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走出单纯融资功能股市方能成熟
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首只股票飞乐音响正式发行,虽然不够规范,但却引领出中国人24年财富梦想的 悲欢离合。而在160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了有据可查的历史上最早的股票,由此把人类的贪婪与恐惧,在这一舞台上 进行了400年的淋漓展现。
无论是世界还是新中国的首只股票,其背后都是企业与个人财富梦想的结合。在飞乐音响股票发行的背后,一方面是 当时企业没有资金自主权,另一方面则是音响设备的市场需求很大,能够带来较好的利润回报。
而东印度公司股票的诞生,则是人们对远航超额利润的渴望,以及企业航海风险分散化的有效结合。
由此来看,股票的筹资功能和资本持有收益回报的功能,是其产生的根本。另外,股票带来的上市公司制度优化和示 范的作用,则是派生出来的。而股票的资本转让性收益回报,则是伴随着初始功能的丧失而日益繁荣起来的。在历史上,如果 股票难以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资本持有收益回报,那么多数人就会转而追求通过投机获得转让性收益,这也是股市大起大落的 根源所在。
在A股市场几十年的风云变幻中,股市功能的扭曲,是众多股民在持续的“过山车”中财富梦想破灭的根源。
一则,强调股市筹资功能,这是历来的传统理念,也是在金融供求结构扭曲背景下的无奈选择。
但是过度强调股市融资功能,也容易导致股市发展陷入误区。例如,近年来中国等“金砖四国”的IPO规模远居全 球前列,但这并不能说明这四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比欧美国家更发达,而恰恰说明了这是发展中经济体的“非正常”阶段。只有 真正使A股功能定位从“融资手段”中走出来,才能彻底改变股市“圈钱”形象。当然,这不仅需要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制度 完善与配套改革,如改革上市公司选择机制、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等。
二则,股市应该尽可能避免承担国家战略职能。
股市作为面向公众的公开市场,其运行的首要目的就是避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在此过程中,过分强调运用股市完成 国家战略意图,是不符合现代股市发展原则的。最为典型的是,通过股市进行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的战略目标,是需要彻底摒弃 的。客观上说,由于国企本身具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以及与政府之间难以阐明的内在关系,国企通过股市进行资源配置的行为 ,往往会损害公众的长远利益,并且使政府始终难以摆脱“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
三则,应努力恢复股票能带来资本持有收益回报的功能。一方面,通过对上市公司股本利用的规范和约束,努力使股 民获得利润回报能够可持续和稳定。另一方面,应坚决保护中小投资者,因为他们是股民的大多数,但由于技术、信息不对称 ,现代股市运行越来越不利于中小投资者,而有利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如果政府不加以约束,则股市就会距离 现代市场经济伦理越来越远。
□杨涛(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