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54期:内地香港签署CEPA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9日10:13  新京报

  总第254期【204年10月《CEPA补充协议》签署,此前一年,内地与香港签署首项自由贸易协议CEPA 】

  经济低迷,速签CEPA助推香港

  2004年1月1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6年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E 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简称CEPA)正式实施。

  CEPA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部分。其中,货物贸易部分规定,内地自2004年1月1日 起对273种香港产品实行零关税,不迟于2006年1月1日对全部港产品实行零关税。

  “CEPA的实施,标志着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的新起点和里程碑,为 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融合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昨天,曾参与CEPA前期准备和协商工作的香港总商会前总裁翁以 登接受本报专访时说。

  困中求变

  商界提议建内地香港“自由贸易区”

  新京报:2001年12月19日,董建华赴京述职时,提出内地与香港特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安排的建议,获得中央 政府原则同意。

  翁以登:当时是中国马上要加入WTO,而金融风暴刚过,香港经济不太好,信心不高,情绪低迷。香港商界不少人 担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影响香港,是不是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的中间人的角色就没有了?外资直接进入内地,不需要香港 了?

  新京报:作为当时的香港总商会总裁,有没有成员向你反映这类问题?

  翁以登:有啊,很多。

  新京报:你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

  翁以登:有一次我上电台跟一个学者辩论,他说香港完蛋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没饭吃,还说虽然现在领先可 是十年后内地追上了。我就反驳说,如果你担心领先让别人追上的话,那你自己要工作才行啊,你不能整天借酒消愁,不采取 措施。

  新京报:所以就开始想一些办法?

  翁以登:对。在我们总商会有四千多会员,能听到各种声音,总商会把会员组织成九个小组,然后给他们提问题:中 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个对香港将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怎么自我改进?最后会开了三四个月。

  新京报:达成了共识?

  翁以登:讨论过程中就浮出来一个“自由贸易协议”的概念,在WTO里面有一个自由贸易协议,准许两边或三边四 边有个自由贸易协议,全世界有很多这种自由贸易协议,最出名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当然欧盟也是一个,所以大家就和他 一起讨论。

  新京报:考虑内地方面的因素了吗?

  翁以登:港商跟内地方面关系很好,那时候有一些港商到中央政府、广东、深圳要求优惠。但是,有些是违反世贸协 议原则的,而且世贸组织对中国盯得也很紧,在日内瓦会被起诉的。

  新京报:签订自由贸易协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翁以登:是啊。如果有了自由贸易协议,把一些优惠条款写入协议,香港作为世贸一个成员,跟内地协商一个自由贸 易协议,这个是世贸允许的。

  新京报:“自由贸易协议”概念的提出,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翁以登:可以这样说。然后我们就写了一本书:《中国入世贸对香港商界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一页有一个附件,就 是自由贸易协议的建议。

  寻求支持

  副总理赞许好创意,中央原则同意

  新京报:对于建“自由贸易协议”的建议,特区政府有什么反应?

  翁以登:在2001年初,香港总商会写了一封信给董建华,他很有兴趣。我就跟总商会的主席一起去见他。很巧合 ,总商会的主席董建成是他的弟弟。我们一起在港督府吃饭,席间他问我们,这个建议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我们就解释给他听。

  新京报:董建华特首很重视你们的建议?

  翁以登:是啊。香港自由贸易协议方面的专家不是太多,正好我们总商会有一位WTO方面的专家,自由贸易协议是 WTO里的一种安排,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新京报:自由贸易协议的确太专业了。

  翁以登:嗯,我们就举了一些例子,自由贸易协议不是香港与陕西、四川、新疆等省区去签,而香港是作为一个WT O的成员与另一个WTO的成员到内地去签。

  新京报:香港跟广东地区的经济往来密切,担心会有冲突吗?

  翁以登:是的。董建华先生当时也问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有了内地与特区的自由贸易协议,广东跟香港的经贸往来就 更加便利了。

  新京报:香港民众有什么反应?

  翁以登:当时,商界与媒体都还有兴趣,可是老百姓对这个还不是太了解。香港特区政府里面,虽然董建华比较有兴 趣,但有些人有些疑问。

  新京报:为什么?

  翁以登:他们认为香港一直是开放式的经济,香港本身是没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全世界一百多个自由贸易协议,没有 一个与香港有关。

  新京报:从2001年初到年底董建华赴京向中央提出,内地与香港特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这期间,跟中央政 府沟通过吗?

