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在17岁那年当上了有轨电车司机,赶上了有轨电车最辉煌的时代;23年后,17岁的女儿也成了电车司机,但长春的有轨电车线最后却只剩下了一条
《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开 | 吉林报道
刘广户的年龄与长春有轨电车的年龄一般大,都生在1941年。
虽然这只是个巧合,但刘广户与长春有轨电车却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甚至他的家庭,也与有轨电车密不可分。
父女俩都在17岁当上电车司机
1958年,17岁的刘广户进入长春电车公司。当时,长春有轨电车正在开启它最辉煌的时代。
“那时长春有七条电车线路。乘电车的人可多呢。电车后面都得带个大拖挂,车厢里和拖挂里都是满满的人。”如今67岁的刘广户说起几十年前的那些电车线路,仍然如数家珍。
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有轨电车仍然是长春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当时公共汽车比较少,出租车、小公共根本就没有。”刘广户说。
按照那时的规定,刚参加工作的刘广户需要先卖票,月工资33元。这是一笔不薄的薪水。更重要的是,这份定级工资表明,刘广户不是学徒工。如果当时刘广户从学徒做起,需要三年的学徒时间,到1961年学徒期满,月工资仅为21.5元。可不要小看这每个月多出来的十几元钱。
不久,穿着单位发的黑大衣、大头鞋,刘广户正式成为有轨电车驾驶员,早早立下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工作稳定的刘广户,在22岁的时候迎来了他的爱情---那是他的同事,另一辆电车上的售票员。
“我们经常在交班的时候聊天。有一次,她看我冬天没戴帽子,就说要给我买个帽子戴。我觉得这应该表示人家对我有点意思,就跟她说我们处个朋友吧。她就点头了。”刘广户很大方。他笑着说,那是他们那个年代的自由恋爱。
如果日子就这么进行下去,刘广户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幸福光景?
但生活没法假设。1972年,在生下第三个孩子之后,刘广户的妻子患了严重的肺结核,不得不入院治疗。当时他们最大的孩子刘会彬只有8岁,是个懂事的女孩。
直到1994年,刘广户的妻子去世,她在医院呆了20多个年头,好在她的医疗费都是由单位报销。但是,这样一个5口之家,只能依靠刘广户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有些苦涩。
“当时我们上学不花钱,但是一家子总要吃饭,还要照顾病人。我很明显能感觉到家里的困难。”已经44岁的刘会彬回忆说,那个时候她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工作。
1981年,也是在17岁的时候,还在上高中一年级的刘会彬参加了长春电车公司的内招考试,并顺利通过。“内招100人,有200人考试,我考了第97名。”她回忆说,参加考试的大都是高中毕业生,她是唯一还在读高一的考生。
刘会彬像父亲当年一样进了电车公司,成了父亲的同行---有轨电车驾驶员。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尽管长春的电车轨道仅存一条,她仍然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交通口”上的一家人
“子承父业”,在长春这个传统的北方城市来说,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除了女儿刘会彬,刘广户还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因为先天协调能力不足,被照顾安排在街道居委会,每月能领到650元的工资。大儿子则是长春公交集团下一家汽车维修厂的厂长。一家人几乎都在“交通口”。
大儿子刘兆明当过三年兵,酷爱机器维修的他看不上电车那点简单的技术。而那时,长春市电车公司与汽车公司合并,成立了长春市公交集团公司。刘兆明主动选择去了汽车公司,那里的维修技术比电车要复杂先进得多。
“当时复转军人的就业一般都有一个原则,就是随父母的单位安排。不过还需要严格的政审。”刘兆明说,他工作的时候,电车公司要比汽车公司大,但他更喜欢汽车。
在那个时代,从军队转业到地方、被安排在父母单位的例子比比皆是。刘兆明的姐夫方忠海,跟刘兆明的经历就几乎一模一样。
方忠海的父母是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职工。方忠海也是在当了三年兵之后,复员进入了父母的单位,而他的两个哥哥,早已通过内招的方式进入了长春一汽。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刘兆明的妻子一家也全都是长春一汽的职工。他们走的道路跟刘家几无二致,都是“子承父业”。好在他们全家“捆绑”的事业还算稳定——公交集团近年来发展迅速,而长春一汽这个国有老企业,更是意气风发。“一汽所有在长春的厂子加起来,得有20多万职工。”方忠海说。
在长春这个大国企密集的城市,刘兆明他们这一代人的就业,几乎都是这样的方式。“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公交集团几乎每年都进人。城市发展迅速,公交的发展自然也得跟上。而那个时候主要的招工方式,就是内招、安排复转军人等等。”刘兆明说。
现在,不管是长春一汽还是公交集团,都极少进人。“除了安排一部分转业军人,几乎不怎么进人。现在工厂和公交集团的老龄化程度都挺高的。”方忠海说。
