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乡间粮贩的20年奋斗史
近来,随着粮价看涨,赵士祥盘算着将库存的数千吨小麦及稻米出手。
赵士祥,39岁,在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二墩村闻名乡里。他的名气来自于20年的经营。伴随着20年来粮食流通 逐步放开,他已成为当地最大的收粮户(俗称粮贩)之一。
1989年
贩粮被称“投机倒把”
赵士祥的收粮史始于1989年。事实上在他之前,已有个体粮贩出现。
粮贩———这个新生行当的产生,可追溯到1985年。该年1月1日,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 政策》,其中规定,粮食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自由上市。
从此,粮食流通实行“双轨”制,个体收粮户开始奔走于乡间。
赵士祥回忆说,那时虽说允许粮食在市场上流通,但很少有人敢私自收粮,因为这会被人称为“投机倒把”,感觉低 人一等。他最初收粮时,“不是很公开,就在自己村中小打小闹。”谈起自己为何要去“低人一等投机倒把”时,赵士祥表情 凝重。他说,当时自己家在村中属于贫困户,5间土坯房,温饱问题很难保障。照当时的情况,没有哪家姑娘会嫁给他,“会 打一辈子光棍。”赵士祥家当时所有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种地,没有其他收入。而他注意到,当时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势 头,“几乎每隔十天半月价格就会上涨。”不足20岁的赵士祥看到了挣钱机会,他向亲戚邻居四处筹集了400多元钱,开 始了自己的收粮历程。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张汉宇安徽报道
-新观察
农村市场化:奇迹正在发生
近30年,中国农业两个奇迹先后发生。
第一个奇迹始于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因这项改革,中国一举解决了绝大多数中国人饿肚子问题,并使中国农民开始 向工商业领域进军,带动了国有工商业改革。这项改革的能量释放,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步画上了句号。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第二个农业奇迹悄悄来临,只是人们没有感受它的意义。其实,这个奇迹发生的背景更为深刻 ,意义更为深远。
和早10年相比,中国农村耕地开始减少,劳动力也在减少,实际劳动时间减少更多。但农业GDP在稳步增长,粮 食产量总体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农业中释放的大量劳动力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人口红利”,整个国家经济如同添了 翅膀,飞速狂奔。
第二个农业奇迹的直接动力是专业化和科技进步。几乎是做梦一般,在中国大地上,有了显著的农产品生产地域分工 ,甘肃定西300万亩的土豆,陕西中部800万亩的苹果,河南全省数千万亩的优质小麦,山东数万棚反季节蔬菜……因为 专业化,农民更容易学习技术,采用机械化耕作。连最难的棉花和土豆机械收获也已经起步了。河北邯郸一位农民告诉我,他 家一年收获的粮食顶得过30年前一个生产队,而付出的劳动却大大减少了。
专业化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是什么?是市场。如果按有效劳动时间折算,30年前,吃菜吃饭的城里人背后站了5个农 民1个商人(官商),现在可能要打个颠倒,是5个商人1个农民。这一颠倒,换来的是农民生活比原来富裕,城里人消费比 原来大方。
20年前就说中国有了一支100万人的“倒蛋部队”,换来的是鸡蛋供销全国平衡,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都不大。 上海人吃新疆的哈密瓜,黑龙江人吃海南岛的香蕉,而甘肃的土豆可以销到广东,都依赖从农民中成长起来的贩运大军。
而中国的私人粮商,已经能够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能够调动成列火车,也敢于建造容纳几十万斤粮食的仓库。市 场扩大促进了分工,分工产生了效益,进一步活跃了市场,亚当·斯密的这个老定理,也在中国得到了应验。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不断给“理论家”上课。有人担心中国的小农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但小农通过商人 和大市场联系到了一起,商人给小农送去了现代生产要素。现在又有人说农村的“386199部队”(指妇女、儿童和老人 )要败坏农业,但这几年粮食产量在恢复性增长,因为老人和妇女依靠专业化的机播服务、锄草服务、收获服务照样务农。大 农场当然好,但在小农户变成大农场之前,中国农民先领受适合小农经济的现代技术,也是一种创举。
市场如此重要,政府起了什么作用?政府的作用一是增加投入,二是开放市场;市场开放的意义远远大于政府投入的 意义。
□党国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一日三十年5月10日
●1982年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逝世
●1984年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
●1985年中国成为非洲开发银行集团非非洲地区成员国,中国宣布入股非洲开发银行5000股股份
●1986年邓小平会见加拿大总理布赖恩·马尔罗尼时谈两个“翻番”
●1988年著名作家沈从文逝世
●1994年国务院学位办下发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
●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完善粮食市场交易规则,搞活粮食流通
温故知新
孬小麦说啥不能交给国家
在夏粮入库的时候,山东省宁津县常洼公社钟楼张大队社员张之坊,乐悠悠地赶着集体送公粮的马车,驶往公社粮站 。当他进站后刚要卸车时,随着一句“慢点卸”的喊声,闯进了一位骑自行车的人。
只见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自行车上驮着满满一口袋粮食。原来,骑车人是张之坊的邻居张德仁。
这天张德仁有事进城,就把交公粮的事托付给了张之坊。下午,张之坊到德仁家中取走了一口袋小麦。可是他哪里知 道,张德仁的小麦是分了等的,而他正巧把一口袋着了雨、成色不太好的小麦拉走了。
德仁回家后,一看送错了小麦,直怪自己没跟之坊交待清楚。他想:多亏三中全会以来的好政策和国家的支援,俺才 连年夺得小麦丰收,说啥也不能把孬小麦交给国家。
于是,他急三火四地把一口袋好麦子搬上自行车,一溜烟儿似地追到粮站。
那时流行
“打白条”
流行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流行指数:★★★☆☆
收购农副产品,许多收购部门因资金紧张,向农民打了欠条,农民称之为“白条”。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打白条”现象在全国各地泛滥。
农民每每上交公粮或其他农副产品,换来的往往是一张白条。
“打白条”成为屡禁不止的“老大难”,时常会有一个县打出白条上千万元,严重影响农民购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生 产资料,并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的地方甚至发生农民围攻收购站、辱骂收购人员之事。
1993年,央行、工行、农行和中行联合制定《主要农副产品购销资金专户管理实施办法》,农副产品购销资金实 行专户管理,以防止“打白条”现象发生。
其后,各地收购部门专用资金逐渐到位,“打白条”现象日益减少,农民“一手交粮、一手拿钱”的愿望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