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109期[1984年6月6日全国人才交流中心在京开业]
一日三十年——6月6日
●1979年国务院正式承认基诺族为我国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被确定下来
●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联合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 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4年全国人才交流中心在北京开业
●1994年西北航空公司一客机失事,146名乘客、14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1996年卫生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列为国家节日之一, 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中国爱眼日
建人才市场为“不安分者”服务
再次想起24年前的那场招聘会,周俊奎难抑兴奋:人山人海呀!
1984年6月6日,全国人才交流中心开业。这是劳动人事部组织的第一个全国性人才服务机构。
大厅里、走道上难以计数渴望找到新的工作的技术人员,令当时还在劳动人事部任职的周俊奎感慨:人才流动,其势 难挡。
难以想象的是,仅仅在四年之前,1980年,当时的国家人事局召开座谈会,提交讨论《关于人才流动的暂行办法 》,在“专署以上人事部门设立人才服务公司”。这一讨论竟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质疑:对于那些不安于原单位本职工 作的人,人事部门还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
“星期日工程师”
偷偷来,突击干,悄悄回
因为争议太大,《关于人才流动的暂行办法》在1980年未能出台。
但此次座谈会,并非毫无成效。用周俊奎的话来说,“打开了人们尤其是许多决策者的视野和思路”。
而事实上,在当时,尽管人才调整的政策还未出台,但“人才需要交流”的萌芽,已经渐露端倪。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一些工程师创造了人才流动的另一种形式———“周日工程师”,即周日这天进入苏南乡 镇企业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南的乡镇企业基本上都是“扔掉锄头的农民”所办,技术力量可谓“一穷二白”, 甚至给机器拧个螺丝钉都费劲。
于是,向上海“借脑”,成为当时许多有见识的企业的做法。
在此背景下,上海的一些工程师、技术专家,利用周日的一天“业余时间”,赶到苏南,为求贤若渴的当地乡镇企业 工作。
苏南的经济,由此逐渐成为全国的领头雁。不过当时,这些被称作“星期日工程师”的人,处境远远不如现在凭本事 “挣外快”的人那样风光。
有工程师回忆,他们那时处境尴尬:当时的人才是单位、部门所有制,不能自由流动。业余兼职不被允许,倘若被单 位知道,便会引来“日公夜私”、“搞技术投机倒把”的批评,甚至挨处分。
于是,“星期日工程师”们就在星期六下班后赶去外地,星期日干活,星期一又出现在原单位上班,“偷偷来,突击 干,悄悄回”。
沈阳市人才服务公司
想换工作的人“挤破了头”
“星期日工程师”只是当时人才流动暗潮涌动的一个代表。周俊奎介绍,当时,十年动乱刚刚结束,百业待兴,人才 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各行各业急需人才,尤其是村办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大量兴起,暗挖国有单位人才的事情频频 发生。另一方面一些未尽其才、学非所用者想换工作,但当时人才流动特别困难,于是私自跳槽的事情屡屡发生。
1983年1月,沈阳人事局率先成立沈阳市人才服务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为人才流动提供中介服务的人才交 流机构。
周俊奎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才与用人单位拉到一起进行选择,标志着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雏形已经形成。
同年2月,广东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冠名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随后,全国各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陆续成立 。
沈阳市人才服务公司成立后不久,周俊奎即以劳动人事部干部局干部的身份进行实地考察。
在现场一幢简陋的小楼里,他看到,想换工作的人们排队登记“挤破了头”,场面非常红火。
据《人民日报》1984年6月6日的报道,沈阳市人才服务公司成立一年多来,接待了6800多起科技人员的流 动咨询,为600多人办理了流动登记手续,帮助八十多位科技人员跳槽至新的单位。
……更多内容请浏览新京报
□本报记者葛江涛北京报道
-故事
档案托管001号
“如果没有当年的选择,可能现在还在原单位过着一天一张报纸的日子”
1988年底,经相关部门批准,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开始进行人才档案托管服务。
同年底,收到了第一份人才档案,编号“001号”。
2008年6月的一天,这个“001号”档案的主人曲先生,再次提起这件事,直言当年成为“001号”纯属误 打误撞。
失望老单位
研究成果被锁资料柜
曲先生于1983年毕业于内蒙古工学院,因为是北京人,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重型电机厂搞科研。虽然天天很忙, 但工作环境比较沉闷,“我甚至能看到20年后自己的样子。”1986年,当曲先生和同事们终于拿出汽轮机大叶片的研究 成果时,高兴劲儿还没过,这个成果却仅仅是在通过有关部门鉴定后,就被锁进了资料柜。
这让他感到失望与无奈。
想去深圳
工龄档案怎么办?
