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139期“1983年7月6日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强调领导班子要实现“四化””
一日三十年——7月6日
●198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卢沟桥畔落成
●1996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1997年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抢救工作基本完成
●1998年香港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2000年中国首张信用保险卡“广发卡特约吉祥保险”推出
干部“四化”成就当今政坛中流砥柱
-事件背景
1983年7月6日至7月2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以改革的精神加速领 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人物
谢春涛(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高新民(中央党校党建部党建原理教研室主任)
龚维斌(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
缘起
拨乱反正后人才断档
新京报:1983年7月6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被学界普遍认为在党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中央当时为 什么着力推行干部队伍的“四化”呢?
谢春涛:在“文革”刚结束、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便开始推动干部“四化”,1983年的这次会议起了承前启后 的作用。在此之前,邓小平就多次强调,干部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虽然一大批被冲击的老干部纷纷复出,但他们一是年龄普遍 偏大,二是个人能力和知识结构都来自于战争年代和政治运动,已不符合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所以,推行干部的“四化”也是历史的必然。
新京报:“四化”的口号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其针对的又是什么样的干部队伍结构?
高新民:最先提出干部“四化”标准的是陈云,邓小平随后表示支持,要求在正式会议上提出,并下发文件予以确定 。当时,“文革”中晋升的“造反派”成为干部队伍主体,“党管干部”的方针在“文革”中也沦为了“派管干部”,这样的 干部队伍结构亟须改革。
当时,王洪文被打倒后不服气,曾告诉老干部们,“我们十年以后再看”,而从革命年代过来的老干部都六七十岁了 。所以,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也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谢春涛:“四化”方针的提出,也吸取了“文革”的教训。“文革”中的邓小平,其实属于领导干部终身制等错误体 制的受害者,所以他要革除以前干部体制的弊端。他自己的政治轨迹显示,他不但推行干部“四化”,而且身体力行。
龚维斌:政治改革肯定要涉及人事变动和人事制度改革。“文革”破坏了正常的机构设置和人事制度,“文革”刚结 束时,各级党政机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行干部“四化”也是精兵简政的需要。
举措
一线老干部离职休养
新京报:推动干部“四化”涉及到不少领导干部职位的调整,这在当时有无阻力?
龚维斌:这个方针得到了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拥护。当然,为了克服阻力,党中央也做了比较细致全面的工作。
高新民:老干部们刚从牛棚里出来,为党和国家服务的热情非常高涨,他们的能力和经验也是党和国家的一笔财富。 为了利用这笔财富,并推动干部“四化”的实施,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 顾问委员会。这是一个过渡的组织,既可以让老干部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又可以为新的“四化”干部腾出领导岗位。当时中 央顾问委员会由邓小平任主任,一共有172名老干部。
十年之后,即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中顾委就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谢春涛:中共很多老干部对革命的理解就是终身革命,所以改革开放刚开始就让他们退下来,感情上无法接受。但毋 庸讳言的是,也有老干部担心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问题。他们受“文革”冲击多年,养老、医疗甚至子女工作问题也困 扰着他们。鉴于这种情况,中央对离开一线的老干部保持各种待遇不变,尤其是离职休养制度,这在国外是非常少见的。离休 干部的待遇,甚至比在岗的还要好,所以这些措施推行起来也比较顺利。
新京报:当时推行的干部“四化”政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不是“年轻化”?
龚维斌:事实上,干部“四化”是出于现实中干工作的需要。“年轻化”只是个表象,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上世纪 80年代大量有知识、懂业务的新一代党政领导从基层起步,并成为现在中国政坛的中流砥柱。他们在当时更多地表现为综合 素质高、勤奋有为。“年轻化”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影响
为政治发展储备人才
新京报:尽管干部“四化”在二三十年前提出,但党内外都认为这个标准至今仍极具现实意义。那么,“四化”标准 的内涵在这几十年有哪些发展或改变呢?
