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巅峰到谢幕,寻呼业8年间坠落
储物箱被掀开后,飞散的灰尘将张楠呛得喷嚏连连。箱内有4个寻呼机,两年前因找不到寻呼台入网,张楠把它们封 存在此。
“第一台是1986年买的,最后一台是2000年送给儿子的礼物。”张楠说,看见这些寻呼机他感觉,记忆被揪 到22年前。
登陆
寻呼机十年发展不温不火
国内第一家无线寻呼台于1983年9月诞生在上海华侨商店的一间盥洗室里,坐席只有一个,首批用户30多人, 都是五届全运会工作人员。1984年,同样是上海,第一家商用寻呼台问世。
寻呼机出现之初的发展一度不温不火。受价格限制多在商人、政府职员之间流动,因此1993年以前传呼在国内市 场并不红火。据北京市原寻呼协会秘书长张德成介绍,北京市是在1985年成立第一家寻呼台126台,上世纪80年代由 于控制发展,5年只有不到10家寻呼台问世。
1986年,做水泥推销生意的张楠购买松下牌数字寻呼时,寻呼台做出的送终身服务费的承诺让他连续失眠数天。
张楠是国内第一批使用寻呼机的用户。第一台寻呼机价格为1300元,几乎是当年普通人的全年收入。
张楠说,买寻呼机是为了做生意时能第一时间获得供求信息。起初,家人对这个昂贵的会叫的小盒子并不买账,在街 道上班的母亲听说呼机的价格后,连连嘀咕:“要它干吗,这个小黑疙瘩,够全家吃一年。”不过,高投资很快为张楠带来丰 厚的回报,厂家可以随时找到自己,一年下来他卖掉的水泥多达50多吨,是以往的三倍还要多。
“每吨利润100元,这在当年是什么概念?”张楠说,这台数字机给自己留下了甜蜜的记忆。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崔木杨北京报道
-新观察
通讯革新见证公民社会成长
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同时,一场通讯革命正在静悄悄地发生。这场革命的肇始并非电话,而是正在逐 渐退出我们视野的BP机。
的确,“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曾是几代人的梦想。一旦出现巨大流动性社会,电话的不便之处也非常明显,大大 限制了人们的通讯自由。1984年,BP机开始登陆中国,让人们“分身有术”,可以在移动中等待电话的到来,这大大改 善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说,BP机是中国第一代即时通讯工具。它预示了一场即时通讯革命的来临,吹响了中国 大流动的号角。
这场革命的内在推动力就是工业社会中的“陌生人”。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接下来的计划经济体 制又把人们限制在单位中。当人们处在一个流动频繁的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沟通手段开始失效,在动起来的人群中,建立 起一种无形的纽带。
因此在1993年邮电部门解除对寻呼业务的垄断后,寻呼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种需求反过来又进一步加 剧了陌生人社会的形成速度。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有事,你呼我”成了“你吃饭了吗?”之后的第二句具有象征意义的口头禅。BP机要不 时地响,那叫人脉旺,如果是半天不响,就会犯嘀咕,是否机子出了毛病?直到自己拨通后听到BB、BB的三次追呼,方才 踏实。寻呼机的价格,经历了一个从几千元的奢侈品到几十元的大众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陌生人因为利益的关联 聚集在一起,这为后来第二代即时通讯工具塑造公共舆论空间埋下了伏笔。
在BP机时代,人们大都是因为私利联系在一起,但到了以手机和QQ、MSN为代表的第二代即时通讯工具时代, 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因为公共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便利条件。手机和网络为人们搭起了一个移动的公共平台,创建了一个又一个“ 准熟人社区”。短信群发,在某些公共事件中无意中发挥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公共舆论力量。以QQ和MSN为代表的点对点的 即时通讯工具,在互联网上不断延伸,聚集了更大的公共舆论力量。曾经的寻呼机,在改革开放后短短的历程中,成为地道的 “古董”。毫不夸张地说,即时通讯工具的成长,就是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见证的是这样一个离散又聚集的社会。
没有任何框架可以框得住技术的升级。
作为第一代即时通讯工具,寻呼机也试图不断地创新,但它并未超越固定电话这种基础工具的束缚,总是想着以之为 基础并为它寻找周边设备和补充设备。最终,BP机的改良性创新思维最终被移动电话这种更具巅覆性的创新思路打败。
这一点对社会层面的改革逻辑也不无启发———改革的目标应该具有前瞻性,而不是囿于修修补补,正如你不能预想 今天的技术平台明天还会流行。
□王尔德
一日三十年8月5日
●索罗斯攻击港元
1998年以索罗斯为首的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联手,同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在汇市、股市、期货市场斗法,双方投 入巨资“激战”约两周时间,以港府胜利暂时告一段落
●百度进军纳斯达克
2005年百度成为第一家入选纳斯达克成份股的中国公司,其股价在上市第一天就疯涨353.85%,缔造了2 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五年间纳斯达克IPO首发上市日涨幅最高的纪录
温故知新
寻呼台兼并用户被“转赠”
寻呼机又得换台号了。去年底刚换了一次,原因是笔者原来“购买服务”的那家小寻呼台被国内有名的大台“华能台 ”兼并。这一转,不仅号要换,连呼机也得换,据华能台称,能与其频段相适应的呼机只有几个特殊品牌,大家必须将原来的 呼机无偿上交他们,台里再以“优惠价”为大家提供新呼机。为了不影响日常交往,笔者同其他几百名被“转赠”的消费者一 道,忍气吞声接受了这份不公平的交易。
然而事隔一年余,又换号了!打电话询问寻呼台,接线小姐说:这是台里规范管理、适应竞争的需要。怎么个规范法 ?小姐支吾不清,更无歉意。和同事们谈及此事,大家安慰我说,没见有些汽车俱乐部、美容连锁店、健美俱乐部分分合合, 先前发的“会员卡”全成了废纸!你没被彻底悬空,还算幸运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竞争已成寻常事,怎么有些消费者反 倒成了所谓市场竞争的“受害者”?随着市场规则的完善、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消费者不会总那么无奈。企业千万不要等到被 消费者抛弃、关门大吉那一天才说:哦,我错了。
□寒小
摘编自2001年11月30日第9版《别把消费者“悬”起来》
那时流行
山地车
流行时间:上世纪90年代初起
流行指数:★★★☆☆
1977年美国旧金山,一群热衷于骑自行车在山坡上玩乐的年轻人设计制造了山地车。
这种车采用宽胎直把,有前后减震,以及即使在陡峭的坡道上也能畅快地骑行的变速器。
山地车在中国流行始于上世纪90年代,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山地车爱好者最初并不是出于对越野的喜爱,而更多的 是出于对时尚的追寻。
山地车适宜爬坡和崎岖不平的路面,但在平坦的城市路面上,就显得车身偏重,转向不算灵巧,但是无数城市少年仍 趋之若鹜。他们头戴耳机,腰挎“walkman”(随身听),一身牛仔装,脚踩山地车,猫着腰骑行于大街小巷。偶尔一 个急刹跨车斜立,即便刹车声多少有些刺耳,也丝毫不妨碍赢得路人艳羡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