地仅仅是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里,如果专家们培育的新品种产量高,质量好,湖州市政府就立刻开辟1万亩示范田,进行大面积推广,让当地农民进行种植。目前,这样的示范田已经总共发展了10万亩,依据当地特色农业,分布在湖州德清、安吉、长兴、吴兴、南浔5个县区。

  今年入夏以来,12位浙大首席专家之一的滕元文教授几乎每天都在德清县乾元镇的葡萄示范田里,有时刚回到德清县城里的办公室,基地一个电话又把他叫了去。

  滕元文教授是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教授、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盛夏季节他天天忙得焦头烂额,因为葡萄田里大部分葡萄都成熟了,准备上市。“葡萄成熟前会大量消耗养分,容易出问题,所以要格外照顾。”

  走进示范田里的连栋大棚,各种葡萄挂满架,这里的葡萄串形相似、大小均匀。“我们把葡萄架提高到1.8米左右,这样,果实远离地面,既方便采摘又不易染病。”滕元文介绍说,“杭嘉湖平原地下水位高,葡萄容易裂果,而且糖度低,针对这些,我们采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通俗地说,就是用不透水的材料将葡萄根系和地下水位隔绝。新技术可以控制根域水分,葡萄果实的糖度普遍提高1度以上。不仅如此,新技术还降低了肥料渗漏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作为大学教师,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做好农技推广,更重要的是要不断解决生产上的新问题,做好新技术的开发,有了新技术,才能拿到农民当中示范推广。”滕元文表示。

  “这里的成果将很快在生产中得到应用。过去一项成果推广少说二三年,现在马上就可转化。这种推广的速度是从来没有过的。”首席专家胡伟民说,以前的农技推广体系中间环节多,部门复杂,现在则打通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渠道,今天的成果明天就能落到田里。

  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不仅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更是一个反映灵敏的农业综合服务的平台,它为教授和农民之间搭了一座桥,让他们实现了点对点的有效沟通。

  今年年初的一场大雪给湖州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中心立刻组织了全部18名首席专家奔赴湖州的各个区县,用“技术”帮助农民赈灾。

  大雪使吴兴区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60多个大棚中的一大半被压塌了,4万株瓜苗仅剩1.3万株,这给公司造成了4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重新播种,把已经发芽的苗整理出来集中管理,还没发芽的要抓紧时间补种,后期的育苗技术中光照、温度、湿度是三大关键……”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张明方是西瓜、甜瓜种植方面的专家,看到公司园区的苗种受损情况,赶紧给他们支了招。

  “农民们非常渴求技术知识,我们除了在基地和农民面对面交流外,农民们还通过中心问来我们的联系方式直接咨询,有的还跑到学校找我。”研究水蜜桃的首席专家贾惠娟教授说道。

  教授,真正的产学研

  “亲密接触”

  胡伟民教授留着平头,皮肤晒得黝黑,站在玉米田里的他和普通的农民没什么两样。站在讲台上是教授,下到地里就是“农民”,胡伟民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朴实亲切的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首席专家。

  胡教授是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如今他在完成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每月必有几次来往于杭州和湖州之间,他不仅在这片田里找到了科研研究的实地场所,而且还和农业龙头企业“接上了头”,帮助他们走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胡教授的万亩示范田就在试验示范基地边上,田埂旁边除了“浙江大学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牌子,还有一块大大的“湖州紫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园区”的牌子,这块田已经成了胡教授和农业企业合作的原野。

  仔细看这里的田,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排排的玉米植株两边,还种着一排低矮的植物。“这个低的叫黄樱椒,是辣椒的一种,我这么种是有原因的。”胡教授介绍说,玉米生长需要强光照射,以前种植玉米一排排连着种,枝叶一繁茂光就全被挡上了,不利于植物生长,于是胡教授就想出了这个“妙计”,干脆来个玉米和黄樱椒的套种,这样一来,不仅玉米长得好,需要弱光线的黄樱椒也十分适合。

