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24期:恢复军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0:02  新京报

  恢复军衔:和平时期不设元帅

  1988年9月1日,邓小平签署命令状,授予刘岩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当时他是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研究员,与 他一起被授予将官军衔的共有1452人,这标志着解放军结束了自1965年以来长达23年的“无衔期”。

  刘岩1932年生于山西,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他是中尉,1960年晋为上尉,1963年晋为大尉,本 以为可以按部就班的晋升下去,不料1965年取消了军衔制度,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他已56岁。

  “能授个将官军衔当然比较理想,但我们当时真的看得很淡,想想革命死了多少人,活下来的都是幸运的。”76岁 的刘将军说。

  刘岩还是恢复军衔制度的参与者,作为军事科学院军制部干部制度研究小组的兼任组长,列席过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 的重要会议。

  “恢复军衔制度,需克服的难关一个接着一个,从1980年总政治部组织工作班子拟制《军官服役条例》草案,到 1988年新的军衔制实行,经过了八年时间”,刘岩回忆说。

  没有军衔官兵难辨

  “文革”后中央军委提议“恢复军衔制”

  关于恢复军衔的起因,有段见诸文学作品的故事,说是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部队有次走到一条狭窄 的公路,战士挤作一团,互不相让。

  一个自称师长的人站出来维持纪律,结果士兵不听他的,因为都穿着一样的军装,没有军衔明朗的等级标志。这让远 在北京的老帅和老将们觉得该结束没有军衔的现状了。这一年,总政治部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恢复军衔制”。

  事实上,随着“文革”结束后军队正规化目标的提出,加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人民解放军的对外交往多了起来,1 980年3月,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我们出国去,人家有军衔,我们没有。无论官兵,军装上都是‘一颗红星,两 面红旗’,很难与对方进行对等的谈判和交流”。

  1980年,开始制订《军官服役条例》,其中的第二章是军官军衔的立法条款,刘岩的干部制度研究小组派员参加 了总政的这个起草小组。

  刘岩说,两年后,中央军委正式作出恢复军衔制的决定,但横亘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军队的遗留问题很多,如体制不 顺、干部超编、年龄老化、官兵比例不合理等。

  军衔研究专家、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学术部的研究员徐平是刘岩的学生,现为大校衔,当时在总后工作,他说,针对 上述情况,中央军委决定在精简整编之后再进行恢复军衔的工作,1982年起,军委撤销了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将炮兵、 装甲兵、工程兵划归为总参二级部,并对军、师级领导班子进行大幅调整。

  新军衔不设元帅

  邓小平:衔级要简单,最高设到上将

  中央军委作出恢复军衔制的决定之后,1983年5月19日决定成立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开国上将萧克、杨得志 等5人为小组召集人。

  刘岩说,小组的任务之一就是修改《军官服役条例》,当时许多人不主张设高衔,也就是不设元帅和大将。

  到上世纪80年代,在战争期间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不少已经离世,在世的年事也高,不在授衔挂帅之列。当时 在位的军以下干部大多都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军功无法与战争时期的将领相提并论。

  当时,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三位1955年的开国元帅还健在,1955年本该授元帅军衔的邓小平还在军委主 席的岗位上。刘岩记得,起草《军官服役条例》的人在最初的草稿中还是写上了元帅和大将的设置方案,“虽有不同想法,但 不能不写。”最后邓小平一锤定音:“和平时期的军衔等级要设得简单一点,最高设到上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的17人中,有10人是开国将军,另7人中有5人是1955年的校官,2人在1964年晋升少将。洪学智是1955年 的上将,他是解放军中唯一一个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

  “一级上将”设而未授

  中央领导带头不受衔,“一级上将”6年后取消

  1988年的新军衔制取消了高衔,但也考虑到如果遇到特殊时期,军委主席需要设衔怎么办的问题。

  徐平说,考虑军委主要领导的衔应高于其他领导,便设了“一级上将”的军衔,也有人说那还不如设大将,但设大将 的国家一般都有元帅,而中国已经明确不设元帅了,所以1988年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军委主席、副主席的编制军衔 为一级上将。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钱昊平北京报道

  -新观察

  军衔不仅是一种荣誉

  20年前的那个金秋,在中国军事史上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度。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军队都实行军衔制度,军衔制是军队为明确军中指挥关系、激励士气而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 有效的军队管理制度。军衔既可以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开始实行军衔制,1965年,实行了10年的军衔制被取消。

