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始终让人们时喜时忧。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住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把企业变成一个社会产品供给的“车间”,因此改革国有企业最直接的方 法就是让企业自主经营。
然而在具体路径上,中国的工业企业改革最初复制了农村改革的模式,也就是采取类似“包产到户”、“大包干”的 形式,实行所谓“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管理者只要完成上级下达的利润指标,就可以获得相对宽松的盈余处置权。
这样的模式较之于计划经济体制,是市场体制的一大进步。因为它引进了市场体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激励机 制。正由此,在经济利益追求的推动下,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国内众多的国有企业都取得了之前无法想象的“业绩”,充分 印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经济成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的“包干”式改革模式遭遇到难以逾越的挑战。事实上,市场经济体制中,除去“包干” 制度带来的激励机制外,约束机制的建立同样也是市场经济必不可缺的内容。激励制度解决了经济利益创造的问题,而约束机 制要解决的是利益合理分配的问题。恰恰是因为约束机制的缺失,最终导致首钢等国有企业改革先锋陷入到难以自拔的泥潭之 中。
市场约束机制包括内外部两个内容。外部约束是基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让企业经营者始终战战兢兢,不敢有些许放松; 而内部约束则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权力架构,让企业内部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合理化,不至于出现内部分配不均的问题。遗憾的是 ,包括首钢在内的改革先行者,因其改革模式的简单化、历史发展的局限性等原因,在这两个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失误。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大型工业生产,且由于行政保护的作用,完全阻断了新进竞争者 出现的可能。由此,在经济利益的激励下,改革先行企业的经营业绩就能够迅速提升。然而,这样的效益提升究竟是因为管理 者才能使然,还是因为行政垄断保护所赋予的制度溢价?关于这一问题,无论是考核国企的财政部门,还是企业管理者都无法 准确说清楚。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超额利润分配的边界根本无法厘清:财政部门不断提高指标标准,要求企业上缴更多 的利润,而企业管理者则认为这是侵占企业经营利润。
而在企业内部,“大包干”制度导致对于管理者的约束机制付诸阙如,企业内部利益分配因此而很难保证公平。准“ 皇权”式的管理体制,让计划经济体制下任人唯亲、公饱私囊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市场化改革而消失,反而因为利益分配差距的 扩大、利益表达渠道的丧失,进一步打击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
时至今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依旧在摸索推进中。只是当下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伴随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等制度的构建而逐步完善,而外部约束的矛盾却依旧存在。如何辨别国有企业利润的源头,如何考量国企经营者的企业家才能 ,并据此给予市场化的奖励,至今依旧未能破题。
□马红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