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洋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雷锋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昨天是“学雷锋纪念日”,多位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新解读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汪国新委员:雷锋精神没有过时,永远也不可能过时!“一个平凡的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当前需要这种精神。我们每个人应该把生命和社会需要、把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人民事业结合起来,这点是不能丢的。社会应该加大对雷锋精神的宣传。
刘宇一委员:雷锋精神突出创造和奉献,在新时期,我们仍然应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总的来说,雷锋精神就是要提倡乐于助人,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要有新的表现,要让年轻人更能理解和接受。适当注重利益与无私奉献之间的平衡点和契合点,付出完全不讲回报也不行,也是脱离实际的。所以,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也要讲时尚化,协调好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关系,达到真正的和谐。
金铁霖委员:无论在任何岗位,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光为了自己的利益,有这种精神支撑,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能干好。我建议社会文艺界多唱红歌、唱雷锋精神的歌曲。为此,我们文艺界专门成立了红歌艺术团体,将多宣扬健康向上的东西。
冯双白委员:前段时间我看到一条消息,一个艺术学校的学生做行为艺术,穿着雷锋时代的服装,用这种方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雷锋精神。雷锋曾经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人物;但到现在,人们的确有点淡忘他了,雷锋精神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离社会的关键词远了、离焦点远了。其实这并不代表他不是焦点、他没有“尊严”了。正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说的,“要让所有人活得有尊严”。“尊严”不仅是物质经济条件改善,更应该是精神上信仰的力量和价值的肯定。我认为,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高度后,更应该思考生命的“尊严”所在,这里包含着给予、感谢、敬孝、公平、相互扶持等等,这都是与雷锋精神连为一体的,这是很阳光的,是永恒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