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意传递新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10:58   市民

  民意传递新路径

  □ 《市民》主笔 詹敏

  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能够充当古代“互联网论坛”角色的,是一个叫“诽谤木”的东西。

  那时,官员们在“政府”门外和交通要道处安置了无数这样的“诽谤木”,鼓励天下人在木牌上刻写对君王的批评意见,议论是非,指责过失,让人“诽谤”。

  如今,“诽谤木”当初的清纯模样我们再也无法见到,只能依稀从汉白玉的华表身上想象它当年的身影。

  距离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已经过去了22年。“新传媒科技的出现,使官员和老百姓的关系有所转型。”一位长期进行舆论研究的专家这样解释科技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早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借助广播这种传播形式,让1933年陷入经济危机绝望中的美国人听到了希望,最终走出了困境。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76年后,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趋势仍然在加剧。温家宝总理不断通过媒体,传递出坚持“过冬”的信心,并在“两会”前,借网络问政于民。

  危机中的人们,往往更强烈地寻求改变。他们不仅仅只是希望听到别人的声音,更多则是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倾诉之后,再一起寻找解决途径。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厦门“PX(对二甲苯)事件”,“山西黑煤窑事件”再加上“陕西周老虎事件”,皆是通过网络平台,让私权质疑公权,有了一个舆情宣泄的渠道。

  一个开放的、文明的社会,就是一个人人可以说话的社会。民意诉求的通畅表达和官民沟通的顺利实现,其首要前提是公民话语权,这对于文明社会的公民至关重要。

  因此,从古代的“官方布告”、各朝官员的“微服私访”、现代中国的信访制度、政府上网工程和打造电子政务,再到当前的互联网政治——中国官民沟通的模式一直处于特殊的变化之中。

  在“以人为本”成为科学发展观核心思想之后,各级政府官员也以不同的方式纷纷“触网”,上网直接倾听民意,与网民交流。网络时代这种超越传统地域时空限制的官民沟通方式,已经彻底颠覆了四千年前的“诽谤木”。

  “湖南的官员喜欢上论坛,海南的官员喜欢上博客,四川省的厅局长乐于和网民沟通。”有媒体曾这样报道中国官员们集体亮相网络的不同方式。

  自2007年起,中国民间也不断向胡锦涛主席发出上网聊聊的邀请,而在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主席对话强国论坛——中国最高领导人同网民在线交流变成了现实。

  2009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亲密接触。高层领导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搭建起一个新的官民沟通的渠道。

  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节目开始在北京电台播出。这个节目已经成为北京市委、市政府与市民沟通、了解民意、收集建议的重要平台。

  要平安渡过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必须也只能及时加快畅通各种利益的表达诉求渠道,建造一条中国式的民意传递路径,从而掀开中国互联网政治的新篇章。■

  在政务公开以及公民议政意识普遍提升的背景下,如何打造一个官民及时有效的对话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电波议政的民情承载力

  □《市民》记者 甘贝贝 发自北京

  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洒满办公桌,桌上错落有致地放着栏目策划、宣传画册、《新广播》等。这里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二层,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台长边建的办公室。

  边建的脸上轻轻地印着两个黑眼圈,自今年的“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开播以来,他连续十多天,早上六点刚过就来到办公室开始工作。

  自2006年开始,每年“两会”期间,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连续推出“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节目,成为北京市委、市政府与市民沟通、了解民意、收集建议的重要平台。

  在直播节目中,“一把手”们回顾本部门过去一年的工作和亮点,介绍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和设想,介绍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并解答群众的疑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009年1月,距节目开播还有一个多月,边建和他的团队便提前策划、讨论、研究节目的相关事宜。

  边建的团队,是一个平均年龄在30岁的集体。40位工作人员组成了两个节目部和一个公关部,采编播分开。主持人、编辑、记者成为百姓和政府之间的传声筒。另外还有热心市民加入广播1073志愿者服务队和1073信息员队伍,为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献计献策、提供信息。

  从解民意开播

  “发表你的观点,规划我们的明天。这里是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FM107.3兆赫,AM1026千赫。本期‘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请来的嘉宾是……。”

  “市民对话一把手”式的开始语,百姓再熟悉不过了。

  “沟通”的特点在这个栏目里反映得最为充分,百姓反映的每个问题都有后续的追踪。在近期的节目里,听众提出北京市一些中型商场无障碍设施不是很完善,当时商务局领导就表示会调研解决问题,随即召开工作会议,并邀请反映问题的市民一起参加并监督。