  1980年,邓小平提出军队“要搞军衔制”,经过长达8年的准备,1988年,时隔23年之后,人民解放军结 束了没有军衔制的历史。

  军衔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特殊荣誉,是对军人这一特殊职业的精神报偿;第 二,军衔是明朗化的军人等级体系,有助于严格军队的等级制度;第三,以衔级体现军人的全部劳绩贡献,作为确定军人物质 报偿的重要依据。

  说起军衔,很多人觉得就只是军人肩膀上的杠和星。其实,那只是军衔的外在标志。

  军衔制作为重要的军事制度,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军衔等级设置、职务编制军衔、军衔的授予和晋升、军衔服役年 限、军衔与军人物质待遇关系等。

  自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以来,已经整整20年了。新的军衔制度在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在严格军队等级制度 、调整军人利益关系、增强军人荣誉感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军衔制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影响 了军衔功能的发挥,军衔制度的内涵还可以更加完善。

  在军衔的诸多功能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以衔级体现军人的全部劳绩贡献,作为确定军人物质报偿的重要依据。以 军衔作为确定衡量军人待遇的基本依据和主要标准,比用职务兼代衔级功能更为科学合理,这也是军衔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 。也就是说,军衔不仅是一种荣誉,不仅是一种等级标志,更重要的还是衡量和确定军人待遇的尺度。

  可喜的是,新军衔制度存在的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对一些细节有所考虑,如重视授予和晋升军衔的形式, 增强军衔的荣誉感;调整个别军衔等级,使职衔对应更加合理等。

  随着人们对军衔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条件的进一步成熟,将强化军衔的基本功能,把军人物质待遇和军人的劳绩总合有 机统一起来,使精神报偿与物质报偿挂钩,充分调动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军队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徐平(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研究员)

  军职与军衔

  根据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中 央军委主席不授予军衔,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总参谋长、总政治部 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一日三十年9月29日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受公审

  1980年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成立最高检特别检查庭和最高院特别法庭,检察、审判林彪、江青反革 命集团主犯。同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10名主犯进行公开审判。1月25日 ,判处江青、张春桥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处王洪文无期徒刑;对姚文元、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 腾蛟分别判处不同刑期的有期徒刑。

  ●龙羊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1987年黄河上游“龙头”工程———龙羊峡水电站第一台发电机组并网发电。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 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龙羊峡进口处,是黄河上游已规划开发的15个梯级电站的第一个。

  温故知新

  军衔评定不争名利不闹情绪

  北京军区某师千余名志愿兵在军衔评定工作中,经受住了考验,不计名利,讲奉献。最近,全师有40名志愿兵因工 作出色被树为典型。

  该师是技术性部队,志愿兵是这支部队的骨干力量,许多志愿兵还担任着干部工作。而军衔评定后,志愿兵将要脱下 军官服,换上战士装,待遇上也将与干部拉开较大距离。师领导担心志愿兵会因此产生悲观情绪和失落感,于是适时进行了荣 誉观和事业心教育,使志愿兵对自己的“降格”有了正确的认识。曾被军区树为“自学成才标兵”的直属队志愿兵于乃利,被 评为专业军士后,他说:“当初改志愿兵就是自己情愿留在部队工作的,我们没理由争名闹情绪”。坦克团修理连志愿兵刘万 良母亲病逝,他忍痛接受了赴内蒙古大修车辆的任务。

  事后他说:“要是在平时,说什么我也要回家参加母亲的葬礼,但在这个关口上容易被人误解,影响大家的情绪。” 目前,“不穿干部服,照样尽义务”在这个师志愿兵队伍中蔚然成风。

  摘编自1988年9月13日第4版,原题为《某师千余志愿兵正确对待评军衔》

  那时流行

  咖啡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流行指数:★★★★☆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人经济条件的快速好转,曾经被视为资本主义腐朽享乐的咖啡厅,开始现身内地的大都市 。背靠一把舒服的椅子,桌上放一杯咖啡,坐在弥漫着新鲜咖啡豆香气的咖啡屋里,成了人们遐想羡慕的生活方式。“美酒加 咖啡,一杯接一杯”,邓丽君演唱的《美酒加咖啡》更加煽动了人们的向往之情。

  20多年后,咖啡文化逐渐蔓延开来,成了“小资”炫耀情调的最佳艺术饮品。幽静的环境,飘香的苦中带甜的滚烫 的咖啡,流连在追求格调和意境的“小资”们不亦乐乎。“我不在办公室,就在咖啡厅,我不在咖啡厅,就在去咖啡厅的路上 ”,这句关于咖啡的时尚名言,更是让“小资”们欢欣鼓舞。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