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83期:公务员招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5日14:41  新京报

  -新观察

  公务员制度彰显社会进步

  在所有职业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公务员都是“香饽饽”,不仅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而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中坚力量之一。也因此,各国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对公务员录用的公正性和公开性也格外强调 。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革新和完善,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从“卷子”替代“条子”招录方式 的变化,从“干部”到“公务员”的称谓变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不仅提高了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也改变了公务员的知识结构 和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意味着中国行政管理的日益国际化。

  建立公务员制度,旨在消除“大锅饭”、“官本位”、“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论资排辈 ”、“暗箱操作”等旧的传统陋习,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法制的观念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

  公务员制度的确立,首先是从法律上确立了公务员的职责,即公共事务的服务者,其次是进入全新的录用程序和方法 ,即通过考试向全社会公开招考,所有公民都享有考公务员的平等地位,没有特殊和特例,也不管职业背景和社会阶层如何。 1994年8月,国家人事部组织了30多个中央级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首届招考,被媒体称作“万人赶考公务员”,此后, 公开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的“五公开”制度在全国推广。要想当公务员,你就必须参加“玻 璃房子里的竞争”,领导的条子就此作废。

  到1998年底,国家公务员制度入轨工作基本到位。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将公务员队伍分为 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大部分加以建设,并进行入职培训、出国培训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入职的公开 性和就职的专业化。

  与传统的干部制度相比,公务员制度注重德才兼备,尊重个人志愿。在入口处,公开考试录用;在“楼梯口”处,引 入竞争上岗制;在出口处,实行辞职辞退,并加之在考核、培训、奖惩、工资福利等方面都用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破除了人 治管理,实现了初步的法治化。

  □白烁

  “卷子”代替“条子”,公务员招录关后门

  1994年,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消息一出,很多老百姓不敢相信,没有关系,没有推荐,光凭考试就能 “端上铁饭碗,吃上皇粮?”不光是老百姓,一些国家机关也对这种制度存在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卷子”代替了“条子”,“考官”代替了“跑官”,公务员考试制度至今已走过了十几年,“凡进必考”的制度写 入了《公务员法》。

  程连昌,原国家人事部常务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领导小组组长,亲身经历了公务员考试制度确立和实施的全 过程。

  2008年8月14日,作为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倡导者和缔造者,他感叹,“凡进必考”封住了后门,“这种制度确 立不容易,还要坚持和巩固”。

  “凡进必考有利废除暗箱操作”

  新京报:考试录用就能把住入口吗?

  程连昌:这种考试包括一套完整的程序,首先政府发布招考公告,有什么职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向社会公开, 而不是像老模式那样只有几个人知道。接下来的考试,是“凡进必考”,想当公务员就要考试,没有特殊和特例,这有利于遏 制一些机关存在的一切不良风气,废除了递条子、找关系等暗箱操作。考完之后还有审核,择优录用,结果也要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监督。

  这样就能较好的把住入口,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就像老百姓说的“玻璃房子里的竞争”。

  新京报:这种考试录用公务员是不是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

  程连昌:在推行考试制度前,我们也注重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英国、美国、加拿大,还有香港等地区的。在 英国交流时,人家就说考试这种录用方式,中国是老祖宗,古代就有科举考试,国外公务员考试也是向中国学习的。

  应该说,相比国外,目前我们实行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形式上雷同,内容上我们更丰富,特别是能力测试的内涵 更丰富一些。

  新京报:初期推行考试录用,在一些国家部门有没有阻力?

  程连昌:当时有一种观望的态度,对于考试录用这种形式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人抱着看一看的态度。是不是 奏效,关键看两点公正和唯贤,这是人事上最重要的两点,就怕搞关系等操作。

  为此,1989年,人事部在6个国家部门和两个地区(深圳和哈尔滨)实行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试点,先在小范围内 试试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耿小勇 实习生郝希良北京报道

  一日三十年--08.08.19

  ●中尼恢复外交关系1996年中国与尼日尔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同尼日尔于1974年7月20日建交,后由于尼 日尔同台湾当局建立所谓“外交关系”,1992年7月30日两国中止外交关系

  ●三江源保护区成立2000年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三江源地处青 藏高原腹地,是中国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湿地,是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

  考生故事

  “做梦一样端上了铁饭碗”

  提起1994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张涛(化名)说“当年就像做梦一样端上了铁饭碗”。

  这名出生在山东农村的小伙子,高考给了他到北京读大学的机会。1994年,张涛大学毕业,那时的大学生找工作 大多还是靠分配。毕业前,他的一名同学就说已找好了关系,能去国家机关。“真的很羡慕。”

  考生咨询“是不是真的”

  张涛说,父母都是种地人,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从小就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能“端上铁饭碗,吃上皇 粮”。那时,国家机关一般都是通过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渠道引进新人,“要有关系,要学校推荐”,这对于没有丝毫背景的张 涛很难,按照分配,他准备去一所学校教书。

  1994年7月30日,人事部宣布将组织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首届招考,这一消息通过媒体传出。张涛跑 到咨询点,看到围了很多人,“像我一样,都是问这是不是真的,招考正式的国家干部”5笔?天时间内近14000人咨询 ,被媒体称为“万人赶考公务员”。最终4400人正式报考30余个国家机关的490个名额。

  张涛把这一消息告诉父母,他费了半天劲才解释清楚公务员就是老说法中“工人、农民、干部”中的“干部”。他回 忆,父亲说咱家跟乡长都不认识,考国家干部能行吗?张涛坦言,不光是身为农民的父亲,就连受过教育的自己心里也打鼓。

  录取当天做梦自己被骗

  笔试、面试、张涛一路走过来,得到录用通知的那天,晚上做梦还惊醒了一次,“梦见自己被骗了,这不是真的。” 他说。父母得知儿子当上国家干部,“高兴得直哆嗦”,还特意去祖坟烧了次香。

  张涛称,那位找好关系的同学,因政策变了,最终没有考过,没能进入国家机关。

  一场考试改变了一生。如今,张涛从科员变成了处长,工资从六七百元涨到五六千元。虽然不是同学中挣钱最多的, 但他很满足。

  □本报记者耿小勇

  那时流行

  《我爱我家》

  流行时间:1993年起 流行指数:★★★★☆

  1993年,120集《我爱我家》开播。这种叫做情景喜剧的舶来物用密集的俏皮话,把市井生活中对严肃的调侃 与消解搬上了最大众的媒体。

  这部中国情景喜剧的诞生之作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它透过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亲朋各色人等 构成的社会横断面,人物各有特色,反映了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展示了一幅改革大潮中普通人生活画卷。爱说官话 的傅老爷子,乐于走穴的鼓书艺人和平,满脑子新想法的小学生圆圆……剧中每个人物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如今,《我爱我家》仍时常被重播。重看经典,观众收获的不仅是笑声,还有那种会心的怀旧体验。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