方忠海的女儿正在兰州念大学,成绩很好,这是方忠海夫妇的骄傲。“我们支持她考研,避过这两年的就业难。”方忠海经常上网看这方面的信息。女儿准备报考吉林大学的研究生,但让他忐忑不安的是,女儿居然要考心理学专业。对方忠海来说,这个专业太陌生,他看不到它的前景。
在长春一汽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方忠海觉得自己已经帮不了女儿。虽然工作后几乎没有离开过长春,但方忠海也知道,好多事情,都有了新的处理方式。
“我看不起汽车”
时代虽然变了,但在刘广户看来,有轨电车还是最爱。
曾几何时,与许多东北老工业一样,有轨电车曾在长春无比辉煌过,刘广户也体验过那种巅峰感受。
长春市有轨电车的渊源是一段屈辱和多灾多难的历史。它是在1941年由伪满时期修建通车的。1948年长春解放后,有轨电车的发展走上快速路,一度拥有7条线路。
“我看不起汽车。”刘广户笑着说,“有轨电车能拉300多人,汽车最多才100多人。”在他看来,有轨电车承载量大而且行车稳当,比汽车更加适合做公共交通工具。
与刘广户持同一观点的是女儿刘会彬。自从1981年进入长春电车公司,刘会彬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虽然电车公司正在日益衰落,而汽车公司需要更多的人员。“我主要是受不了那个汽油味。再就是我喜欢电车,小时候就喜欢。而且驾驶比较安全。”
曾经,由于有轨电车线路的拆除,不少有轨电车驾驶员去了汽车公司开公交车,长春市公交集团也对这些驾驶员做了就近行车的安排,让驾驶员行驶的线路与自己的家庭住址尽可能靠近。但刘会彬还是想方设法留了下来。“那个时候大家都想去汽车,但我不喜欢。”
为了能在目前这条长春仅存的有轨电车线路上继续工作,刘会彬学会了骑自行车,因为她的家与电车始发站相距很远。
“城市发展,当然还得靠公交车,怎么能看不起汽车呢。”刘广户的大儿子刘兆明不同意父亲的说法,“一辆电车出了故障,一条线的电车就都不能动了。汽车多好啊,可以随便走。”刘兆明笑着反驳,刘广户则哈哈大笑。
这个“交通口”的家庭“矛盾重重”。
仅仅在2007年一年,长春市公交集团就更新了上千辆主要线路的公交车。而且,长春的出租车仅有20年历史,发展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长春一汽就在家门口,买车有比较大的优惠,长春成了东北三省中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遍地是捷达。”在长春一汽工作的方忠海笑着说。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长春市的有轨电车线只剩下了一条,目前还有25辆电车在这条唯一属于它们的线路上往来奔驰。这个轨道上的庞然大物,早已脱离了公共交通的主流地位。
刘广户早已在2000年退休,而女儿刘会彬仍然在这条线路上工作。如今,她可以用5种语言报站并简单交流。“有轨电车的服务多好,汽车不行。”刘广户仍然不服气。
被留下来的这条唯一的有轨电车线,旨在成为长春的名片。长春公交集团每年要在这条线路上花费500万元,但它的社会价值却无法估量。
退休之后,每年都涨工资
退休之后的刘广户仍然会经常回到电车公司,到电车上看看、坐坐。
1994年,刘广户的妻子因病去世之后。在儿女的撮合下,刘广户续娶了现在的妻子武国云。“孩子们说他们上班没时间看我,老了得有个伴。”刘广户说。如今,年近古稀的他身体健康,看上去安详而幸福。
“国家挺好的,退休了之后每年都涨工资。”刘广户说。2000年刚退休的时候,他的月工资只有800多元,如今已经涨到了1200元。“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工资涨得越来越厉害,都是一两百地涨,以前只是一两块地涨。”刘广户说。
不只是退休的刘广户工资有变化,他们一家人的工资都早已有了变化。
1998年以前,刘会彬与丈夫方忠海的工资单上,每一个数字都是相同的。但自从1998年长春市实行定岗定编之后,夫妇俩的工资开始拉大了差距。“如今,我每个月能拿到1700元左右,而她只能拿到1200元。”方忠海说,差距在效益工资上,电车的经济效益并不好。好在丈夫方忠海的工资都要“上交”给刘会彬,所以她并没有感到特别的“不公平”。
但最近,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资金流转,长春一汽2008年不建储备。方忠海难得地放假了。“往年这个时候,我们肯定都在加班加点,最近七八年来,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公交集团似乎也有点着急。“你想啊,汽车厂的职工都不去上班了。谁还坐公交车啊。”刘兆明说。
与他们相比,刘会彬的想法就简单了许多。她只是想与父亲刘广户一样,在这条有轨电车上退休。她没有坐过轻轨和地铁,虽然长春市就有轻轨。面对轻轨的快速,刘会彬并不服气,“也有乘客说看人家轻轨那么快,有轨电车怎么这么慢啊。那能不慢吗?轻轨的轨道都是封起来的,我们电车的轨道要过好多个路口。”
但有轨电车的主要价值还是交通工具吗?刘会彬犹豫了一下,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然主要还是交通工具,现在乘客比较少,主要还是因为线路少,不顺路。”
而在刘广户的心里,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长春市再开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与女儿一样,他也不甘心有轨电车彻底变成文物陈列于某个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