  边建告诉记者这个节目的形式是领导现场办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谈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开办的初衷,边建说,目标就是沟通,让大家相互理解。营造和谐社会,政府工作需要百姓理解,百姓有困难也需要反映给政府,沟通自然就非常必要。

  “我们感觉很多市民已经把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当作遇到问题的倾诉、反映的渠道,而且是一个有效的渠道。矛盾通过减压阀、润滑剂的作用后,得到缓解甚至化解,节目的价值就在于此。”边建说。

  在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阶段,百姓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于城市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问题、意见甚至矛盾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老百姓需要一个表达的机会、沟通的渠道。

  边建指出,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的主要节目内容是政府委办局、包括各个区县的领导,定期到广播的直播间通过直播的方式与北京市民进行沟通和交流,老百姓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反映上去。

  自2005年3月1日开播的四年来,已经有3000多人次的政府官员到城管广播参加直播节目,通过电波与市民直接交流。其中,市级领导15次参加了“市长市民面对面”特别直播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两会”前后推出的“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节目也成为了沟通品牌,四年中已经有110位政府部门的“一把手”参加了该节目直播,备受百姓青睐。

  城管广播创造了“市民反映+媒体监督+政府督办解决+媒体反馈”的模式,四年来接办市民反映各类问题51100件,内容涉及交通出行、环境卫生、违法经营、市政设施维护等诸多方面。

  刻录城市变迁轨迹

  在“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开播不久,人民日报社论便指出,民意畅通的关键不仅仅是渠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是否愿意、是否敢于和是否善于聆听的问题。只要不是抱着“走过场”的心态,不是热衷于形式主义,而是真诚地系心于民、问计于民,就一定能找到倾听民声的新载体、新机制。

  边建告诉《市民》记者,正是有这一套完整的机制保障,才保证了这个节目能切实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特质。

  政府领导定期来直播间和百姓沟通的机制、市民反映问题转办督办的机制与记者反馈汇报和领导协商的机制,保证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虽然不是每件问题都能解决,但是无论如何会给百姓一个交代。

  信息处理部主任东方在接受《市民》记者采访时说,市民热线接线员平均每天接到热线100个左右,所有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在当天便会整理出来,通过转办平台整理以及通过市政府督察系统,转办到各个委办局。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有些难点通过督办系统来督办解决。

  在城管广播创建之初,前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同志就要求城管台的宣传工作要从群众生活的细枝末节入手,关注垃圾、污水、公共汽车、黑车、公共厕所等等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

  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交通出行、环境问题、垃圾污水、物业管理,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节目实践,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团队发现了这些问题的变化。比如前几年百姓非常关心北京空气质量问题,随着奥运会召开,北京实施分阶段大气治理措施,现在就空气质量反映问题的越来越少了;而交通一直是居高不下的难题,公共交通站位设置合理性、车次是否还能增加、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的接驳问题等等,反映越来越多。

  “这种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北京城市发展相吻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化解矛盾。”边建说。

  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同时,城市服务管理广播也在不断成长,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变迁历程,也见证了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民声传递最大化

  在四年的实践摸索中,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遇到很多困难。边建表示,民生类节目几乎要和北京每一个委办局都打交道,但是不是每个委办局对这方面工作认识都很高。善于听取民意才是执政的大智慧,因此还有很大余地使更多委办局领导参与到节目中。

  如果渠道畅通,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就能极大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系数”,也能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

  另一方面,边建觉得有些节目做得还不够生动、有些生涩,类似政府的工作简报。“将沟通类节目做得更加使百姓喜闻乐见”成为了下一个努力目标。

  今年3月1日,广播推出一个新口号—“爱北京一起来”。

  新闻专题部主任李洪兴告诉《市民》记者,这个口号是团队经过反复调研最终确定的,寓意在于在城市里大家扮演角色不同,但是目标相同,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政府官员、百姓、企业、社会组织等等都是“爱北京一起来”的参与者。通过平台搭建,辐射到整个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北京城市建设,关注北京如何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社会的首善之都。

  在多元化社会中,大众获取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多,虽然广播是一个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互联网、手机等等其他媒介都是有效的传播渠道,应该考虑怎样以广播为基础将信息向外发散,通过更多平台将信息整合,让百姓更方便地得到服务。

  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将政府发布的信息和百姓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实施效果都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让更多群众了解,进一步增强互动性。

  在政务公开以及公民议政意识普遍提升的当下,如何打造一个及时有效的对话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市民》杂志

更多关于 民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