  翁以登:从2001年初开始,总商会就不断推广宣传“自由贸易区”这一概念,在传媒,在电视上讲。

  当时,我们有不少机会去中央政府去见一些官员,像副总理、商务部部长等,见他们也会经常地提起。

  我记得,那时候跟一位副总理谈过,他认为这是很有创意性的想法,包括后来再见面他也赞扬了CEPA.到200 1年底的时候,建“自由贸易区”的建议获得了中央的同意。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 徐春柳 实习生 陈旺 北京报道

  -新观察

  内地和香港的共荣与共赢

  CEPA的签署是香港和内地的共同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香港和内地都是WTO的成员 ,又是一国两制的国情,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下,香港和内地如何实现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问题。

  但是,在香港和内地的共同努力下,CEPA提供了一条逐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路径。而CEPA签订之后,经过五 次补充,推动了香港和内地之间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给香港和内地都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首先是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影响。在CEPA实施三周年的时候,香港特区政府进行了一轮CEPA经济 影响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企业认为CEPA对香港经济及他们的行业有利。三年中,CEPA在香港带动了超过五十亿 港元的额外投资,创造了三万六千个新职位。

  在香港的三百多万就业人口当中,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约五十万人。作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由于C EPA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旅游,为解决香港的就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受益于CEPA中内地与香港合拍影片视同国 产影片的规定,香港电影产业在经历下滑之后重新辉煌,2006年内地票房前10的影片中,7部为合拍片。到2007年 ,合拍片数量已经突破40部。

  当然,CEPA签订,内地也获益匪浅。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大国,但在金 融、会展、广告和特许经营等服务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CEPA关于开放服务业的规定,为大陆对W TO其他成员开放服务业提供了提前适应期。而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拥有大量具有国际水准的服务业企业 和人才。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失去成本优势的今天,引入香港的服务业,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的产业转型,提升我国服 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CEPA也给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内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开阔视野,提供更多精神需求的机会。香港个人游的 开放给了许多居民更多的旅游选择,而香港教育业、电影业与内地的开放合作,让内地居民有机会接受更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和 获得更丰富的视听娱乐产品。

  总之,CEPA是香港和内地发展的共同需要,也是香港和内地在经贸合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这项创新为香港的 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更加巩固了香港在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内地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发展 平台,CEPA将继续为香港和内地的发展发挥长远的积极作用。

  □周城雄(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博士)

  温故知新

  市民盼CEPA零关税港货

  本报讯北京市日前决定在蓝岛、赛特、丰联和中复4家商场开设香港零关税产品专柜或专卖店,引起市民极大关注。

  零关税商家之一的蓝岛大厦总经理黄豪认为,商品的丰富需要一个过程,近期消费者能买到的商品并不多。据他透露 ,蓝岛大厦主要选择服装、珠宝首饰、营养药等产品。

  来自海淀区的李先生常去香港讲学,不时要给朋友带些珠宝首饰回来。他说,香港珠宝首饰进入内地原来要收取较高 的关税。

  零关税商品进入北京市场后,在北京买和在香港买就是一样的,再也不用那么麻烦了。

  很多受访者表示,CEPA实行后,香港商品价格低廉了,会给市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同时,北京商品市场的种类更 加多样化,市民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多。除此之外,黄豪认为质量也有保证。据悉,消费者在购买高档商品时较为注重品牌的附 加值,而零关税产品多为香港的知名品牌,质量能让人放心。

  来自宣武区的邵颖在蓝岛大厦的珠宝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CEPA实行后香港的珠宝价格低、款式多样、工艺上可 能也比较时尚,她希望能早日在北京市场买到零关税香港商品。

  邵颖对来自香港的专业型服务充满期盼。据悉,购买高档大件商品的顾客多有这个愿望。来自朝阳区的董先生则认为 ,如果商品进来了,售后服务也应当跟上。

  ——摘编自

  2004年1月12日第14版

  一日三十年——10月29日

  ●谢军摘得国际象棋“皇冠”

  1991年中国棋手谢军击败苏联棋手齐布尔达尼泽,获得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这是第一个非苏联籍的女子国际 象棋世界冠军。

  ●三峡枢纽工程获准实施

  1993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查获批准。 按照1993年5月价格水平,枢纽工程概算为500.9亿元,加上待审定的输变电工程和水库移民安置概算,全部三峡工 程静态资金预计达954亿元。

  那时流行

  攀岩

  流行时间: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

  流行指数:★★★★

  攀岩即徒手攀登岩壁,是脱胎于登山运动的一项新兴极限运动。上个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苏联,军队开始将其作为训 练科目,到70年代,攀岩在欧美地区成为了一项竞技体育运动。

  上世纪80年代初,攀岩从北美传入中国,最初主要是作为中国登山协会的训练内容。90年代末,攀岩运动开始在 民间盛行起来,成为一项都市流行的时尚运动,尤其深受热衷户外运动的年轻人喜爱。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