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29期:知青返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09:21  新京报

  总第129期“1979年6月返城知青在北京前门搭起第一家大碗茶茶摊,1978年大量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开 始返城”

  一日三十年——6月26日

  ●1983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993年中国首次在国内发行外币债券

  ●1994年中国“引大入秦”总干渠工程全线贯通

  ●2000年中美英日德法六国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成。中国是参与完成这项工作草图绘制工作的唯一发 展中国家

  ●2005年北京奥组委宣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为2008年 奥运会中英文主题口号

  前门大碗茶,和青春有关的日子

  “大碗茶,二分钱一碗,不好喝,不要钱。”1979年6月,北京前门月亮湾,一处低矮的木棚里,27岁的返城 知青王秀辰高声吆喝着,与她一起的是20多名从大栅栏街道办“派来”的待业青年。

  “一开始没想过卖茶水,更没想过卖茶水会有什么前途,那年月,我们这些人需要活着,就得有份营生。”如今已是 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的王秀辰,提起往事不禁感慨。

  “文革”期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

  1978年,大量知青开始返城,迎接他们的是不一样的生活。

  知青返城后,感觉自己比别人矮半截

  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党中央的最高指示,要求“知识青年应该到广阔的农村去,要上山下乡”,千百万年 轻的初高中毕业生怀揣着建设祖国的理想与激情,被送到各地的农村从事“光荣的劳动”。

  3年后,17岁的初中毕业生王秀辰成了“热血青年”中的一员,河北高碑店的一个小村,成了她的落脚点。

  “那时候很瘦,而且从来没有做农活的经验,实在干不动,”王秀辰回忆,“在那里心情不舒畅,因为心里头老不认 同,生活特别单调。”

  1977年,“下乡”8年的王秀辰通过一个亲戚的关系,在当地医院办了一个假的病退,当年6月,终于如愿回到 北京大栅栏的老家。

  可是,在王秀辰的眼中,北京变陌生了,“当时觉得比别人矮半截,离开北京前的玩伴都有了正式工作,组建了新的 家庭,可自己20多岁了还什么都没有”。

  待业在家的日子,王秀辰每天都做很多家务,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情,也不再去找曾经的好友。

  “很理解她的心态,在农村漂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回城了,急于获得一种安稳的生活。而稳定生活的前提就是一份 稳定的工作。什么工作最稳定,当然是国家的职工。”王秀辰后来的同事王建辉说。

  在王秀辰看来,成为一名国营工厂的职工是当时所有待业青年的理想,可是机会太难得了,“工厂的招工指标太少, 一个指标有几十、数百人在抢,有关系有门路的才能拿到,而且还要排队。”

  街道办院子里,站满找工作的人

  其实,回城后苦闷的,不止是王秀辰一个人。

  1978年,中央调整政策,改变了“文革”中要求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做法,允许中学毕业生留在城市升学和 就业,同时放松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因病、因家庭困难返回城市的限制(当时称为病退、困退)。

  作家梁晓声把当时知青返城称为“飓风”。他在小说《今夜有暴风雪》中,描写了知青返城惊心动魄的场景:“知识 青年大返城的飓风,短短几周内,遍扫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些师团的知识青年,已经十走八九。百万知识青年的返城大军 ,犹如钱塘江潮,势不可挡。一半师、团、连队,陷于混乱状态。”

  这一年,40万的就业大军涌回了京城,一个新的名词“待业青年”悄然诞生。

  但他们回城的欣喜很快被现实的严峻所淹没:北京市1979年调查了10个区7万多名待业青年的情况,其中,家 庭平均生活费在15元以下的有7000多个,约占10%.

  “工厂根本安置不了这么多人,当时没有实行合同制,工人都是终身制,父亲退休了,子女可以自动顶上去,一个工 厂根本腾不出指标来安置这些待业青年。”如今74岁的齐宾,曾是大栅栏街道办知青科的科长,当时她主要管着知青返城的 档案管理与工作安置,“当时来街道办申请工作安置的人,站满了整个院子”。

  齐宾说,许多知青把美好的青春都交给了各地的农场,千方百计回到城市以后,发现其他同龄人工作、住房什么都有 了,而自己是一无所有,心理很难平衡,给当时的社会治安也带来了隐患。“有一个30多岁的返城知青找到我,说如果再找 不到工作,他要么自杀要么就去犯法了。”这种情况,也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针对回城知青的安置问题提出:要扶助城市安排知识青年就业。国务院知青办很快提 出了具体落实措施:将每年的3亿多元知青工作经费,由主要用于安排上山下乡的知青,转而逐步用于安置知青返城就业问题 。