  “非常感谢胡教授的支持,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企业的今天。”紫鑫公司老总谈金毛真诚地说。谈总的公司才成立1年多,可以说从成立伊始就是胡教授一手“辅导”的。“我以前是做纺织的,这两年不景气就倒闭了,我看准了现代农业是一个发展的好方向,所以就做这个了,但是我刚开始对农业可是一窍不通。”淡金毛表示。隔行如隔山,可想而知当时他的压力有多大,但是胡教授的到来,为企业的发展加上了助推器。

  “我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我刚开始想到了黄樱椒和玉米的套种,后来发现了虫害的问题,又想到了轮种,现在为了节省成本,我又想到了玉米杆当饲料!”胡教授在理论联系实际后,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

  接下来,胡教授和谈总又想到了办湖羊场的念头,玉米杆正好可以给湖羊当饲料,这样一来,玉米到湖羊的产业链都打通了,一个新兴的循环经济典范即将诞生。

  像胡教授这样和企业紧密结合的首席专家十分多,他们最初提供公益性地技术咨询,然后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在企业中入股得到经济收益,最后有些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研究水污染治理的罗安程教授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为人低调踏实,说到公司他只是说:“公司是我和朋友合伙办的,我负责技术,他负责管理,我们相互配合。”

  罗教授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对湖州市安吉县的水污染治理。“当时是安吉地方政府提出来的,他们很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而且我也是安吉人,为家乡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

  安吉是闻名的竹乡,到处都是一丛丛挺拔翠绿的竹子,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竹产品加工排出的污水其实对环境污染严重,加工竹产品要用双氧水一遍遍的蒸煮漂白,排出的废水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果不加处理排入水体后果难以想象。

  “我现在用生化法处理污水,关键是用竹子当滤网,就是在污水排入河流前加一道屏障,让有机物吸附在竹子上,以前都是用塑料当滤网,可没有竹子效果好,有机物本来就喜欢在天然的东西上停留。”罗教授兴致勃勃地介绍。

  2004到2005年这两年中,罗教授已经在安吉县一百多个点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先后设计141套图纸,日处理污水从1.5吨至60吨,安吉也成为了全国首个生态县。山坡上、绿荫中是三三两两农村小楼,村道干净,地上不见纸屑果皮烟蒂;空气清新,闻不到农村常有的污浊之气。一个个小山村通过污水治理,都告别了脏乱差的传统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我的公司也是在服务地方以后顺势成立的,在水污染处理方面,我们的技术已经推广到了全国。”罗教授自豪地说。

  而首席专家滕元文教授的成果更加惊人,他不仅与德清神农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广技术,还在德清成立了民营性质的浙江省设施葡萄研究所,它是浙江省最大的葡萄科研机构,集科研、生产和推广于一体,旨在生产“浙江第一”的鲜食葡萄,滕教授的愿景是建成在我国葡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南方葡萄设施栽培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葡萄科研和生产基地;致力于推进科技兴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葡萄产品档次、提升葡萄产业层次、促进葡萄产业发展、形成农业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并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有效服务的中心。

  产学研紧密结合,在这些首席专家看来,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在滕文元教授这里,则真正由链变成了循环。“当时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成立的时候,就有领导表示过了,我们聘请首席专家不是来做义务劳动的,要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中心主任袁康培表示。的确,也只有这样,服务地方才能结合得更紧密,更实在。

  中心,仍然战斗在路上

  “三农”包括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而核心就是农民问题,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在成立伊始,除了建设以提升湖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应用研究平台,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的技术推广平台外,还积极建设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平台。

  “日本的一亩葡萄园只要种上3株葡萄藤,产量就能比得上我们一亩地里普通的100多株葡萄藤……”今年5月12日,在长兴县行政会议中心,一位日本专家正在讲台上向农民传授种植经验。会场中心座无虚席,连过道和台阶上都被闻讯赶来的农民兄弟占领。

