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题:人大会议开幕前现场见闻
新华社记者郝亚琳
记者集中采访 代表委员“寸步难行”
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二楼的楼梯口成为众多中外记者集中采访代表委员的地点,手拿录音笔、肩扛摄像机的记者随处可见,一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代表委员就立刻拥上去。
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被一群记者围在中间。“今年工行的房地产贷款是否会收紧”“工行今年是否准备增资扩股”……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杨凯生委员应接不暇,十几分钟都没走出几步。
对两会“一往情深”的外国老记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柯舍夫这次已经是第七次采访两会了。从2004年到2010年,每年的两会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这位中文流利、大嗓门的外国“老记”也是外国驻京记者中的“名记”,和许多中国记者都熟识。
今天一早,柯舍夫就和同事们早早赶到人民大会堂。拿了俄文版的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后,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仔细研究。
“今年我最关心中国如何能在保持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消除通胀的风险,还有反腐败问题。”柯舍夫说。
政府工作报告后的“小词典”
一拿到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有了一个新发现:报告的文尾多了一部分热点词汇的注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三网”融合、物联网、森林碳汇、“五缓四减三补贴”就业扶持政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中非务实合作八项新举措……在这些注释的帮助下,很多或新鲜、或专业的提法更清晰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