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8期:张海迪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10:43  新京报

  第17期:重提私营经济张海迪迷茫年代引燃一团火

  总第18期 【1983年3月7日张海迪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海迪档案

  “世上既有苦水,也有美酒,

  就看你怎样去追求。

  只要你能昂起头,

  苦水也能化美酒。“

  在翻阅瘫痪姑娘玲玲的日记时,宋熙文发现了这首小诗,觉得颇有几分哲理,就决定用在稿子的开头。

  1981年底,宋熙文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的记者,他正在写一篇通讯稿,题目叫《只要你能昂起头———记瘫痪姑娘 玲玲》。

  这位小名“玲玲”的瘫痪姑娘,此时正在山东莘县的家中,每天与轮椅相伴。她的学名“张海迪”,还没有多少人知 道。

  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宋熙文的稿子,题目改为《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 全文1100余字。

  张海迪的人生轨迹,从此转变。

  闻名县城

  1981年10月,26岁的张海迪昏迷了五天五夜。

  自从5岁时患上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张海迪就一直病痛不断。这一次,是因为她长年大量服用止痛药,药物中毒 导致间歇性呼吸停止,濒临死亡边缘。

  “我当时就在山东画报社工作,分管聊城地区的报道。”现为该杂志社副总编的李霞说,莘县是聊城地区的一个小地 方,县城里几乎都知道张家有这么一位大病缠身的女孩,连县招待所的服务员都在议论“玲玲这次病得不轻”。刚好住在招待 所里的李霞觉得奇怪:“玲玲是谁?”一个残疾人在当地的知名度这么高,李霞决定去采访一下。

  在张海迪家,李霞见到了这位刚刚从病危中被抢救过来的姑娘。“一个挺纯朴、开朗的年轻人,说话时不觉得她是一 个病人。”李霞说,“因为他们县非常偏僻,她也不出门,我是她见到的第一个记者,她见到我就说,和她想象中的记者差距 很大,以前只是从书上看到过。”

  李霞给张海迪拍了一组照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好像都比较迷茫,像张海迪这样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我觉得值得 宣传。”但是《山东画报》的出版周期比较长,李霞又到东阿县去报道引黄入津工程的起闸仪式,同去的有很多媒体的记者, 新华社记者宋熙文也在其中。大家聊天时,李霞随口说起了自己采访过的这个“玲玲”,引起了宋熙文的兴趣。

  “我当时很惊异,觉得这个孩子和常人不一样,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材料。”宋熙文说,他就提议和李霞再去一趟莘县 。去之前,按照工作习惯,宋熙文先给莘县县委宣传部打了个电话,向他们打听张海迪的情况。“宣传部的人说,玲玲就是他 们副部长张坦夫的女儿,而那天张坦夫正在聊城办事。”当晚,宋熙文和张海迪的父亲取得了联系。

  “文革”前,张坦夫是济南市文联的领导干部,1970年他带着全家人下放落户莘县。“莘县比较贫困,他属于降 职,而且地方上的人际关系也很复杂。”宋熙文说,“可是和这个女儿在一起,父母居然就能不那么悲观,并不觉得这个孩子 是一种负担。”张坦夫向宋熙文简单介绍了玲玲的一些情况,言语中不乏自豪,更增强了宋熙文的好奇。几天后,他终于见到 了玲玲。

  “她一个人在一间小屋里,坐着轮椅,没有颓废消沉。屋里书很多,大部分是外语书和画书。”宋熙文回忆当年的张 海迪,身边经常围着一群小青年,和她一起唱歌、读书、讲故事,“好像有磁力一样,人们都愿意上她家去。”

  北京之行

  张海迪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在山东省引起了轰动。

  当地政府领导震惊了,党中央的机关报上赫然写着“山东省莘县”,可这个“玲玲”是谁?“之前连县广播站都没有 宣传过她,怎么就突然冒出了这么大的模范典型?”宋熙文回忆,省里的各级宣传部门和妇联、团委赶紧动员起来,张海迪开 始接受络绎不绝的采访,大量的宣传材料通过工会、妇联、共青团等渠道层层上报,经过了一年多的升温过程,终于在198 3年达到最高潮。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授予的“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是张海迪获得的最高规格荣誉,也是她最广为人知的头 衔。

  据当时在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的高伐林回忆,张海迪进京,是1983年2月24日。她被安排住进了中央团校大院里 的万年青宾馆,当天,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王兆国就去看望了张海迪,并让医生为她进行检查治疗。28日下午,时任团中 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锦涛主持召开了“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张海迪面对记者们的镜头侃 侃而谈,还分别用中文、英语、日语唱了三支歌:《生活多美好》《哆唻咪》和《四季歌》。

