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61期:唐山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09:27  新京报

  唐山震后重建在梦想与现实中穿行

  1986年7月28日,一万多名唐山各界人士聚集在刚刚揭幕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前,举行唐山抗震10周年纪念大 会,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正式宣告唐山重建基本结束。

  大地震,给了唐山致命一击。

  地震吞噬24万条生命的同时,所有的“生命线”工程几乎在瞬间毁于一旦:公路被毁,桥梁截断,铁路路基变形; 机场航空导航系统全线停滞;通讯、电路、水路全部卡断。

  西方媒体当时预言,唐山将从地球上消失。但中国人选择了清理废墟,重建唐山。

  原地重建?还是易地重建?

  “登上凤凰山,俯首看唐山,遍地简易房,砖头压油毡”,这是那时震后唐山的写照。

  人们就是居住在简易房里,开始了唐山的重建。

  在当年唐山抗震指挥部规划设计组组长韩继忠的记忆里,重建唐山时,选址问题曾有争论:是原地重建,还是易地重 建?

  易地重建,可以避开市区地下的断裂带,解放出唐山城区下面压的2亿吨煤,还可以节省清理废墟所需的费用。

  可是如果这样,唐山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的城市就消失了。唐山是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城市,曾生产了我国第一台蒸 汽机车和第一袋水泥。

  而原地重建则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减少征地、迁移的巨额投资,节约土地。

  经过种种考虑,唐山的最终选择是,在原址上整个城市向西北方向推移:在通过对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水文地质等 方面的考察后,把新城区确定在北部。一些处于活动断裂带附近的大型工厂,也随之迁移。

  “现代化”新唐山

  那时,全国还没有一个城市能像唐山这样“大兴土木”,并得到举国支援。唐山获得了一个在白纸上重绘蓝图的机会 。

  据统计,自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用于唐山恢复建设的总投资为43.57亿元,调拨钢材50万吨,木材50万立 方米,水泥250万吨。1986年唐山大地震10周年的时候,市区有98%的居民搬进了新房。

  实际上,改革开放后,较早考虑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不是北京不是上海,而是唐山。

  1979年,就在大多数上海人还习惯于清晨出石库门倒马桶时,唐山重建图纸上已出现有健身园地的住宅小区。而 北京还普遍使用液化气罐时,唐山已规划出焦化厂为小区集中供暖。污水治理厂、三表到户、城市绿化系统,许许多多新名词 被圈点后,都跃出纸面成为现实。

  以当时的城建标准来看,重建后的唐山,给人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本着“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原则 设计后的唐山建筑,均达到了八度设防,变成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城市。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张寒闾宏

  -唐山新生30载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 。在唐山:7200个家庭绝户;上万个家庭解体;2652名16岁以下的孩子成为孤儿;890名老人成为孤老;381 7人成为截瘫。

  97%的地面建筑、55%的生产设备毁坏,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全部中断,可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在30 亿元以上。

  ●十年重建:

  1976年7月28日至1976年年底———闯过救灾难关。十万救援大军进唐,十万伤员外送。一百万间防震棚 庇护唐山人度过震后第一个冬天。

  1977年初至1978年底———完成复产。震后七天自行车厂生产出第一辆自行车,震后十天马家沟矿生产出第 一车“抗震煤”……

  1979年至1986年———全面重建阶段。

  四十五支、八万人组成的全国各地援建队伍,同几万名唐山建筑队伍汇合,建设以平均每年竣工250万平方米的速 度进行着。国家为重建唐山总共拨出了四十三亿元的资金。

  1986年6月,重建竣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23万户居民迁新居,占总户数98.5%.●十年振兴:

  1989年,进入全国25个GDP超百亿元城市行列。

  1990年,成为国内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

  截至1995年,人均居住、供水、供热、供气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济总量达到490亿,是震前7.4倍。

  ●十年快速发展:

  200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到2006年,市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比震前扩大了两倍多,各项事业成就瞩目,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 居河北第一。

  《新京报》插图丁华勇林军明

  -新观察

  让唐山告诉汶川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将这个渤海之滨的城市瞬间夷为一片废墟,两年后,唐山震后重建迅速掀开大 幕,筚路蓝缕,历经十载,一个“新唐山”崛起。而今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在经历了大劫难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震 后重建再次启动,此次的重建,唐山既是一个标杆,也是一面镜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唐山重建所遭遇的种种难题,汶川地震同样无法回避。如原址重建还是异地重建。当年唐 山选择了原址重建,资金是影响因素之一。而汶川震后重建,资金不再是最大的障碍,科学、民意等成了关键的考量因素。

  再如避免政绩思维干扰的问题。唐山大地震后,当地决心要借重建之机,把以前落后的唐山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过,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时要求在住房建设中采用新型建筑 材料,于是唐山建造了一批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工厂,最后由于计划脱离实际,这些工厂产品销不出去,盲目追求先进技术水 平,结果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据2008年7月7日《中国建设报》)。

  汶川地震中,受灾地区大多为偏远不发达地区,比起唐山,这些地方政府更迫切地想借重建机会,来一次现代化的大 跨越。地方政府这一思维显然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宜将大大促进地方发展,运用不当将可能滋生好大喜功的政绩思维,导致 短视和功利化。

  不过,相比起唐山,汶川地震重建显然有着更优越的条件,这样的条件绝不仅是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更在于整 个大环境的改善。

  唐山地震重建,它是一种封闭的重建,当时过于强调自力更生,几乎将一切国际援助拒之门外,也没有充分重视国外 地震重建的经验。而此次的汶川地震重建,完全是一种开放式的重建,我们坦然接受海外的捐助,并以一种虚心态度,提出要 借鉴先进国家的震后重建经验,开放性使得汶川震后重建伊始就确立了一个高起点。

  唐山地震重建,政府几乎一手包揽,一切依赖计划经济手段。而汶川地震重建,政府依然是主力,但民间的、市场的 重建渠道也发挥着不小的能量,大量民间企业、NGO、志愿者活跃于震后重建中。此外,媒体的关注、监督也是一股强大的 力量,民间的全面动员开创出一个多元参与的灾后重建模式。

  因而,地震重建之路尽管艰难多舛,但身处于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从唐山到汶川,注定将是一场超越。

  □韩涵(北京媒体从业者)

  那时流行

  大大泡泡糖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流行指数:★★★☆☆

  要是摆到现在,泡泡糖早就被逐出主流零食的范畴,一来是因为不卫生,二来也是品种花样多到不稀奇。

  但是放在当时,大大泡泡糖算是“高级货”了。红色的是草莓味,橙色的是橘子味,谁不会用这个吹泡泡,那可要被 其他小孩子笑话的。要是遇上“高手”,还可以吹出“里三层外三层”的至高境界。

  就连它家的广告也堪称经典:一个留着西瓜头的男孩子,踩着滑板吹泡泡。那个时候对于“潇洒”的理解,大概就是 如此。

  一日三十年--7月28日

  ●儿童和少年基金会成立1981年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由中国福利会、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 员会、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中国文联、中国科协、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全国侨联、全国工商联共 同发起

  ●中国科考地球三极第一人1991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研究员高登义,应挪威方面的邀请赴北极考察归来, 成为中国科学考察地球三极(南极、珠峰、北极)第一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