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逃港者归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11:42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90年代中期曾有港报估计,至少有2万名东莞籍港人先后到内地投资经商,其中可能有一多半是50年代至70年代的逃港者或者他们的后人

  记者山旭 东莞报道

  1979年的春天,虎门龙眼村的祠堂里热闹了起来。看见有人抬机器进去,上了岁数的老人不禁抱怨了起来,怎么又大炼钢铁了,而且还是在祠堂里。

  没多久,人们在祠堂门口还看见了早年逃港的张明、张细兄弟。不过他们不是被五花大绑遣送回来的,而是西装革履,还和村支队张旭森一起谈笑风生。

  终于有一天,祠堂门口挂出了龙眼发具厂的牌子。原来祠堂后院安装的设备并是生产假发的。张氏兄弟就是假发厂的老板。

  若干年后,当广东省整理改革开放的诸多线索时,确认龙眼假发厂是全省第一家落户农村的“三来一补”企业。进而推之,乃是中国农村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张旭森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那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还没有逐级下达到龙眼村,但是社会上已经传出了大变革的消息。

  封闭了30年的国家终于开放,逃港者也迎来重归之日。  

  想赚钱的逃港者

  1978年的广交会有些特殊:南广场的语录墙被拆掉了。

  不过,张明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他和许多港商一样,仍对巡逻的民警有些“敏感”。16年前的1962年,家徒四壁的张明渡海外逃到香港,成为几十万逃港者中的一个。

  现在,龙眼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这个破产地主的儿子。50年代初的运动中,张家最后一些土地和财产被集中到公社,一大家子里的兄弟几个天天扛着锄头种地。

  1978年,张明的弟弟张细在逃港大潮中又偷渡去了香港。此时,张明经过10多年打拼,已经在香港开了家有点规模的张氏发具厂。

  不过这个时候,香港的制造业已经遭遇瓶颈。张细说回内地办厂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当时香港劳动力资源非常缺乏,而用机器生产成本高,质量也不好。

  而张细在去香港时,广东地方上已经传出了一些风声。张家一个在东莞进出口公司工作的亲戚告诉兄弟俩,省里领导想加大进出口力度,让香港人到内地投资,搞来料加工。

  张家兄弟商量了一下,决定利用广交会的机会回来探探风声。

  张明到了内地,果然听说了政策松动的消息,这时反而拿不定主意:回来投资建厂,人工成本低,地皮几乎不用花钱,只要办起来肯定能赚钱;但是政府只是说要建外贸基地,并没有“赦免”他的外逃者身份。如果追究起来,不仅吃苦十几年换来的好生活没有了,可能还会做牢。

  踌躇了许久,他打电话给老家的村支队张旭森“问政策”。

  张旭森告诉记者,当时心里是希望张明这些人回来投资的,开会讨论的时候,大多数干部也很赞同。这个时候,虎门镇上已经有了中国第一家合资的“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

  不过终究没有文件肯定,允许外逃的人回来公开搞工厂。而且农村能不能搞,刚经过了20多年“运动”的人们心里都没底。

  “走资派”找来了“地主加外逃犯”

  1979年初,张旭森写了个材料去找虎门公社书记黎桂康,希望得到支持。打电话到公社,说黎桂康去广州开会了。

  张旭森准备了点干粮,坐了一天车赶到广东省委党校,没想到黎桂康开的会就是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正鼓励各地干部搞来料加工。

  张旭森连忙回到龙眼,筹措具体办厂事宜。找到贸易局,贸易局局长也很高兴。

  不过这个时候,张明还是担心。广交会是一个特殊场合,并不代表自己回虎门也不会被抓。

  劝了许久,张氏兄弟终于同意在靠近边界的宝安见面。又解释了很长时间,张旭森再三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当年的逃港者才同意回龙眼村看一看。

  这一年的春季广交会上,展馆内的语录标语降到了12条,而1966年时有2673条。展馆周围的50个大牌子也被分给各个外贸总公司,分别做了轮胎、衣服等商品广告。

  由于参会外商太多,广州涉外宾馆爆满,结果在各大宾馆的草坪、大堂都睡着采购商,这令当时的广东省领导大为恼火。从第二年起,广交会专门为此设立了订房小组。

  向省里报批建厂手续异乎寻常地顺利。1979年夏天,张家兄弟得到了编号为“东轻工(1979)02、03、04”三个文件,允许他们在虎门以及东莞的其他两个地方开设发具厂、漂染厂和电器厂,生产假发、电梳子,形成发具生产“一条龙”。率先投产的龙眼假发厂,就这样在中国的30年改革开放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但是张家兄弟的回归,在龙眼乃至整个虎门、东莞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张旭森说,当时还有干部坚持张家兄弟是“地主加外逃犯”的身份。那时一边开放、一边搞反偷渡,却让逃港回来的老板“剥削”群众,这让许多老百姓想不明白。

  开会的时候,黎桂康、张旭森被公开指责为“走资派”。

  不过,没有人来龙眼村抓“地主加外逃犯”去坐牢,“走资派”还当着公社书记、村支书,龙眼假发厂红红火火地开了下去。

  逃港者带来5万元集体收入

  在建厂初期,村民到祠堂取了原料回家手工制作,计件后月底来拿报酬,一般每户每个月都可以从龙眼假发厂拿到三四百元,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收入。龙眼发具厂的产品则经过香港出口到北美。

  让张旭森记忆犹新的是,他在龙眼发具厂第一次看到了“按劳取酬”的分配模式。一个月下来,工人之间工资可能会相差一半。

  1979年,龙眼村第一次有了集体收入——5万元。到2004年,村经济的净资产达到7.4亿元。这些都得益于1979年后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

  龙眼发具厂首先带来了它的供货商,其中几家是张明直接介绍到龙眼的。现在全村已有外资企业100多家,还带动了村民营企业80多家。雇佣了4万多名工人,而本地原住人口不过2000多人。

  从1978到1993年,龙眼村共引进“三来一补”企业1100多家。

  张细现在是香港东莞同乡会会长,他表示目前在香港的东莞人有80多万。90年代中期曾有港报估计,至少有2万名东莞籍港人先后到内地投资经商,其中可能有一多半是50年代至70年代的逃港者或者他们的后人。

  张旭森前两年退了下来。20多年间他接待了上千位前来洽谈投资的香港人、台湾人,包括从东莞、虎门外逃出去的香港人。“龙眼村出去的,现在大多数生活还是不如我们,不过他们不好意思回来。”现在龙眼村每年给村民分配的社会福利等开支都超过2000万。

  太平手袋厂在1996年倒闭,更名为海龙美发用品厂的龙眼发具厂,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

  不过最近几年,受大的经济形势影响,龙眼发具厂和其他东莞的“三来一补”企业都遭遇了困难,特别是龙眼村的3平方公里土地已所剩无几,都变成了林立的厂房。

  30年后,逃港者和他们的乡亲们在等待着新的机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广东 香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