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期货并非市场内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2:08  新京报

  中国期货第一人,下过乡、插过队、上大学、教书、而后鱼跃龙门进入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这个年纪的人所拥有的 独特历程说明,他们对于期货市场的重要性的理解是舶来的,他们也没有在期货市场的实践机会。

  虽然田源进入了美国市场,但没有任何业绩证明田源经历了市场的考验。实际上,一直到近期的国储铜事件,刘其兵 们的操作手法反映出我国铜、钢铁等商品期货市场仍是伦敦等地的影子市场。

  田源建立期货业的灵感来自于美国的考察,由于所拥有的行政资源幸运地使其涉险成功,在盐碱地上建立起商品期货 市场,在上海建立中国国际期货市场。由于市场的一波三折,对设立期货市场的质疑常常周期性爆发,行政力量的推动与期货 市场所孕育的巨大利益,又使田源们面临国家利益、市场利益与群体利益、个人利益的考验。

  但需要强调的是,成立中国期货市场并不是市场的内生需求,中国本土商业土壤不适合期货市场的发展。

  首先,政府为保障供给与物价平稳,对于粮食等实行保底价收购、生猪补贴、国家储备等政策,使期货市场的设立变 得没有必要。如中国生猪出栏量第一大省四川省政府的生猪期货市场折戟沉沙,原因就在于不能放弃政府的补贴。而湖北大米 期货市场只提个头就彻底搁置,原因同样如此。补贴体制伴生着国家采购体制,与期货市场调节风险这一市场体制之间,存在 尖锐的冲突。

  其次,在石油等大宗事关经济安全的保障性产品上,如能源,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垄断体制,这是上世纪石油危机之时 二战前后欧美国家走过的老路,用以避免经济安全受到威胁避免基础产品价格忽升忽降,有其存在的历史意义。但选择国家垄 断体制的结果是,中国本土市场缺乏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前提条件,成为国际市场的大买家,并不必然成为期货市场的大鳄。 我们放弃了发展期货市场的路,国内设立的期货市场无法壮大。

  很明显,在现行的价格、市场体制与期货等资本市场体制之间存在尖锐的冲突,这一冲突首当其冲地冲击到田源这样 风口浪尖的人身上。

  早在2004年6月4日,北京证监局发文称,中期存在涉嫌抽逃注册资本、高管任职违规等九大问题,责其限期整 改。公司股权屡经变更,利益分割异常复杂。复杂而无规则的结果是,田源被剥夺了推进中国期货市场前行的使命,虽然他极 为自信,虽然他最早提到中国金融期货,虽然他自认为是拓荒者。

  市场化的期货市场有待于本世纪市场人士的开拓,只有从市场人士而不是决策者中,才能产生市场教父。因此那意味 着,市场的土壤已经发生了重大改良。□叶檀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