  记者们被感动了。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以及张海迪的自 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3月5日,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就座 ,并受到了万里、习仲勋、王震等领导人的接见。在3月7日的“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大会”上,王震、陈丕显等领导人 出席并讲话。3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报告文学《向命运挑战———记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3月9日,解放军总政治部 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张海迪、朱伯儒(解放军学雷锋标兵)事迹万人报告会。3月11日,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作事迹报告,这 场报告的实况录像于3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向全国播出。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 平、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先后为张海迪题词。

  精神偶像

  张海迪热潮席卷全国,她成了亿万国人的精神偶像。雪片般的来信从各地飞来,甚至有的信封上连地址都没有,只需 写上“张海迪收”,信就能寄到团中央。张海迪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高度关注,报纸上争论过“海迪应不应该结婚”,还有 人指责张海迪的发型“为什么非要留长发”。定价4角的张海迪事迹手册《闪光的生活道路》印数突破500万册。

  改革开放之初,青年人需要什么样的榜样,或者说,中央需要为青年人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是高层斟酌良久的问题。 在高伐林的记忆中,团中央内部综合比较了各地报上来的典型,认为张海迪的优势在于,她是弱者,却坚韧不拔地成为强者; 她是强者,却无私忘我地帮助弱者。无论宣传受众年龄大小、生活境遇如何,张海迪的价值观都能得到认同。

  “而惟一的不利因素,却是张海迪的残疾。”高伐林写了篇很长的文章《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关于张 海迪的“成名”始末》,发表在1989年6月的《报告文学》杂志上。他透露,假如当年还能找到一个和张海迪精神类似的 健全人,那么这个被树立起来的榜样,绝不会是张海迪。因为,“既然遴选的是一个全国级别、年代级别、要跟雷锋并列的先 进典型,团中央就希望他(她)的条件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意义,‘残疾人’这个因素未免太特殊了。”

  对于此次北京之行,张海迪多年后回忆称,当时她本想拒绝,她更愿意在自己的那间屋子里读书、工作、学习,跟朋 友们在一起。后来又想,一定要去的话,很快就会回来。

  “当时想得挺简单,”张海迪描述自己当年刚进京时的心态,“觉得很快就能回家了。”

  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声名最盛之时,她却突然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原因竟是再次病危。

  回归平凡

  3月11日下午,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激情澎湃地作完报告后,回到下榻的总参第一招待所,突然陷入昏迷,停止了 呼吸,经紧急抢救,才算把张海迪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团中央紧急研究决定,马上送张海迪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治疗,停止一切活动和采访,但已安排好的宣传报道则照发不 误,只是暂时不得报道张海迪病危的消息。

  渡过这次危机之后,张海迪没有接受组织安排的重要职务,而是选择回到济南疗养,她的父母不久也随之调回省城。 “她家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客观情况。”宋熙文说,记得海迪讲过,当年她跟着父亲从济南下放到农村时,一度很 “害怕”:“到农村以后可怎么生活啊,心里没底。”但过了几年就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而且即使她闻名全国之后,性格上也 没有什么变化。“要说有变化,就是越来越成熟了。”李霞和宋熙文都这样描述如今的张海迪。

  有媒体从业者认为,张海迪的意义在于,官方的政治宣传恰好契合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情绪。内在的心理原因,则是契 合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对成功的渴望。“张海迪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灰姑娘,普通人、弱者创造了奇迹。”可是,今天年轻人追 逐的偶像,比之张海迪已经大相迥异:“奋斗、磨炼、挫折,这些环节最好省略,就像中彩票一样,被张艺谋、李安这样的导 演一眼看中,就一夜成名。而八十年代,是一个平凡人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成功,也确实能看到成功希望的时代。”

  喧闹终会归于平静,张海迪选择写作为职业,先后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及翻译《海边诊所》、《 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一百多万字作品。

  1991年张海迪被发现患有基底细胞癌。手术后不久,她开始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93年,她在吉林 大学哲学系通过了考试,并完成了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

  身为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残疾人事业。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残疾 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她现在身兼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肢残协会主席、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等多个职务。

  张海迪现在在德国游学。回首往事,她的总结是:“我觉得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为什么要经常出现在镜头里呢?”

