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应旗帜鲜明地救助民营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16:01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本刊编辑部

  从各省披露的投资计划看,多数省份重点也放在机场、铁路、船舶、桥梁、水利、廉租房、油气管道以及电力煤炭等 公共建设项目之上,而对民营企业的帮扶救助、技术支持鲜有具体可行的安排

  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全球信心低迷、经济走冷的病情不断蔓延,中国也感受到阵阵冷意。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景 气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明显下行,GDP同比增长率回落至1位数。形势严峻,实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所仅见。

  沉疴须用猛药。央行11月26日宣布,从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 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双率下调,旨在“发挥货币政策 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早在11月上旬已经大规模推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事宜做出部署,提出十大 措施,所涉工程建设投资初步匡算达到4万亿元。同样在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央4 万亿投资实际上只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明年全社会总投资将在20万亿左右。

  在国务院的部署之中,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部门建设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面,增加居民收入、支持企业创新和结构调 整等私人部门的建设更是另一个重要的投资方面。特别从企业角度看,十大措施中第六、第九及第十项都或多或少涉及了对企 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更新改造等方面的支持。但与各省政府等公共部门表达出来的高度热情相比,私人部 门特别是其中民营企业响应的声调显得寥落与克制。从各省披露的投资计划看,多数省份重点也放在机场、铁路、船舶、桥梁 、水利、廉租房、油气管道以及电力煤炭等公共建设项目之上,而对民营企业的帮扶救助、技术支持鲜有具体可行的安排。

  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民营企业未能充分体察中央政府意图,系统而有力地提出有利于本企业、本产业走出困境 ,实现技术和产出结构升级进而实现长期中领先发展的政策和资金要求;另一方面,中央也可以用更明确的态度,旗帜鲜明地 要求救助全球经济危机阴云笼罩下的中国民企,敦促地方政府按照本地实际情况切实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这一极具活力的市场 主体,做好“强化市场型政府”。

  由于对市场波动和价格信号高度敏感,民营企业在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因为 相同的理由,加之缺乏财政补贴的支撑,民营企业被暴露在直面国际经济危机冲击的最前线,受殃及的程度也最剧。

  但是,民营企业不可不救。首先,救助民营企业就是保就业。2007年我国城镇民营企业及个体就业人数之和达到 6966万人,已经高于国有单位的6430万人,如果算上在乡村中的民营企业、个体及有我国特色的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 ,民营企业部门就业的人数超过2.5亿。2008年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上半年调控通货膨胀紧缩信贷和货币带来民间借 贷利率高企等问题已经给予民营企业相当大的运营压力,加之国际金融危机所致的出口困难,台州、义乌、杭州、兰溪和绍兴 等地一些原本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已经破产,深圳、东莞、顺德等地也出现了拖欠工资、裁员等引起的劳资纠纷,其中一些还 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民营企业面临相近的冲击和困局,如果这种状况不能通过适宜的化解政策而得到系统有效的遏制,从民营企业部门溢 出的失业人员将因为其规模之大难以为其他部门所消化,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其次,救助民营企业就是保消费。民营企业在外部冲击下的经营失败,将造成相当部分能够获得中等收入的就业者滑 落至中低甚至低收入的水平上,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公共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这部分人必须削减消费以实现自我 保障之目的,会整体上降低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而限制消费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力。

  当然,救助民营企业必须注意方法。应当用好财政政策,从万亿规模的投资中规划出相应的比例,以贷款、贴息等各 种方式大力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向产业链高端的结构性升级,帮助民营企业资源从贸易品行业流向非贸易品行业。

  宏观层面上,中央已经决定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来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并且在货币政 策上也已经出台了规模空前的降息政策,这些实际上都为对民营企业的导向性救助提供了条件。然而尚须对经济活动中极有活 力、而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创最深的民营企业亮明救助姿态,地方政府也应在其投资计划中给予民营企业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 。唯如此,公共部门投资并带动和激活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的通盘计划,方能获得更佳的实施效果。-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