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大胆批评卫生部的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室主任王立东,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真话”是对政协委员最低的要求和最高的责任。
因“批评”卫生部引起关注
来自河南郑州的王立东已经是连续三届的政协委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医卫界别的小组讨论时,批评卫生部制定医改方案时未向委员征求意见。“别说普通老百姓,很多医卫界别的政协委员和医院的院长都看不懂这个方案,你还指望他能执行个啥?”操着豫北口音的批评引起了同组的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的重视,并表态要帮王立东把批评带回卫生部,给他一个答复。
对于“从政”13年的王立东委员来说,“说真话”是他最大的“从政”经验。“我第一年到政协时,就像个小学生,啥也不知道。”王立东坦言道,当时他所在组里有个部委的领导,发言时介绍自己单位的成绩,就有老委员打断这位领导委员说,您在会上就是政协委员了,要多反映问题,少说成绩。“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明白了,政协委员一定要多说实话,让国家了解下面发生了啥事情,下面的真实情况是啥样子。”
对“医改”有很多话要说
对于医改,王立东委员有很多话要说。
他说,一看到这个方案,他就有两个直观印象,第一,很多概念太专业,看不懂;第二,与现在环境和实际情况有脱节的地方。“比如说一下子取消药品的加成,那么药的运输费、保存费、管理费呢?如果一个药保质期只有一个月,过期还没有用,这个费用谁承担。”他形象地说,卖黄瓜的人还要将坏黄瓜的成本摊到成本里,何况医药。
“改革对人的因素也考虑不够,比如同样是教授,一个医学院的教授可能半夜三点被叫醒去动手术,他为什么不能多拿一些钱呢?同样是学生,一个医学院的学生要学习八九年才能当医生,为什么不能多拿一些钱呢?”王立东实话实说,“所以大家就想办法去找钱,拿灰色收入,你现在一下子要把这些都切断,降低他的收入还让他提高服务,这可能么?”
在豫北家乡知名度高
王立东委员出生在豫北的获嘉县,至今仍然操着一口正宗的豫北口音,很难想象他曾经在美国留学六年,常常用地道的美式英语在国际上作报告。“我是搞食道癌研究的,全国的食道癌高发区是河南,河南食道癌的高发区在豫北,我常年在豫北搞调研,乡音能拉近我和病患的距离,即便在学术会上,我的豫北口音也能增加我数据的可信度。”王立东笑着说。
“政协就好像一个大学校,全国各行各业的精英都在这里,我从很多委员那里了解了很多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学习到了很多管理经验。”王立东说,即便对自己食道癌的本专业也大有益处,“跟新疆的院长和内蒙古的院长聊天,我才了解到同样是食道癌高发区,但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其病理与河南就不一样。”
随着自己做政协委员的时间越来越长,王立东在家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很多老百姓都找他反映问题,“我特别愿意和老百姓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是实现我这个委员的价值。”
本报记者郭鲲