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人/潘启雯
生在法国、长在非洲、求学英国、在泰国服兵役、在美国执教、游历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热爱墨西哥和巴 拿马的印第安部落??当被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刚从韩国的一个小岛上回到法国,并准备几天后前往加 拿大——法国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酷爱旅行、喜欢流浪,流浪是他之前的《诉讼笔录》和这部《乌拉尼亚》的共同主题。实 际上,他在《乌拉尼亚》里是想要用流浪这种本能和善行,挣得一张通往诗意却又沉重的“乌托邦”的车票。
在《乌拉尼亚》中,主人公“我”,即长大后成为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的达尼坎尔西里图博士,背负了童年时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痛苦记忆。 “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就是和母亲一起读红皮书里的希腊神话,在这本红皮书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叫 做乌拉尼亚的国度,在“我”和母亲心目中,它是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式”的国度。正是这个幻想的国度使“我”在战争及以 后的生活中拥有了一方心灵的乐土。冥冥之中也决定了在“我”成年之后走向墨西哥的河谷。
当“我”走入河谷,却发现那里是权力与金钱之城。唯有人类学家在山冈上建立的朗波里奥研究中心与坎波斯小村与 众不同。朗波里奥研究中心的策划与筹建者唐托马斯摩西,希望这里是实现乌托邦的桃源胜地,他要砸烂社会等级与偏见的枷 锁,让文化自由化、平民化、流动化。但最终,唐托马斯的乌托邦梦想破灭了。克莱齐奥正是想借着唐托马斯的眼和耳,呈现 法国作家一贯坚持的知识分子省思:当生命成为各式各样法规制度、国族认同的压迫对象,在所谓的文化中,什么属于真正的 人性呢?追求“乌托邦”本身就是与现实抗衡,这样的“乌托邦”虽然富有诗意,但它的最终破灭却是沉重的。
同样是关于“世外桃源”的故事,不同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带着神性、高不可及,同时也意味着难以破坏,而克 莱齐奥笔下的“乌托邦”国度乌拉尼亚却是在现代社会无节制的扩张下毁灭的。其实,克莱齐奥与工业文明分道扬镳的乌托邦 情结是在指引我们随他一同漫游墨西哥的一处世外桃源,他总是在不自觉地重复一些既定的观念,他最擅长的那种风物描写, 总是因渗透了观察者过多的主观色彩而随时可能让理想的“乌托邦”变成一声意料之中的梦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