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处长朱世强访谈
-观察记者 夏 燕
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高校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两年前,教育部部长周济一句“顶天立地”对此进行了最好的诠释。在这个发展思路中,所谓的“立地”,直指“三农”第一线。
几乎在同一时间,浙江大学和湖州市签订了一份协议,意在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示范区。两年后,这个卓有成效的市校合作共建新农村发展思路被总结为“湖州模式”,并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而作为合作的最早参与者之一,在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处长朱世强看来,建设服务型大学的内容有很多,新农村建设仅仅是一个点而已。
观察记者:两年来,“湖州模式”取得了双赢的成果。追溯到两年前,浙江大学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是什么?
朱世强:服务社会是浙江大学的理念。这个理念从历史上一直延续到现在,延伸开来说,就是浙江大学怎么样建设服务型大学的问题。从我们工作的面上来看,有很多例子,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关注的焦点,中央也始终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很主动地提出用科技、文化去支撑新农村建设,也是对中央提出的关于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积极响应。这个方针涉及的面很广,而浙江大学具有多学科综合的优势,所以方方面面都能起到一些作用。
观察记者:与其它高校比较,浙江大学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有哪些?
朱世强:首先是浙江大学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行得比较早”。实际上,当很多涉农院校还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参与新农村建设这个工作怎么去做的时候,浙江大学就向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想法。浙大党委书记张曦和当时的校长潘云鹤联名给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写信,提出了学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动计划”。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全力参与新农村建设。与湖州合作两年来,用张曦书记的话来说,浙江大学参与新农村建设有两个“全”—“举全校之力”和“全心全意”,有很多工作我们都是自己先付出,不求回报地在做。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浙江大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出了非常清晰的轮廓和思路,就是“聚焦湖州、立足浙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观察记者:怎样理解这一思路?
朱世强:其实这个思路刚提出时,我们自己的理解也是有偏差的,尤其是口号中的“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参与新农村建设能不能走向世界?对此我们也有疑问。但两年时间下来,我越来越体会到它的正确性。
从湖州开始,到面向浙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如龙泉、象山等,各个示范点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接下来,通过浙江的试点,我们又走到了西部。现在,浙大和广西宜州、贵州湄潭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条路径中的前几步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走向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互动—世界走向我们,我们走向世界。一方面,我们通过浙江大学资源的发散性利用,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技术引入新农村建设中;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方法、经验等逐渐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到浙江来学习,如尼泊尔等。
观察记者:从办学的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与浙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着怎样的关系?
朱世强:浙江大学参与新农村建设,从长远角度看也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支撑地方的发展。两年多的工作总结表明,学校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科研经费,浙大在湖州的科研项目大概有300多项,每年有几千万的科技合作经费。
从工作的归属点上说,浙江大学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新农村建设、服务社会也是一条途径。社会服务既然是浙大的理念之一,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很多学科前沿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来自于基层的实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有很多课题可以提升为更高层面的攻关项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可以为学校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也能为浙大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