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墨汁点成的“戒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09:47  新京报

  民间记忆

  继电影《少林寺》之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林电影大行其道,在我的记忆里,能想起来的就有《木棉袈裟》、《少 林童子功》、《南拳王》、《少林俗家弟子》、《少林和尚斗刁猴》等。好像并不存在重复建设,因为每一部都有很多人看, 而且跟着学。

  这些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武术在民间兴起。大约是1983年,我所在的村子,有一位擅长大洪拳的长辈已“退 出江湖”三十年了,又被一帮小孩子抬出来拜了师傅。

  每天晚上在打麦场里操练,或者在一间破仓库里。功夫没学多少,争勇斗狠倒会了,几个孩子结拜为异姓兄弟,号称 “南街九条龙”,他们在集市上抓小偷,抓到之后先打一顿,赃物没收,如果没失主认领,就变成了兄弟的酒资。

  有些侠客的味道,只是劫富而不济贫。

  我那时年龄比较小,当不了他们那样的大侠,就自告奋勇看庄稼,谁家的羊进了庄稼地,就一路猛打,甚至残忍地把 羊腿打折,好在没有火,否则肯定像电影里的觉远一样把羊烤了吃了。

  我还找到剃头师傅,缠着他把头给刮了。剃头师傅运刀如飞,拍得我脑袋啪啪作响。在我当时看来,他很像一位杀人 之后隐姓埋名的剑客。然后,我又去找当村干部的二爷,他用毛笔蘸上墨汁,在我头顶点了九个点,再扛上一根哨棒,实在威 风极了。我凭这身打扮成了明星人物,当了“十三棍僧”的头领。

  但好景不长,一阵奔跑之后,墨汁混着汗水下来,一直流到小肚皮下面,头顶的戒点也就模糊不清了。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小时候比较笨,三岁能走,全村奔走相告。初一立志学一身好武艺,离家不告而别,去了少林寺 旁边的武校,结果半年之后被打回来,只学得一套少林拳,只好继续上学。他的经历,在当时我们那些孩子里是很普遍的。

  □李小龙(河南)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