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上海电影节到今年已举办了11届。形式上看,它跟世界上其他知名电影节并无二致———鲜红的地毯、熠熠的星光 ,一应俱全。
甚至上海电影节吸引到索菲亚。罗兰、苏菲。
玛索等众多国际明星,不仅已尽心尽力,而且也对得起众人了,包括领导、从业人员,还有影迷。
1978年以来,中国电影走了一条很不平坦的道路。从《苦恋》挨批,到《庐山恋》、《小街》饱受争议,既有《 少林寺》等商业电影的票房神话,也有《红高粱》被指责“贩卖丑陋”,中国电影的大门在跌跌撞撞中逐渐开放。而电影这一 艺术形式,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电影浪潮以来,就被看成重要的思想宣传载体,它在开放过程中承担的责任不言而喻。所以 ,上海电影节的出现,能够让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与狼共舞”,这一事件本身,对中国电影史,甚至改革开放三十年,无疑 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既然是国际A类电影节,就避免不了与其他国际电影节的比较与竞争。通过比较才会发现差距所在,才能促使上海电 影节这一国际电影节里的“后生”更好地成长。电影节不仅仅是明星云集,不仅仅是作秀,一个电影节最关键的功能是伯乐, 要去发掘千里马,然后推荐给公众,至少是关心电影的圈子。且看欧洲三大影展,戛纳电影节发掘了伯格曼、费里尼、安东尼 奥尼等大师,柏林电影节推出了伯格曼、黑泽明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师是靠这几个平台捧出来的。当然,还有奥斯卡最佳外 语片,它虽不是电影节,但在最佳外语片奖项的初创阶段,它展现的慧眼一点不亚于欧洲三大影展。
当一名影人功成名就时获得影展的认可,那不算稀奇,刻薄地说,那叫做偷懒;把奖项颁发给一流影人事业下坡后的 二流作品,那更属于阿谀奉承,只会伤害影展的品牌。
回头再来看上海电影节,这11届所评出的作品不能算差,但坦白说,缺少闪光点。作品含金量不高,最多只能算是 优秀之作。无论是作为慧眼还是作为跳板,上海电影节对电影艺术的实质性帮助依然显得单薄。
当然,你可以说,上海电影节虽是国际A类,但毕竟不能跟欧洲三大平起平坐,况且,我们现在不是盛产大师的年代 。其实,欧洲三大并非起步就是老大,早年都走过弯路。电影节的江湖地位是自己打造的,不是某个政府、组织或电影上帝授 予的;其次,任何时代都有大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能多一些,但当你看到《上帝之城》、《爱情是狗娘》这类影片时,不 觉得眼前一亮吗?如果要等到人家被唤作大师时再去求作品,那就晚了。远的不说,整个上海电影节的历史,涵盖了贾樟柯、 李杨等人的起步,如果连自己家门口有大师潜质的影人都看不准,怎么可能指望发掘外国的明日之星呢?
当然,我们的国情不一样,我们不能只看艺术,必须兼顾种种艺术外的因素。作为国际电影节,上海电影节已尽量远 离紧紧遏制国内其他电影节的各种力量。它发展到今天的确不容易,幕后人员想必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只要参观一下附属的交 易平台,浏览一下获奖名单,不难发现,要成为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前面的路还很长。□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