龚维斌:大致方针基本没变,但具体的衡量方式肯定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对“革命化”的理解,在当时就 要结合“拨乱反正”的时代背景来解释,而今天的年轻公务员就可能对那个时代的“革命化”知之甚少。再比如“知识化”, 中专文凭在当年就算个有知识的,放到现在肯定不行。现在的“年轻化”和“专业化”跟当年的标准也不可能一样。
高新民:“四化”标准本来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既稳重又充满活力。在实质上,“四化”标准选拔需要的都一 样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新京报:干部“四化”实施这么多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龚维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党的执政方针、政府行政理念的发展以及机构改革都密不可分。1982年,中央推 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机构改革,1988年第二次,之后每隔5年便有一次大的机构调整。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革命党”到 “执政党”的转变,政府也日益向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干部的“四化”便为这些发展转变提供了必要的人才。
其中必须提到,1993年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制度为青年知识分子从政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制度保障。公务员制度一是 拓宽了公民从政的渠道,二是实行功绩制原则,更加公平、公正和开放。现在,公务员制度又延伸到党委、人大、政协和群团 等系统。这一制度其实也是对干部“四化”理念的新发展。
谢春涛:推行干部“四化”方针以来,选拔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包括现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不少人就 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80年代推行干部“四化”后,他们因为在所在领域很强很突出,很快走上重要领导岗位。虽然 这一批干部中也有个别腐败堕落分子,但绝大多数人都展示了优秀的才干。现在省部级以上领导,很多都是80年代初开始走 上领导岗位的。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孙旭阳北京报道
-新观察
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新四化标准”
1982年12月,干部“四化标准”在中共十二大上写入新党章;1983年7月,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强调领导 班子要实现“四化”。所谓“四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选拔干部要以“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 专业化”为标准。
这些在今天看来并不稀奇,甚至有些过于模糊化,但在当时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前的干部选拔标准中,“左” 的思想横行,阶级出身的考量远高于干部的才德,这导致了干部队伍结构的单一化及整体能力下降。
而“四化标准”虽然仍强调革命化是基本前提,但毕竟突出了业务能力的重要性。在中国共产党“文革”后从革命党 转变为执政党、政治路线急速转变的过程中,干部制度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不仅如此,“四化标准”的确立还在实践中为正在开展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中层力量。
“文革”结束后,干部队伍也进行过调整,但主要是原来被打倒的一批老干部官复原职,以及“文革”中造反起家的 一批突击提干者的撤换。这在当时也带来了干部年龄普遍偏高、知识陈旧、改革意识不足等突出问题。
当时整个中央常委的平均年龄就比今天要大上10多岁。这些情况对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来说是相当不利的。而“ 四化标准”,特别是年轻化和知识化的标准,为干部队伍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和动力。
此后,干部制度改革一直没有停步。其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立了公务员制度。与此同时,任期制、回避制、退休制、培 训制、考核制、公示制等等也开始进入国家政治生活,从而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且稳定的公务员队伍和一套较为制度化的 党内干部选拔体制。不过,仍需指出的是,尽管我国干部选拔制度历经改革,但到今天也还远远称不上“完善”。甚至就整个 改革进程来看,干部选拔制度已经大大落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程度。
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任务依然是深化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我们不能不回想起当年提出干部“四化标准”时国 家领导人的政治勇气,而这个标准曾是打破人才结构僵局、塑造改革中层力量的良方。在今日改革关键时刻,类似当年“四化 标准”的干部体制改革仍然是需要的,但其思路理应比原来的四化标准更进一步。
如果要给一个具体描述的话,那么一个新的“四化标准”应该是合适的———即“民选化、法治化、程序化、透明化 ”,而其中最重要的应是以民主选举为基本前提。如能据此标准建立起一套自下而上选举干部的通路,并使之与自上而下的组 织选拔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三者结合,那么这种通过组织路线和标准促使中层改革力量崛起的举措,将是解决我国改革开放 事业上下脱节、改革动力不足问题的重要路径。
□唐昊(华南师大副教授)
温故知新
老干部也要“壮心未已”
在向四化进军中,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但决不能因此而小看“万金油”干部 。
有人称无专业知识和特长的负责管理工作或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为“万金油”。
由此,引起一些老干部觉得“不中用”了,一些工农干部感到“吃不开”了。
这完全是误解。搞建设,怎能没有统管全局,指挥若定的行政干部,怎能没有知人善任,启人智慧的政工干部?
不管是专业干部,“万金油”干部,职能不同,各有所长,都为四化所必需。
最近,中央一位负责同志强调说:“搞四化建设没有这些‘万金油’干部是不行的,不要小看了这些‘万金油’干部 。”这就提醒行政干部、政工干部,不要自暴自弃;也激励老干部,“壮心未已”,用自己的经验和才能,培育年轻干部;更 告诫少数意志衰退者,人到晚年,“莫奏前朝曲”,适应历史潮流,思想解放不僵化,带动年轻干部,斗争不息。
——摘自1981年5月10日第一版,原题《不要小看“万金油”干部》,作者伕南
那时流行
小孔眼镜
流行时间:上世纪90年代
流行指数:★★★☆☆
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接近60%,居世界第二位,近视已成为危害中国青少年健康第一位的疾病。近二十年来,中国 的家长们为了孩子曾经尝试了五花八门的预防、治疗近视的方法,其中小孔眼镜就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过———中学生 的报纸上遍布小孔眼镜的广告,走进学校课堂也总能看见黑乎乎的小孔眼镜,这俨然成为一种时尚。不过,这种依据小孔成像 原理制造的眼镜的疗效,似乎并没有广告上说得那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