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78期:大兴安岭火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4:17  新京报

  “这些年,镇上的老熟人越来越少了。”4月25日,在漠河县委工作的刘立民说。

  和众多当地人一样,刘立民也习惯性的以“5·6”大火为分水岭,讲述身边的变化。

  据他介绍,火灾前漠河县城有3万多人,现在依然没有变化;而下面的两个林业局镇,图强和阿木尔,居民减员非常 明显,“镇上越来越冷清”。

  “5·6”大火,即发生在1987年5月6日那场震惊全国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

  大火毁掉了漠河一大半森林资源,使这个以木材为生的小城举步维艰,大量居民举家迁徙。

  燃烧28天的大火1987年5月7日下午,漠河西北古莲林场的大火已烧了一天一夜。

  县城的青壮男子都上山打火了。32岁的李桂云和邻居们一起,站在屋外向山火指指点点。因为林场年年都会着火, 当地人已司空见惯。

  经过奋力扑打,火势渐小。留在家里的妇女老幼有的已吃过晚饭,有人还留下吃的,等男人灭火后回家。

  此时,风力突变,从四五级陡升到八九级,有的地方瞬时风力达到十二级。

  “我们在林子里都站不住。”当时正在山上扑火的漠河县快速扑火队队长郭喜军说。

  大风迅速把森林里的火球夹至几百米外的居民屋顶,人们措手不及。

  公开材料显示,这场燃烧28天的大火,烧毁西林吉(漠河县城所在地)、图强、阿木尔3个林业局镇,以及塔河县 境内的两个林场。

  是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人员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211人丧生,5万多人无家可归。

  统计表明,“5·6”特大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5亿多元。火灾烧毁了大兴安岭101万公顷的林业资源, 其中,有林地受害面积占70%,大片树木被烧死的占41.2%;大量的幼中林被烧毁,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76 %下降到61%.“虫口夺木”浩劫灾后的“虫口夺木”大战,使受灾林区又经历了一场浩劫。

  4月28日,火灾后上任的漠河县原县长彭景田用“极大浪费,极大损失”,来介绍那段往事。

  彭说,灾后有专家建议,火烧过的树木将很快生虫腐烂,建议尽快伐倒,这个建议得到采纳。

  1988年1月5日,有关部门主持召开了一个专门研究采伐大兴安岭“火烧木”

  问题的会议,会议要求在1990年4月份以前,将1500万立方米“火烧木”全部抢运大兴安岭。

  在该地火烧区,被严重烧毁的林地面积占31%,中度和轻度的占48%,剩余两成多的面积为未烧区。

  据漠河县一退休干部称,当时6000多人的抢伐大军,开进了灾区。两个月就抢伐了112万立方米“火烧木”。 当时有很多外地人打着抢运“火烧木”的幌子,砍倒了并未过火的林子。

  同时,由于当地运力有限,伐倒的大片树林,经积雪覆盖后在山上腐朽。

  “现在看那是最错误的决定。”彭景田说,“火烧木”两三年将腐烂的现象并未发生,在山头上保留的过火树木中, 8成以上又重新长出新叶。

  塔河县原县长荆家良认为,抢采“火烧木”加速了当地森林资源消亡。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涂重航漠河报道

  -新观察

  一次真实的灾难记录

  21年前,上百位新闻记者亲历了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过程,真实地把这一事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告知公众 。这个事件之所以应写入我们的新闻史,不是因为写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新闻,满足了受众应知未知的新闻需求,而是因为这 次报道,是灾变报道模式的重大突破,是一次没有被掩盖的真实灾难记录。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解放 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虽然,当时的扑火救灾前线总指挥部张贴着“新闻记者谢绝入内”,有人下令不准使用电话、电报传稿,有记者传真 机被没收,但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报道仍是一次带有重大历史责任的“士兵突击”。

  我与我的同行们写出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长篇报道,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 ,作为反思,我还写过一篇《白色的无题》。文章写道,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是人类的悲剧。从变动出新闻的角度讲,灾变 必然是新闻的源泉之一。但在当时,我国对灾变的报道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严格控制,严密封锁,不报道,不公开,有时 境外传播后“出口转内销”,更多的是依靠《内参》、《大参考》等形式报告给有关首长;二是拖延时间不讲时效;第三是美 化真相,断章取义,本来的悲剧当作“喜歌”,用“水火英雄”、“可歌可泣”等掩盖灾难的真实一面。

  真相,是新闻区别于传统的宣传和报告文学之所在;信息公开,是公民的权利而不是政府的“恩赐”。在灾难面前, 如果放弃了对真相的描述,首当其冲是记者的耻辱,当然,从人类文明是文字记载的文明角度出发,这种对真相的疏漏和蒙蔽 ,也是反文明的。甚至,对事实真相的报道,需要是多元而非单一性质的机构和渠道来操作,真相需要的是多方的印证。

  改革开放带来观念的解放,更带来了技术的更新。信息化社会让真相蒙蔽已经不可能了,甚至,揭露真相也已经不是 记者的特权,真相属于大众,新闻的书写权,属于每一个追求真相的人们。政府十七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的问题。把“知情权”放在首位,其意义不同寻常。

  2008年5月1日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对保障公民知情权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实际上,信息公 开,不仅是尊重人民群众,而且是稳定社会、消除社会负面效应的良方。阳光下的操作,也是政务公开、显示政府权威和自信 力的表现。

  □雷收麦

  一日三十年--5月6日

  ●1987年大兴安岭的4个林区发生特大火灾

  ●1987年我国十大传统名花评出梅花荣居万花之首

  ●1988年贵州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1994年中国第一座引进外国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大型核电站,也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业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995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胜利抵达北极点

  ●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挂牌

  温故知新

  首都第一座跑马场开业

  首都第一座跑马场五月五日在京西稻香湖公园建成,并开始接待游人。这座由京郊苏家坨乡“奔马”经济旅游开发公 司投资经营的跑马场,占地七十五亩,拥有跑马、走马二十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参加了开业典礼,王任重副委员长为跑马场书写了匾额。

  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在开业典礼上说,这个跑马场的建成,填补了北京市的一项空白,它对丰富首都居民的文化体育 生活是很有意义的。

  ———摘编自1987年5月6日第2版《首都第一座跑马场开业》

  那时流行

  冬天里的一把火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末

  流行指数:★★★☆☆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每次当你悄悄走近我身边,火光照亮了我……”1987年 春节联欢晚会,拥有混血儿帅气外表的费翔,以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费翔那绚丽、加入舞蹈元素的演唱风格,使得当时对流行音乐初有概念的国人眼前一亮,也使其一夜之间成为热门的 偶像明星。随后,费翔的发型、舞蹈动作都成了很多年轻人效仿的对象。

  迪厅、舞厅中,经常可以见到烫着“费翔头”的年轻人一身红衣,舞动着“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9年,费翔全国巡回演唱会创下了连演60场,场场爆满的纪录。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