  她也有自己的偶像———美国残障女作家海伦·凯勒。最近,张海迪把海伦·凯勒的照片贴在自己的博客上,题为《 宁静世界里的女神》。

  一日三十年——3月7日

  ●1983年张海迪被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8年中国发射成功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1989年鉴于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不断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制造骚乱,严重危害社会安定,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国 务院发布拉萨戒严令

  ●1996年国务院发出通知,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3年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局公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新观察

  偶像走向人间

  在中国偶像史里,张海迪也许可以这样写:她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偶像,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偶像。

  张海迪的“传统”,是从偶像诞生的历程来看,与之前的孔子、关公、二十四孝、张思德、雷锋、邢燕子、陈景润等 偶像一样,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阶段性需要,是自上而下塑造的成果。张海迪的出现,仍然遵循着寻找、发现与集中宣传的传统 传播模式。而张海迪的“前无古人”,是因为,她被挖掘的特点不再是忠孝节义,不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再是做听话的 螺丝钉,而是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微笑着挑战困境,战胜自我,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张海迪身上,出现了人的解放的气息。

  在漫长的偶像塑造史中,每个偶像的成功,都是因为当时社会产生了共同的脉动。而失败的偶像,则往往是统治者与 社会大众产生了错位与扭曲。

  与张海迪几乎同时的,还有陈景润、聂卫平、中国女排。一位数学家之所以成为社会崇拜的偶像,是他呼应了一个科 学的春天的降临;聂卫平、郎平成为英雄,是他们成为一个民族重新崛起,走向世界的象征。这些新时期的偶像与张海迪一起 ,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的群英图,成为开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路先锋。

  但张海迪更像一个普通的人,她的性格更丰富,更具有人性的新鲜感,她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学习、就业、人生理想 等难题,正是当时千万青年人所面临的真实遭遇。偶像与崇拜者,第一次真正做到了同呼吸,共命运。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也像一个青年人一样,遭受过巨大创痛,正在自己的人生荆棘路上摸索前进,同样需要克服迷 茫、动摇、挫折、退缩等人性的弱点。所以,张海迪不仅仅是青年的代言人,她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官方制造的偶像,并不需要强制推行,就能让民间迅速发自内心地接受,官方民间在进行曲中完全对准了步点, 这可能也是张海迪的“前无古人”之处。

  在张海迪之后,还出现了张华、赖宁等英雄偶像,而且可贵的是,民间就他们的偶像价值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显示了 思想正在解放。

  社会正在走向多元,被官方文化塑造的偶像影响力逐渐回归平常,四大天王、周星驰、周杰伦等大众文化偶像走向了 主流。2005年的李宇春,同样是前无古人,这位由青少年投票产生的偶像的背后,是另外一种力量的兴起并决定了自己的 选择。

  去年,一位叫许三多的偶像出现,他的木讷和坚守似曾相识,是否又暗示民间文化走向的某种回归?

  □潘采夫

  温故知新

  剐蹭警车被抓农民告赢公安

  今年元月4日,新年刚过,浙江省江山市大桥镇农民陈明树心里却乱成一团。想起几天前发生的那些事,他总觉得不 对劲,决心要告江西省玉山县城镇公安派出所一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年12月29日下午,陈明树驾驶一辆手扶拖拉机,行驶至住地陈家村牛头坞岭,与路过此 地的玉山城镇派出所的吉普车相擦,吉普车划掉一层漆皮。陈明树表示歉意,并称愿意赔偿。可是从吉普车内跳下几个身穿公 安制服的人,不问青红皂白,硬要陈交出驾驶证。陈明树发现他们酒气熏人,带有几分醉意,担心惹出麻烦,只得恳求他们高 抬贵手,要不就到附近大桥镇派出所去协商解决。可是那几位公安人员不听,还说:“我们管得了这事!”他们见陈不肯交证 ,随即取出手铐,将陈铐上,塞进吉普车开走了。

  吉普车开回城镇派出所后,陈明树被押进拘留所,关了两天,然后让陈明树交出60元治安罚款。

  回到家里,陈明树十分气愤,对照《治安处罚条例》,他不知道究竟违犯了哪一条。况且对方既没有给拘留通知书, 也拿不出裁决书,交给他的只是一张罚款收据。想来想去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决心要申诉!就这样,他向上级公安部门发出 了申诉信。

  接到陈明树的申诉信,江西省上饶地区公安处立即派人前往玉山调查核实。当查明陈明树的申诉基本属实时,他们对 办理此案的城镇派出所钱所长以及有关人员,提出了严厉批评;当即决定撤销对陈明树的处罚,退还全部罚款,并要求有关人 员专程登门向陈明树赔礼道歉。

  摘编自人民日报

  1988.03.07第4版 《法律在胸 “小百姓”敢告“大公安”有错就改执法人不怕丢面子》

  那时流行

  高仓健

  流行时间:1978年以后 流行指数:★★★☆☆

  1978年,日本影片《追捕》在中国上映引起轰动。有日本媒体猜测,至少8亿中国人观看了这部电影。片中饰演 检察官“杜丘”的高仓健,不但迷倒无数少女,他的孤独沉默也令众多男青年竞相模仿。据称,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导演的张艺 谋在看到“杜丘”之后,也开始竖起衣领、经常沉默,并且毅然辞去棉麻厂工作,考进北影求学。2005年,张艺谋与偶像 高仓健携手合作,拍就影片《千里走单骑》。

  □本报记者武云溥北京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