  “政府的意见是,能安排工作的要安排工作,没有永久的工作就找临时的,没有临时的就带着这些人自谋生路。”齐 宾称,街道办的任务很重,政府拨付的经费很少,当时区里要求他们必须设法解决辖区的待业青年就业问题。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黄玉浩实习生朱柳笛北京报道

  -新观察

  那些损失掉的光阴

  传统的历史书写里,总是一些功成名就者的身影在晃动。知青史本来不是这样开头的,因为它借助文学的形式,以伤 痕为内容,以控诉为目的,至少记录了一些小人物被卷进荒诞运动之后的悲惨命运。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种记录突然改变了方向。那时候知青一代正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当年的控诉者中不 少人变成了成功人士。他们回眸历史时,觉得与其把自己的青春描绘得凄凄惨惨,还不如打扮得壮怀激烈。于是一股“青春无 悔”的热潮席卷全国,“伤痕文学”中的苦难记忆,被成功人士的温情怀旧取代。

  我并不是要批评这些成功人士的记忆。任何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建构,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话说当年”都会有不同 的内容和色彩。遗憾的是,那些失败者往往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青春无悔”。

  历史有时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当年“上山下乡”的那上千万知青,个个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导演、企业老总,事实 肯定不是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 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 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 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 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 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

  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 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那一场运动的开始,很多年轻人怀着“满腔革命热情”主动去到农村,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被政策强迫驱赶。值得注 意的是,当一个人的整个青春年代都被绑架了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会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就是对绑架者产生感情和 依赖。

  所以并不奇怪的是,今天在反思“文革”的时候,一些阻碍正好来自当年的“知识青年”。他们以为彻底反思“文革 ”就会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老卡

  民间记忆

  女儿曾觉得父亲卖茶丢人

  关于父亲尹盛喜和大碗茶扯上联系,女儿尹智君是偶然知道的。如今已是老舍茶馆总经理的她,依旧记得当初对于父 亲的不理解。

  小学5年级左右,新学期开学了,所有报名的孩子都要填一份表。当时,尹智君还是在父亲工作单位一栏上,按惯例 写上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但是,老师跟她说写错了,要写“大碗茶”。“我当时就愣了,后来才知道父亲已经带领着返城知青 和待业青年们卖大碗茶去了。当时觉得特别丢人,自己的爸爸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国家干部不当,要去卖大碗茶呢?感觉特别没 有面子,后来我从不跟同学提起我父亲是干什么的。父亲摆大碗茶的地方,离我们家、学校还有同学的家,都特别近,但是我 每次远远地看着他在吆喝卖茶的样子,都会觉得害羞,宁愿绕道回家也绝不经过茶摊。”当时尹家家境还是很困难的,因为之 前父亲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时候,工资虽然不算太多,但至少是旱涝保收,不像卖大碗茶时,每天的收入不固定,风险大。“ 当时家里有3个孩子等着他挣钱给交学杂费,母亲对父亲辞公职很反对,有一天,父亲在茶摊忙到了半夜两三点才回家,敲了 老半天门,母亲愣是不让我们给他开门,以此作为对父亲更换职业的抗议。”尹智君回忆。

  在尹智君看来,“当时社会上的人对于父亲带领返城知青创业的事情,我觉得是一个矛盾的态度。

  大家都明白这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既解决了青年的待业问题,又解决了前门没有茶水铺的难题。但是大家在那个时 代会有很多偏见,比如就有人直言:做买卖先富起来的人肯定不怎么清白。“

  □本报记者黄玉浩实习生朱柳笛

  那时流行

  电子表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期

  流行指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谁要是手腕儿上戴一块电子表,那肯定是周围人羡慕的对象。许多人跑去广州,靠倒腾电 子表等小商品发了财。

  和那时的机械表相比,电子表算是新鲜物件,价格便宜,不但能显示时间,而且能显示星期和日期,还不用上弦,十 分方便。除了有戴在手上的电子表,还有挂在脖子上的。

  不过,后来随着石英表的普及(价格居于机械表和电子表之间,走时准确),戴电子表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