  站在台上的日本农业专家—冈本五郎教授正是应一位首席专家之邀来做讲座的,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虽然只成立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可名气已经相当大,包括日本立命馆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泰国Khon Kaen大学以及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的教授们都来基地考察过,中心利用自己的专家资源,常常可以让湖州农民们听到世界一流的教授讲座。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党委书记、湖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金佩华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来探索一种新的农技推广体系,现在我们这个推广体系的特点就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欧美国家采用的就是这种类似大学校外实验室的模式。在我国,以前的农业科技推广需要经过农业部、农业厅、农机站等层层机构,时间持续比较长。现在我们的推广是一个‘扁平’的模式,建立‘中心—首席专家—示范基地—万亩示范基地—农民(农业龙头企业)’的模式,是一种依托高校科技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农民有什么问题直接让浙大教授们就地解决,让最新成果第一时间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我国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发端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由于农作物品种单一短缺,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很好地达到了恢复生产的目的,但是市场经济浪潮一袭来,农民的选择多了,供大于求,老的推广体系明显滞后,达不到农民的要求,用线断、网破、人散来形容目前的农技推广体系一点都不过分。

  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投入,而关键的环节在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要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难,关键就是要解决科技成果和技术到位率不高的问题。

  浙江大学以市校合作的形式建立高校成果转化直通车,核心的问题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推广两张皮,解决科研成果和技术到位率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浙大也是为此才成立了中国高校首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中心的任务是艰巨而长远的,作为首个“吃螃蟹”的人,显然面临着诸多实际难题。

  专门研究龟鳖养殖的徐海圣教授的体验很实在,他说:“农技推广体系断线了好多年了,现在农民看见我们才不管你是不是什么教授专家,他们要看到实际的效果才会心服口服。”

  徐教授在湖州东林镇搞龟鳖养殖已经快两年了,东林镇原本的龟鳖全是温室养殖,龟鳖从出生到成熟全在又热又黑暗的温室里,这样养出来的龟鳖不仅肉质差,而且温室排出的水污染严重,在市面上才卖10元一斤。

  于是徐教授竭力推广养生态甲鱼,可是他和农民们怎么说都说不通:“开讲座的时候,我在上面讲,下面打手机的、说闲话的声音可大了。”

  为了让龟鳖养殖走上正规,徐教授瞅准机会,和当地的养殖龙头企业上跃公司老总好好谈了一番,徐教授的苦口婆心没有白费,终于换来了上跃700亩生态养殖田。“到了明年,农民们看到上跃的生态甲鱼要卖100元一斤,他们也许就会认同了,温室甲鱼可能会慢慢消退。”

  研究水污染治理的罗安程教授也提出了自己当前遇到的问题:“我觉得主要还是人手不够,而事务又比较多的矛盾。我们浙大虽然派了12位首席专家,可一位首席专家就能负责一个农业品种的生产问题吗?农民这么多,农业问题这么复杂,我们平常在学校也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计划,人手是远远不够的。”

  基于这些原因,浙大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内部改革,希冀为服务地方的人才提供更多的优惠和好处,而一个以浙大为龙头的高校农业推广联盟也在酝酿当中。

  现代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仅仅靠一所学校、一方政府当然是不够的,除了打通渠道,我们更需要真正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只有多出几个袁隆平,农技推广才真正会有所起色。

  “虽然国外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但是中国的国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我们现在还在摸索。”中心主任袁康培说,“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湖州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中心的运作资金都是政府提供的,办公室也设在市农办里面,方便我们沟通,但是一切都还只是开始,政府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走,学校也不知道该怎么走。”

  是的,一切都只是个开始,这条路还很长很远,但我们始终相信那句话:良好的开端已经是成功的一半,而只有不断的坚持创新和改革,只有国家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力度,才能让中国特色的农技推广体系真正在这片希望之地生根发芽。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