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故知新
北京青年于凌罡在2003年底提出“合作建房”的设想,即把想买房的人联合起来,达成协议,共同出资购买土地 ,尔后招标盖房给自己住。按原计划,他合作建房的“蓝城公司”准备竞拍北京北四环附近芍药居的一块地,底价9273. 15万元,挂牌竞价截止时间为8月10日。不过,他说由于地块本身的原因,他们退出了竞拍。于凌罡的首次拿地计划搁浅 ,合作建房的关键因素———“地”,依然悬而未决。
今年初,地产商万通公司以“定制服务”的形式介入合作建房,有人质疑合作建房的初衷已经变味。对此,于凌罡强 调“万通最多是建筑商或总承包商。它的加入只会让合作建房的成本更低,“他认为,”关键是看谁处于主导地位,现在决定 权在我们手中。“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博士在谈到“合作建房”时,认为困难首先是“众口难调”,“合作过程中风险也很大 ”,而解决问题的“协商”、“谈判”方式,可能会带来很高的成本。
2005年8月11日第5版摘编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