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88期:首发商业卫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5日14:41  新京报

  总第188期[1988年8月中国航天部门广泛寻求合作机会,1990年4月7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商业卫星 [亚洲一号]]

  一日三十年——8月24日

  ●四所军校移交地方办学

  2004年原隶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的第一军医大学、军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和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医 学院等四所军队院校,开始转隶移交地方办学。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为进一步裁减军队编制员额,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 路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

  2004年中国气象局公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自即日起,台风、暴雨、高温等11类突发气 象灾害预警信号将向全国发布

  “亚洲一号”发射曾比原定时间晚两天

  8月19日,提及18年前“亚洲一号”商业卫星发射的往事,陈寿椿依旧十分谨慎,“事情虽然过去很多年,但还 有很多涉密不能说。”陈寿椿,航天部科研局原总工程师、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实施“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服务 事项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的成功,震惊了国际航天界,它向世人宣布,中国是继法国、美国之后,第三个步入国际商 业发射市场的国家。”陈寿椿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自豪之情。

  与陈寿椿一样自豪的,是当时的项目经理张浩青。

  如今66岁的老人,对当年的往事如数家珍,整理的简报本里全是关于“亚洲一号”卫星的报道,“如果没有改革开 放的大环境,发射商业卫星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市场化让中国航天人学到了太多”。

  曾经一直关着门搞研究

  无论是张浩青还是陈寿椿,对当时中国航天人所受的保密教育都记忆犹新:不只对外保密,对内也保密。

  张浩青记得,解放30多年一直是“关着门”搞研究,对内服从组织分配,火箭技术绝对保密,科研经费全靠国家财 政拨款维持,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也都由国家制定;对外,多年不与国际交流,也从没考虑过运载火箭技术可以进入国际市场。

  保密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航天业不为外界所了解和接受。

  张浩青至今还记得这么一件事。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航天部驻美首席代表黄作义出席一次国际交流会,一名外商居然问:“你们的火箭整流罩是 用竹子做的吗?”1984年春,长征3号火箭把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那是长征火箭系列的第10次发射, 表明我国已拥有发射国际商业卫星的能力。

  对内对外都严格保密的状况,慢慢开始“解冻”。

  1986年,航天部科研局和保卫部门一起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个文件,规定了哪些可以讲,哪些可以让用户参观。

  在张浩青的记忆中,当时航天部里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但研究出来了的成果却因生产过剩而被迫积压报废”。在市 场化大潮冲击下,有些科学家已经按捺不住,想把自己国家造的火箭拿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美法卫星发射失败带来契机

  陈寿椿当时和同事黄作义做出了一个设想,用中国人的火箭发射外国卫星。与其靠政府财政生存,不如给别人发射卫 星填补科研经费。

  不过,当时科研局里意见不一致,有领导甚至认为走商业化道路是不务正业。

  早在1984年秋,陈寿椿就以个人名义向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刘纪原和宋健提了一个建议。

  他事后还记得,建议的内容是:“我们的长征3号火箭已有能力发射外国通信卫星,我们应该开放。”“当时的刘、 宋副部长都很快做了批示,表示同意。宋健同志的批示我至今记忆犹新,‘完全赞成’。”陈寿椿说。

  而在此期间,国际航天界也发生了一些悲剧。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丧生,美国政府宣布航天飞机退出 商业发射。同年5月,占世界商业卫星发射份额30%的法国“阿里安号”火箭发射升空时发生爆炸,毁掉了两颗通信卫星。

  “事故发生后,将近一年,世界商业卫星发射出现了真空。国际市场上运载火箭奇缺,长征火箭连续成功发射引起了 西方的注意。”张浩青说,中国航天工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快来了。

  1986年夏天,国务院常务办公会在中南海召开。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之外,还包括航天部及长城公司的相关领导。中心议题是中国的航天技术 能不能对外开放,能不能按照市场规则对外提供发射服务。

  会议最后做出决定,中国航天业不仅要市场化,而且要对外开放。

  服务重点放在第一世界而非第三世界

  中国火箭发射商业化的相关工作,从此开始。

  不过,中国独立自主研究航天技术,二十多年来,没有参加过国际航天活动的诸多条约和公约,和国际市场之间根本 无法接轨。

  1986年7月,航天部在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成立了宇航部,负责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我们首先要为第三世 界国家发射卫星作出贡献。”陈寿椿说,当时中国航天人都这么认为。

  但第三世界国家的航天技术基本上处于萌芽状态,商业卫星必须向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从美国采购。

