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7月,深交所正式开业,股票公开上市,陈进清通过内部关系获得抽签表。他倾尽积蓄2000元,买下 100股深发展。17元买入的股票一周就涨到27元,转眼间赚了1000元。而他当时的工资仅每月三四百元。
当时由于全靠人工操作,深交所的每个营业部每天只买卖50个账户,所以连交易也要抽签。
“抽签表在当时是最为稀缺的资源。”陈进清说,1992年,他又听说深圳要发行新股。
敏感的陈进清早早回了一趟家乡,收来数十张身份证,并和几个人分头排队。两天两夜的煎熬后,他买到了梦寐以求 的认购表,并在此后获利10余万。
“其实那时根本不懂股票,只知道能赚钱,不知道有风险,”陈说,他也无意专门研究股票,第一代股民的金融专业 知识大多都不是很高,不少人是跟风而为。
绝大多数人都是先一夜暴富,然后渐渐地把钱赔光或用光,现在和普通市民没有多大区别。
陈进清后来选择投资实业,只拿出少量的钱来进行长线投资,成为了成功转型的一个个案。
本报记者张晓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