这时,深圳的朋友希望他到深圳发展。
此前,曲先生曾去过深圳,在当地接触了部分人员及单位。在深圳,他觉得无论是环境还是人,都与内地完全不同, “人都充满了活力”。
他也觉得,深圳应该更适合自己发展。
但如果自己真的走了,在当时,自己的档案、干部身份以及工龄等许多现实的问题摆到曲先生面前,“那时候人们都 非常看重干部这个身份,如果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再加上来自家庭和北京单位的压力,曲先生犹豫了。
去意突决
档案放到人才中心
就在曲先生还在为去与留而犹豫的时候,198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一辆卡车把他从后面撞倒,求生的本能让他在 倒下的瞬间死死抱住卡车的前保险杠,一直被拖出十几米远。
“生命无常啊,就这么一撞,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活着就得抓紧时间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曲先生表示,正是 这场车祸,让他做出了南下的决定,并说服了家人。
去意已决,档案,人事关系及工龄等如何处理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他都不敢舍弃。幸亏有朋 友介绍,有一种叫人才交流中心的机构可以提供存档服务,在存档期间可以保留自己的干部身份及职称、工龄等。
“只有这样,南下工作才没有后顾之忧,”1988年10月,曲先生赶到了当时位于白石桥的全国人才交流中心。
就这样,曲先生成为了全国人才交流中心存档人员的“001”号,当然,在手续完成之前,他不知道自己原来是“ 第一个”。
南下深圳
先打工再做老板
迅速办理完各种关系后,曲先生南下深圳。
“那时的感觉就是如鱼得水,只有在南方自己的能力才被认可。”曲先生说,到深圳后,“觉得呼吸都特别顺畅。” 他先在一家大型进出口公司当业务科长,两年后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承包了一个部门,不久自己就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做食品 出口生意。
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曲先生表示,当时自己也没办法很好地判断未来的发展形势,“确实挺冒险的。”但他认为, 那次选择对他一生而言,“绝对是最正确的一次选择”,他说,否则直到现在,“我很可能还在原单位过着一天一张报纸的日 子。”□本报记者葛江涛北京报道
-新观察
公平竞争起点是人才体制改革的核心
通常来讲,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而价格变化又反作用于供求关系,最终 实现市场出清,即供求平衡。
事实上,简单的道理背后往往有其隐含条件。市场经济价格机制运作是有前提的,也就是社会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 只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才能够让市场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得到真正的体现。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所谓“价格攻关”的词汇曾多次大张旗鼓地出现,但是要素制度改革作为“价格攻关”的前提 ,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其中,人力资源作为社会要素配置的核心因素,其改革历程也几乎都是在悄然间推进。
人才制度改革落后于市场价格机制改革,并不奇怪。价格机制改革最初属于帕累托改进,也就是所有的社会人员都获 得了利益提升。然而与市场机制带来的经济利益提升不同,人才制度的改革在内部缺乏推动力。对敢于推动和顺应人才市场改 革的人员来说,这并不仅仅是收入高低的问题,而是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要主动放弃“铁饭碗”。在当时非体制内 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完全缺失的情况下,生活方式的变化意味着极大的社会风险。全国人才流动中心“001号”托管档案的主 人公,因一场车祸而改变人生理念和路径,由此才选择放弃传统职业去下海闯荡,正是对这一风险的巨大诠释。
从社会进步的实际推动力角度讲,改革开放的制度变化是催化剂,但是社会进步的真正的推动力是人才。人力资源才 是社会前进的核心,但也是最难以有效作用的因素。制度可以出错,可以修正,而错误制度主导下所付出的人力成本,其时间 历程是永远无法补偿和修正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制度发展是不允许出错的。
人才市场建立的历程表明,相关制度的建设一度明显滞后于现实需求。由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落后,在打破“ 铁饭碗”的前期,毅然选择自己打工创业者,很大一部分比例属于被当时社会所边缘化的人群,或者渴望刺激和暴发者。更多 的人才则选择了停滞于人才市场改革之外。闯荡型的人才集中爆发,也注定了社会变化的波动将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南建省之初,几乎是千万人才奔“海南”。但是这些“人才”由于已然付出抛弃稳定收入的成本 ,失去了下半生的社会保障,因此追求“一夜暴富”的心态几乎无法避免。由此,海南省第一轮的建设结果,不过是留下了处 处千疮百孔的烂尾楼,随后“千万人才”又呼啸而去,是为改革制度设计不完备带来的社会成本。
时至今日,类似的问题也依旧存在。教育招生制度的不公平、地方户籍制度的限制、各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的 巨大差别等等,至今都无法让人力资源获得公平竞争的起步点。人力资源如果无法实现自由无碍的流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 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这也是未来人才市场改革,人力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向。
□马红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
温故知新
一公司千人求职未进一人
重庆民生轮船公司今年3月重建以来,收到的求职信件五百多封,接待求职者逾千人。
可是时至今日,却一个人也未能调进,天平的一端是千是百,另一端却是0!
为什么会如此呢?为什么人才这样难于流动呢?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部门所有制,是人才流动的主要障碍。一个人, 一旦被分配到某个单位,某个地方,不管专业是否对口,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个人才智能否充分发挥,想挪挪窝,是极其困 难的。一些部门和单位大量积压人才,一些地区和单位需要某种专业人才,很难调出调入。
如此落后的体制,管活人用“死”办法,使多少人闲白了少年头!使多少人的美好理想成了泡影!如果要算浪费账, 在我们这个人才相当缺乏的国家里,人才的浪费是相当惊人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1984年7月7日第2版《为什么还是“0”》,作者石小光
那时流行
人事代理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末起
流行指数:★★★☆☆
上世纪80年代末,“跳槽”之风渐盛,但由于政策所限,许多人一旦离开原单位,其原有的身份、工龄、职称等都 难以一并带走,许多期望跳槽者因此难舍。
在此背景下,一些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开始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委托,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既负责保管 人事关系档案,办理转正定级,考评技术职称、调整档案工资,核定工龄,认证身份,考研、出国(境)政审,接转党团组织 关系,也负责办理养老保险、毕业生录(聘)用手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