  “事实告诉我们,搞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绕开美国和欧洲是不可能的。市场开发的第一轮,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事后 陈寿椿曾这么总结。

  经过多次出国调查,陈寿椿和同事们认识到:“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第一世界,而不是第三世界。”

  1987年底,宇航部驻美国办事处在洛杉矶成立。

  1988年8月起,宇航部开始通过美国办事处广泛联系各国客户,将外国的卫星生产商请到北京,向他们介绍情况 ,寻求合作机会。

  “亚洲一号”发射合同颇费周折

  正在中国航天寻找商业化的突破口时,“亚洲一号”卫星进入了视野。

  “亚洲一号”卫星,前身是美国休斯飞机公司设计制造的WestarⅥ人造卫星。

  1984年,WestarⅥ由太空穿梭机发射,却未能准确进入轨道。当年11月,美国太空人展开“卫星拯救行 动”将该枚卫星收回并交回制造商。

  休斯公司发觉这枚卫星性能仍十分优良,决定将其拍卖。最后,该卫星被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通信公司(由中国 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英国大东电报有限公司和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合资建立)购买,经过改良后成为亚洲首枚区域通信卫星 ,命名为“亚洲一号”。

  “在亚洲卫星公司购买该卫星之前,曾经有四五个潜在买主,我们都逐一进行了谈判。其中两三个也签署了订座协议 ,付了订金,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签订发射服务合同。”陈寿椿回忆说。

  1988年12月,中国成了“国际航天俱乐部”的成员。中国的空间活动正式与世界接轨,不再是外国人眼中游离 于国际规范之外的“非法个体户”了。

  值得一提的是,荣毅仁当时是亚洲卫星通信公司股东之一,他明确表示“亚洲一号”卫星要用中国火箭发射。他的这 一主张,也得到了另一位股东李嘉诚的支持。

  1989年1月23日,“亚洲一号”卫星由中国火箭发射的合同,就此签了下来。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褚朝新实习生赵岩北京报道

  -新观察

  积极参与竞争出路就在前方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是中国运载火箭首 次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自此之后,中国越来越多介入国际市场,并已成长为一个为世瞩目的航天大国,在载人航天、月球 探索等领域全面开花结果。

  中国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度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重,航天工业也是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业之一。 这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就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也使关系民生的一些产业领域受到限制。

  到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围绕走什么样的工业化之路、重点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曾发生过不少争论 。后来考虑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的现实,选择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以此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这一选择考 虑了中国的人力、资源低成本优势,有效促成了近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然而,一个国家如果不直接瞄准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壮大自己的话,就不太可能拥有发展后劲。因为人力、资源等生产 要素,不可能长期维持低成本状态,技术才是一个国家获得长远发展活力的关键性力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航空、装备制造等重要领域进展缓慢,只有航天工业仍保持了以往的发展势头。这是中 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为数不多的亮点。

  这种投入无疑值得也是必要的,航天技术和产业,是21世纪决定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

  不过,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领土大国来说,仅在一两项重要技术领域可与世界先进水平一比又是不够的。“亚洲一 号”的发射,提示中国要在高新技术领域更多参与世界竞争。在今天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都已上升的情况下,积极推进 产业升级,努力提升技术和产业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更多的前沿技术和产业领域取得突破,中国的长远发展才 能真正夯实基础。□程亚文

  温故知新

  “这颗星是中国心”

  据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我国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成功的喜讯,在首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

  在阳光融融的清华园,清华大学材料系学生吴仲林高兴地对记者说:“4月7日晚,放电视的宿舍里挤满了同学,大 家都等待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随着‘亚洲一号’的发射成功,宿舍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是我入校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 热烈的情景,真是太痛快了!

  它表明中国人有能力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亚洲一号’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是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结出的硕果,他们默默无闻的实干精神很值得我们当 代大学生学习。“工程物理系硕士生杨纯、热能系硕士生王勇告诉记者,”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对同学们鼓舞很大, 很多同学要求重播录像。大家也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在奋斗者的行列里有许多是清华大学的校友。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学生陈东东、林建荣说,我们觉得全世界中华儿女都在翘首注视着这颗星,它就是中国心啊 !

  ——摘编自人民日报1990年4月12日第2版

  那时流行

  “两弹一星”精神

  流行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流行指数:★★★★☆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诸多“精神”中的一个。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精神象征了中华民 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

  “两弹一星”精神,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创建一流大学”、 “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资讯产业”等。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