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天桥百货的曲折道路,体现出中国经济市场化之路的选择,从承包制,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最终过渡到股份制。
如今,ST天桥不过是1500多家上市公司中平淡无奇的一家,但在1984年,中国企业连承包制都尚未实行的 时候,这家企业却成为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公司,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股份制企业复活的第一个标志。
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这些建立在普遍的商业信用文化基础上的企业形态,是市场经济土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天桥股份出生之时,受到普遍的冷眼,不仅因为股份制企业是当时企业中的“异形”(无法纳入国有、集体、私营三类中的 任何一类),更因为当时的经济土壤无法容纳股份制公司。
就连当时中国主流的经济学家,也不知道什么是公司制,什么是股份制,只能通过翻检马列原著寻找一丝半点的理论 依据;如今人们普遍信奉的投资者权益一致理念、同股同权理念,在当时尚属天书,体现国有企业性质的惟一办法就是将股份 划分为国有股、企业股、个人股的形式,不同股不同权。为了保证股份制企业的信用,股票“保息还本”,接近债券融资方式 ,与解放前某些股份制企业十分相似。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从融资方式的变迁,可以看出国企改革是外在环境倒逼之下的产物。上 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发轫,为了把国企推向市场,国家实行“拨改贷”政策,即不再通过行政给国企拨款,企业需要资金 全部由银行贷款。这使企业融资开始走向市场之路,银行与企业资金不再是左口袋进右口袋出的游戏,企业与银行都成为自负 盈亏的独立法人。但暗度陈仓之事屡有发生,银行政策性坏账急剧增长,有关方面开拓多种融资渠道,股权融资成为重要手段 。1992年股份公司开闸、2000年以后金融机构上市、2005年开始的股改,将与天桥股份、飞乐股份一起成为中国 股市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1984年,世界银行提出的将中国国有企业改造成公司制企业的设想,正在成为现实。企业所有制虽然重要,更重 要的是不同股份的持有者拥有相同的权利,使中国的国有企业能够通过股份制的方式受到各方监管,走向彻底的市场激励机制 。
中国股份制改革是个巨大的进步,但改革进程远未结束,其中纠结着理念、利益种种矛盾。天桥股份中存在的先天不 足因子至今还有迹可循。可以预料,中国股份制公司还将进行数次刮骨疗毒式的倒逼式改革,以彻底改变目前中国股市中存在 的多种问题:同股不同权、对投资者救济渠道不畅、行政之手管制市场交易行为等,种种做法全都有违股市信托责任,必须在 今后的股市发展过程中陆续纠偏。□叶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