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迟福林称政府转型系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突破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09:55  南方日报
迟福林称政府转型系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突破口
迟福林

  他被称为中国改革“智囊”,新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探照”改革前路。

  他身居海南,9年前就提出了如今大热的“国际旅游岛”概念;他关注广东,近年来为广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转型,时常建言献策。

  前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人民大会堂欣然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畅谈中国第二次改革中的“广东定位”。

  前30年,我们主要任务是做大蛋糕;现在要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好蛋糕。

  广东不必太在意这三五年GDP的排名,而更应看重中长期发展,看重调结构、促转型的实际进程。为了促转变,适当牺牲一点速度是可以接受的。

  ———迟福林

  谈“第二次改革”

  凝聚共识: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南方日报:您提出的“第二次改革”,引起广泛关注。为什么是“第二次改革”?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

  迟福林:过去30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重启了现代化的进程,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正由“生存型”阶段全面步入“发展型”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要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在利益格局形成和利益主体分化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新的改革共识?我认为,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是改革的目标。前30年,我们主要任务是做大蛋糕;现在要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好蛋糕。

  “第二次改革”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二是通过社会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实现社会公共需求的转型。三是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实现政府的转型。

  南方日报:改革怎么改?重点是什么?

  迟福林:“第二次改革”有五方面的转型与变革:

  一是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变革。随着我国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外部需求的萎缩将成为中长期趋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增长是必然选择,要推动我国从投资、出口主导转到消费主导。

  二是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成为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未来5—10年正是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黄金期,城市化率有望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达到55%—60%。

  三是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变革。以前是私人产品短缺的矛盾突出,现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产品短缺矛盾突出,要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使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至少达到5%,未来10年左右投入15万亿元左右。

  四是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变革。我国主动应对减排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快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环境产权制度改革。

  五是政府转型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

  评广东战危机保增长调结构两手抓有示范作用

  南方日报: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但现在面临众多挑战。您这两年常到广东,对广东的改革有何评价?

  迟福林: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年多来,有不少举措走在全国前面,有示范性作用。其中有几个亮点,我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广东经济外向度高,面对金融海啸冲击,外贸、就业形势严峻,但广东非常清醒,一手抓保增长,一手抓调结构。去年汪洋书记提出“三促进一保持”,毫不动摇抓产业与人口双转移,成效显著。这对全国有示范和推动作用,广东应该进一步总结经验。

  第二,广东着眼长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受广东省委托,参与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前期研究和决策咨询。原来广东有关部门对我说只有5000亿元的预算,后来我们的方案做到了8000亿元,没想到最后汪洋书记拍板,广东10年投入2.5万亿元用于提供公共产品!这是大眼光、大手笔!目前全国也准备制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案,整体投入预计有16万亿—20万亿元。广东的做法和投入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第三,广东坚持解放思想,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比如顺德的大部制改革,又如深圳的行政体制改革,把区一级变成派出机构,这些探索都为全国积累了经验。

  谈广东改革政府要主动改革,勇于改到自己头上

  南方日报:广东是改革前沿,历史上曾经给兄弟省市提供了不少改革经验,但有人说,这些年来似乎这种经验越来越少。汪洋书记一到广东工作,就提出继续解放思想,要有改革开放初期“拓荒牛们”那种勇气和锐气,切中改革30多年的“钝化”效应。您认为,广东进一步抓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在哪里?

  迟福林:30年前,广东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省份,不改革没有希望,没有出路。所以杀出了一条血路。今天,这句话依然适用。不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生机,没有前途。广东不能满足于现状。现在社会需求结构和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都在发生变化,政府要放开胸襟,主动改革,勇于改到自己头上。

  南方日报:在第二次改革,广东应该如何定位?

  迟福林:我认为,广东应该做好几篇文章。

  一是调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广东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这两年已奠定了基础,但还要继续努力。

  二是在城市群建设中加快推进城市化。目前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群格局已经形成,但还需要提升水平。

  三是发展低碳经济。

  四是扩大开放,加强与香港、泛珠地区、东盟地区的合作,扩展发展空间。要抓紧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机遇期,建立基地。

  五是解放思想,加快改革。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激活社会活力。

  南方日报:您觉得难点和关键在哪?

  迟福林: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的突破。政府转型从2003年SARS危机提出到现在,应当说有所进展,但还需要有所突破。

  当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很突出,尤其是地方政府主导经济增长非常明显,甚至在反危机中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关键在于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需要彻底改变政企不分的体制,政府不应当也不需要继续扮演经济建设主体的角色;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干预和政府作用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

  由发展主义政府向公共服务的政府转型,必然成为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推动力,由此终结以GDP为中心的增长主义,自觉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广东应该在这些方面大胆改革,为全国探路。

  谈区域竞争不必太在意GDP排名,应看重中长期发展

  南方日报:中国的经济版图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长三角、环渤海对珠三角的压力很大。今年初,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广东被兄弟省份赶超压力越来越大。你怎样看待这种压力?

  迟福林:GDP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不能只看GDP,更要看综合实力。广东不必太在意这三五年GDP的排名,而更应看重中长期发展,看重调结构、促转型的实际进程。为了促转变,适当牺牲一点速度是可以接受的。

  南方日报:您对广东的下一个30年,有何期待?

  迟福林:我相信,未来30年,广东仍是中国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继续为全国起示范、推动作用。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陈枫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经济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