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26期:中国增加公派留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09:36  新京报

  总第126期“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指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

  一日三十年——6月23日

  ●1978年邓小平做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指示

  ●1988年爱国民主人士、文化名人梁漱溟逝世,享年95岁

  ●1992年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宣布,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圆满结束。截止到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 人口为11.30510638亿人

  ●1992年乌鲁木齐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间开行国际列车

  1978,选派留学生重外语轻“政审”

  一样的衬衣、大衣,一样的皮鞋、皮箱;人人的箱子里塞满草纸和肥皂。

  1978年末的一个冬日,52名中国人,从北京出发,辗转巴黎,抵达纽约。

  他们,随即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几十所学校中,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生涯。

  这是中国决定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后,派出的首批留学人员。

  仅仅在半年之前,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说出这样一段话:“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 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

  ……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一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大规模 的出国留学热潮,就这样悄然掀起。

  教育部报告立即选拔三千人留学1978年7月11日,邓小平做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指示后十几天,教育部 一份《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就交到了国务院。

  1965年就进入教育部对外司工作的沃守信记得,那份报告基本就是小平指示的具体版:首先,在留学生派遣数量 上,“不是十个八个,是成千上万。”报告提出,立即选拔三千人派出留学。

  这份报告,还对留学生管理机构、派出前的集训工作、回来后的工作安排都提出了建议。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相丽丽北京报道

  -新观察

  出国留学,经历比读书更重要

  30年来,数十万留学生学成归国,他们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不可估量。然而,随着“海待”这一名词的 出现,“海归成海待”也成了海归大潮中的一股潜流,它反映更多的不是海归多少的问题,而是海归标准的模糊,也折射出了 出国热中的混乱与盲目。中国仍然需要海归,但却是更多有真材实料的海归。

  “海归成海待”到底因何而起?

  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影响海归价值的因素。

  有一种说法,叫海归的“重返本土文化休克”。当一个人在异国不同文化环境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经历了文化休克, 适应了异国文化后,再回到其祖国,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症状。叫“重返本土文化休克”。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从 一种环境到另一种环境,从一种价值观到另一种价值观,这些矛盾冲突都能对海归的心理和态度产生影响。

  对海归价值产生影响的还有海归的能力发挥问题。海归的真正优势在于他们的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管理能力、国 际视野、先进技术等,如果他们就职的企业和机构没有国际业务,便会影响海归能力的发挥,他们的真正价值也无法体现。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国际化程度高低也影响着海归的价值发挥。

  还有影响海归价值的是海归素质的参差不齐。由于留学门槛越来越低,中国的出国大潮也发生了从质到量的变化。

  “海待”的出现不仅有着上述的价值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

  他们往往对待遇和工作期望值太高。从以往的调查结果看,海归回国就业的机会不少,薪资增幅也令人满意。而就业 路上的最大障碍正是来源于他们自己———对月薪的高期望值和对就业城市、企业的挑剔。刚回国的海归,期望值较高,在待 遇方面,可能常常会和国外进行比较,这就容易产生一些错位。

  另外,没有工作经验也是海待的致命伤,海归求职经验与学历并重。近年来,不少人留学新、澳,很多人高中一毕业 甚至没有毕业就出去,没有工作经验,要么是在国有企业、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待过。这些没有经验的海归从国外归来,其实 面临的是与大学毕业时一样的境遇。

  留学决不等于出国读书,甚至是出国看看,留学不应该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跨入国外大学仅仅是获得了一种良好的学 习环境,让你具备了成才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经历更重要。国际化人才应当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胸怀,具有跟国际 对接、交流、沟通的能力,具有适应在国外生存和发展,即跨文化的生存能力。海外留过学,会讲外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国际 化人才。而这些能力的掌握,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如何适应回国发展的需要和更好地融入国内的环境,是海归们最迫切的问题。海归回国后,首先便是要熟悉环境,找 好自己的定位,起点不要太高,但却要有远大的目标。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还要摆正心态,努力提 高心理素质。

  □王辉耀(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著有《当代中国海归》等书)

  民间记忆

  入校之前先上“敌情教育”课

  汤潮,现为龙源期刊网总裁。1978年8月,由四川外语学院选派赴加拿大留学。他参与的这次留学生选派对象, 依然都是学校老师和工农民学员,尚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扩大留学生范围”。

  尽管当时选派的人都是工农民学员,但是政审仍然非常严格,“祖宗三代都要查”。他可能是中国最后一批“政审要 求极严”的公派留学生。

  汤潮记得,最初的选拔考试一共考三门:外语、政治、语文。三轮考试刷下来,整个四川外语学院的考试者中,只剩 下4名学生。22岁的汤潮就是其中之一。

  在通过全国选拔的复试之后,这年5月,汤潮这一批24名同学到北京集合,每天接受以政治集训为主的教育,其间 ,他们还到大寨等地旅行,参观祖国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接受实地爱国教育。

  8月,24人从内到外穿着统一缝制的服装登上飞机。其中,12人分赴欧洲国家,而汤潮等12人则辗转卡拉其、 巴黎、蒙特利尔,去往加拿大的渥太华。

  在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留学生们先要按例住上两周,接受“敌情”教育。汤潮回忆,有人给大家介绍特务分布,尤其 是“台特”。另外,有一些规定也被传达下来:外出必须最少2人同行,看电视只能看新闻节目等等。

  “不过,到学校的第二天,我们就自己宣布废除这些规定。”汤潮他们发现,大家选的课都不完全相同,2人同行无 法做到。而在偷偷看过电视之后,他们还发现,“人家的节目都健康得很。”

  □本报记者相丽丽

  那时流行

  “打洋工”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

  流行指数:★★★★☆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陆续前往中东、东南亚等地“打工”,大多从事 建筑、铸造、采掘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务。此后,前往国家的范围逐渐扩大,“工种”也日益广泛,还有一部分专业技术人 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其中。

  出国打工的人,他们在国外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外币,甚至很多地方出现了“老乡带老乡”的情况,同村、县的人一 起出去,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