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军区观测站急报:罕见沙尘翻越秦岭

  昨天是我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成都区域气象中心与成都军区司令部作战部签署《军地联合气象保障和资料信息共享协议》。这标志着全国首次军区范围内的军地联合气象保障长效机制迈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正是此前多次军地合作,成都及时为沙尘暴入侵做好应对准备,部队成功从山区抢运出抗震救灾失事直升机残骸。

  合作1

  无人区设观测点 预警南下沙尘

  成都区域气象中心主任彭广介绍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南地区近年的极端天气及次生灾害增多,包括强冷空气、沙尘天气、雷暴等。今后军地双方将在应急保障、气象资源共享和雷电监测等领域合作。

  成都平原上游广袤的高原无人区,气象观测难度高。依托部队驻军,成都军区气象部门设立了一批气象观测台站,填补了气象观测盲点。一旦在该区域观测到可能影响下游成都平原的灾害性天气,可及时通报地方,及早防范应对。

  今年4月22日13时,成都军区气象部门在秦岭山脉深处的一个气象观测点,观测员发现观测场站被罕见的沙尘笼罩,遂通过军用值班电话紧急通知成都军区某气象中心值班室———北方强沙尘暴的“前锋”已在快速翻越秦岭山脉,一场罕见的沙尘天气正奔向成都平原。成都军区气象部门及时将该情况通报给地方。

  随后,成都气象部门及时准备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但24日晚,成都地区空域有很多军地飞机还在飞行,这将影响大面积人工增雨作业的安全实施。为此,25日凌晨3点,军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暂停飞行一小时,让省市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实施降水作业。当晚成都普降及时雨,有效降低了沙尘天气对成都地区的影响。

  合作2

  找出两晴天 转运失事直升机残骸

  去年5月31日,邱光华机组在飞越“死亡航线”抢运伤员时,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直升机坠毁在阿坝州草坡乡地势、气象复杂的山区,直升机主体残骸一直难以安全转运出来。

  今年4月,成都军区某部接到赴阿坝州草坡乡转运汶川大地震失事直升机残骸的任务。当地海拔3700米左右,4月将进入雨季,山区小气候复杂。特别是直升机坠落的峡谷地带,能见度低,强对流天气频繁,容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执行转运任务的官兵,造成生命威胁。

  怎么寻找最佳转运时机?就要靠气象观测数据。该区域军用气象站点较少,而四川省气象局在当地设的观测场站的密度较大。成都区域气象中心及时将该地区的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加密传送给成都军区。根据这些气象数据,军队指挥机关发现,在大气不稳定的时节,会有两天短暂的晴天。官兵们正好利用这短暂的两天时间,安全地抢运出直升机主体残骸。

  合作3

  共享防汛信息 科学“排兵布阵”

  成都军区某气象中心主任刘智勇介绍,军地气象合作机制建立后,将更加有利于军队指挥机关提前科学统筹部署救灾兵力,确保救灾部队快速到达指定救援区域。成都军区气象部门将在每年汛期前,将西南地区降水趋势预测结论通报给成都区域气象中心,形成军地联合气象保障机制,共同编织军地汛期联合气象防护网络,为防汛构筑安全防线。去年年底,成都军区某气象中心做出2009年四川地区汛期气候趋势预测,判断今年四川地区有可能发生较强的洪涝灾害。结合具体流域的降水等预测结论,提前科学统筹安排抗洪救灾兵力部署。

  四川气象局的雷电防护网络点多面广。四川省防雷中心将成都军区指挥机关和重要通信、机要设施列为重点防护对象,将演习训练、抢险救灾等应急军事行动纳入防护范围。去年9月22日至26日,四川地区有雷电监测资料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雷电过程自西昌、雅安向川西高原袭来,四川地区共发生雷电闪击59334次,而在四川省防雷中心的雷电预警下,该地域演练部队安全撤离危险区域,无一人伤亡。

  蒋印祺 本报记者 余文龙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