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41期:恢复军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9日10:13  新京报

  学生军训试点16年后铺开

  1985年夏,北京体育大学打靶场,清华大学85级本科生一字排开。

  摸真枪的这一刻,他们已经等了很久。

  “咣咣咣……”五枪,“像放爆竹一样”,陈国权打了47环,被评为“优秀射手”。

  23年过去了,如今已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的他对这一成绩仍很得意,“45环以上就是优秀”,不少同学 因为把子弹打到了别人靶上,还哭了鼻子。

  站队列、走正步、打靶、拉歌、流泪送别,串起了陈国权的军训回忆。而自1985年后,这些片段也成为多数大学 生记忆中的大学第一课。

  这一年,新《兵役法》颁布,高校恢复军训。

  北大学生率先“扛枪”

  相对清华大学,北大学生的“摸枪”经历要更早一些。

  现年76岁的杨永义,离休前是北大武装部部长。从军三十余年的他,1978年复员来到北大。当时,各单位还都 保有自己的民兵队伍,北大也有自己的民兵师。

  长杨永义6岁的王学珍也是老北大人,杨永义赴北大任职前后,任校党委书记的王学珍正担任北大民兵师副师长。当 年的民兵师配有约300支半自动步枪,白天用于训练,“晚上则藏在体育馆地下,专人把守”。

  那时,杨永义所在的武装部经常带着校属四所工厂的数百名民兵在操场上开展训练,“打打枪、扔个手榴弹,不发弹 药,但架势总要有的”。而针对学生的军训,虽然从1955年《兵役法》颁布后曾进行过,但由于“文革”等多种原因已被 中断。

  于是,在民兵们扛着带有刺刀的真枪在操场上喊着口号时,学生们只能在一旁眼馋。

  不过此时,杨永义已在各种会议上听说:恢复学生军训已提上日程。

  “老听上面讨论恢复军训,能不能搞?怎么搞?我先试试再说。”杨永义这么说是有底气的。

  早在1979至1981年间,他便从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外军教研室请来教员,不定期开办讲座,为学生讲国际 局势、现代战役特点等,“学生们听得入神,场场爆满”。

  说干就干!

  没有教员,找来北京周边的驻军。

  没有场地,五四操场、未名湖畔,能用的地方都在杨永义脑子里盘旋,可仍旧无法安置下81级1800多名本科生 。杨永义决定,把学生分成三批,每批两周,岔开训练。

  全部敲定后,已是1982年入秋。

  杨永义结合自己带新兵、民兵的经验,将学生军训也分作了两大块: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

  由于时间只有两周,军事训练就只有队列和射击两大块。“练好军姿军态,培养国防观念,练好射击,真到了战场也 不怕。”

  于是,每批参训的600多名学生便轮流扛起了北大民兵师留下的300多支步枪,“7斤多重,先开始磨破皮的、 嫌累的,但扛着扛着也就习惯了”。

  等都能扛起来、走直了,杨永义又从海淀区武装部给每名学生要来了五发子弹,联络好有枪靶的北京体育大学,带着 学生齐步走了三四站地去打靶。

  尽管日日摸爬滚打,但每天3毛钱的补助,对学生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动力。“五分钱能买个冰糕、一毛钱买个雪糕” 。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张媛耿小勇北京报道

  军训不仅是“让孩子吃苦”

  -新观察

  走过了23年恢复之路的我国学生军训,在训练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上,都发生了一些调整,也取得了成果。据我了解 ,发达国家普遍对学生军训工作十分重视,它们很早就将学生接受军训与适龄青年服兵役一道,列入了相关的法规之中,是适 用对象应尽的国防义务之一。西欧一些小国,对高年级小学生便已安排了初级军训科目,中学生、大学生的军训工作更是搞得 有声有色。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与之相比,客观地看,我们今天的学生军训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

