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故知新
上海的烂尾楼大多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由于投资商资金链断裂、投资合作方存在纠纷及规划改变等多种 原因而形成的停缓建工程。
但由于上海的烂尾楼大多处于繁华地段,周边地块目前普遍已开发成熟,土地价值可观,再加上烂尾楼在建设初期已 经完成大量前期相关手续和工程量,接手后可以大幅压缩开发时间,从而“短平快”地获利。近年来上海楼市的升温,房价在 海内外资本追捧下的持续走高,也使上海烂尾楼项目的投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去年9月,徐汇区第一幢以拍卖形式盘活的烂尾楼———停工多年的龙升大厦经过10轮加价,最终以5400万元 拍出,高出底价20%。
紧随其后,总债务金额在5亿元以上的烂尾楼项目———上海大正三角地广场,以4.71亿元的高价拍出,成功找 到接盘单位。
“烂尾楼”板块身价大涨,金融创新产品也迅速跟上。信托专家表示,此类盘活存量资产之举,其积极意义在于减少 经济损失、节约社会资源,各种金融融资渠道将成为烂尾楼在上海消失的“助推器”。
摘编自《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