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 题: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张宿堂、孙承斌、陈二厚、李亚杰
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而带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新局面——这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新课题。
2008年10月12日下午3时许。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农业稳,天下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这个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
总结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凝聚全党集体智慧,反复修改形成的这个决定,体现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亿万农民的共同心愿,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确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既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也是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必须始终紧紧抓住这个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摁下红手印,毅然实行“大包干”。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探索勇气,受到党中央尊重和保护。势如破竹的改革历程首先从农村起步、率先在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形成不可阻挡的滚滚洪流。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召开中央全会,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部署农业农村工作。
30年来,党中央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先后发出10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密集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一切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这是农村体制改革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30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确立;粮食等农产品流通全面放开,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扩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着手构建……
这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的30年:我国粮食生产先后跨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4个台阶,创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这是农村经济日益繁荣的3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479万;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的30年: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566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放眼30年改革开放全过程,回望30年风雨兼程不凡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壮丽恢弘的农村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不但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且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任务仍然艰巨。
这是一组发人深省的数字——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3.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国际、审视国内,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源,也是未来改革发展的“瓶颈”。
从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制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近年来,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在不断发展和深化。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个年头召开的中央全会以什么为主题?全党全国都在关注。
2008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这是一个总揽全局的战略决策——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求我们从战略上谋划农村改革发展。
这是一项切中根本的重大部署——顺应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系统研究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强化农业基础。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文件起草工作。
3月25日,文件起草组正式成立。起草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负责。来自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安徽和吉林两个农业大省的负责同志,以及长期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专家学者,共49人齐聚北京,承担起决定稿起草重任。
从阳春三月到金秋时节,起草组同志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讨论、研究、起草、修改……6个多月时间里,起草组共召开9次全体会议、30次工作班子会议,正式修改41稿。
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决定稿起草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