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故知新
离北京市民办大生缝纫学校不远处,有一家小餐馆,金字匾额:“振兴居”。
去年春节前,我们采访“大生”,时值中午,就在这家小馆里吃饺子,香喷喷,热乎乎,酱油、醋、蒜也齐全,食客 满堂。当时曾问一位把锅的师傅,为什么食客如此之多,他说:“我是管捞饺子的,破的烂的一个不放行,别的你们问经理去 !”当时曾想写篇“把关”的小文章,后来听人们说,北京市的商业部门正在实行改革,这样的好事太多了。
今年春节前,我们重访“大生”,中午时分,肚子一叫,就想到了“振兴居”。推门一看,情况迥异:冷冷的屋子, 冷冷的板凳,没有食客,只有六七个服务员围着火炉话家常。
“有饺子吗?”我们问。
“没有。”他们答。
“有什么?”
“馒头、花卷。”
“冷的?!”
“对。”
“能热一热吗?”
没人理。
话过三句,按照经验,再问就要倒霉了,只好走开。
饭馆门前的脏水已结冰,差一点滑倒,这是一年中北京地区最冷的季节。有人说:有些单位改革的风早就吹过去了。 是这样吗?!
这次同时同地重访,真可谓是“去年今日此门中”啊。
———摘编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1984.02.22第2版 《去年今日此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