  首先,观念有待提升。据抽样调查数据表明,仍然有21%的民众认为学生军训没有必要或作用不大。即使在赞成学 生军训的近八成民众中,抱有“让孩子多吃苦有好处”想法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学生军训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它不光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军事生活和初步掌握一些军事技能的活动,更主要是通 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确立国防义务的自觉性。这是国家法定的义务,但我们强调的似乎并不够。

  第二,体制不顺。目前的学生军训工作领导或组织机构,多由地方政府和军队人员兼职而成,在两边都存在“排不上 队,挂不上号”的状况。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法,就是专职专配,宁愿人员少配一些,也要把领导或组织机构列编 成为正规的行政机构。

  第三,科目单调。跑跑步,投投弹,打打枪,这是学生军训的“老三样”。据说北京大学已经增加了定向运动的科目 ,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改进。其实,学生军训可以增加的科目有很多,比如单兵战术、军队现状、军事形势等等。我建议,应根 据中学、大学的不同特点,设置一些新的科目,使学生学有所新、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军训真正产生 兴趣。

  最后,保障不力。突出表现在“训无场所”这一点上。二十多年来,学生军训经历了“军营—校园—基地”的路程, 便是最真实的写照。基地化训练是学生军训的最佳选择,然而它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目前各级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依 靠私营基地来保障学生军训。不只是北京,各省市区的学生军训基地,大多属于私营范畴。作为应急措施,让私营基地唱“主 角”无可非议。但从长远看,似有不妥,关键因素涉及武器装备、师资力量及生活保障等重大方面。就目前而言,全国各县都 建有民兵训练基地,各方面条件均优于学生军训基地。我建议,必要时,可压缩民兵训练任务,确保学生军训任务的完成。

  □严国群(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感谢那个夏天

  民间记忆

  和多数北大学生不同,我们95级的军训,被安排在了1997年的8月,那个刚经历了香港回归兴奋高潮的夏天, 没有初次集体生活的兴奋和焦灼,取而代之的是被强行从惬意暑假中拉回来的哀怨。但是,不管多么的不情愿,我依然感谢那 个被厄尔尼诺折磨的变了态的夏天,他让我们在日后的回忆中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情愫。

  和89-93级的师兄们相比,我们仅仅17天的军训,实在是不值一提,但是真的步入军营,还是让散漫成性的我 感觉度日如年。由于那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我们几乎都带的是毛巾被。于是当我们被勒令把不具备豆腐素质的毛巾被作豆腐处 理时,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犹如刚吃了一块过了期的豆腐。对策是有的:很多人将被子束之高阁,宁可赤裸裸地睡,也不去伺 候豆腐块。

  当时的我,21岁,利比多旺盛,看到漂亮姑娘便会不自觉地把嘴型变成O字型发声致意,但军训时,这却是我最怕 听到的声音,哨音出现的时候,你必须把嘴里的牙刷强行拿出,必须从床上滚落下来,必须提着没穿皮带的裤子奔跑出来,从 挤满了与你同样慌张焦急的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准时或提前地站在队列中。

  军训带给我们什么?我现在也很难总结,军训结束后,微电子系的许知远等人自办的《微光》曾批判军训抹煞了人骄 傲的独特性。但转念想,在这么一个合作的社会中,军训让我们学会如何在一个集体的目标和利益前,磨练控制自我的小宇宙 。所以,如果现在有人让我选择是否送儿子去军训,我想,我一定不会说不。

  □吴了(北京)

  一日三十年——10月16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我 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二○○○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发表2000年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二○○○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以在世纪 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使世人对中国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情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和了解。

  军大衣

  那时流行

  流行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流行指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很多不发达地区,当兵是年轻人仅次于考大学的出路,一身戎装也成为很多人的向往。尤其是 在那个满街蓝灰色的年代,绿军装似乎也是一种时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既时髦又保暖的军大衣也流行开来,这种风潮甚至 延续到了90年代,在高校尤甚,直到被皮夹克、羽绒服取代。但直到如今,军大衣仍不时可见,许多景点也延续了出租军大 衣的服务。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